[摘要]鄧小平“三落三起”的跌宕經(jīng)歷與黨、國家、人民的命運緊密交織在一起。面對一次次“落”,他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愈挫愈奮,蓄積再次站起來的力量,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鄧小平“三落三起”所彰顯的對初心使命的堅守是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以深刻的現(xiàn)實啟示:要在加強理論武裝中堅定理想信念,在站穩(wěn)人民立場中永葆為民情懷,在堅持實事求是中體現(xiàn)責任擔當,在增強斗爭藝術中做到堅韌不拔。
[關鍵詞]鄧小平;“三落三起”;初心使命
[中圖分類號]A84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21(2022)03—0121—08
[作者]胡利群,小平干部學院(中共廣安市委黨校)副教授,四川廣安638003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一經(jīng)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雹僭陂_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特殊歷史時刻,我們有必要回望鄧小平“三落三起”的坎坷人生,并從他始終堅守初心使命的崇高風范中得到精神滋養(yǎng),為全黨、全國人民奮力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心聚力。
一、早年成長經(jīng)歷奠定堅守初心使命的堅實基礎
2014年,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孕育了鄧小平同志救國救民的理想和追求。”②1904年,鄧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廣安縣協(xié)興鄉(xiāng)牌坊村,從小受到良好家風、淳樸濃厚的地域文化以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在他上小學、高小到縣立中學,再到重慶留法預備學校的國內(nèi)求學期間,保路運動、辛亥革命以及后來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也影響了廣安,鄧小平或親眼目睹、或親自參與游行示威活動,切身體會到只有奮起抗爭才能擺脫被侵略、被奴役的境況,逐漸萌發(fā)了強烈的救國救民情懷。
1920年,16歲的鄧小平懷揣著“工業(yè)救國”的美好愿望去了法國。但是由于學費昂貴和一戰(zhàn)后西方國家的經(jīng)濟蕭條,殘酷的現(xiàn)實讓鄧小平“工業(yè)救國”的幻想很快破滅。他因交不起學費被迫離開學校,為維持生計不得不四處打工,一干就是四年多。除了軋鋼工,鄧小平還干過清潔工、搬運工、扎花工、制鞋工、鉗工等各種臨時性雜工。在此期間,他參加過法國的“反饑餓運動”。鄧小平曾說:“生活的痛苦,資本家的走狗—工頭的辱罵,使我直接的或間接的受到了很大的影響。”①這些異鄉(xiāng)漂泊的經(jīng)歷,一方面磨礪了他的意志,正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孟子·告子下》)。鄧小平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盡管幾度沉浮,三下三上,都能淡然面對,堅強挺過,這與他留法期間形成的堅強意志和抗壓能力是密切相關的。另一方面,底層人民受剝削的殘酷現(xiàn)實讓他看到了資本主義黑暗的一面,更感受到了資本主義也不是“天堂”。
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鄧小平結識了趙世炎、王若飛、周恩來、鄭超麟、汪澤楷等一批最先接觸馬克思主義的青年。通過和他們的交往、學習,鄧小平逐漸接受了革命思想,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后來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馬克思主義。正是有了五年多的留法生活,加上在蘇聯(lián)對馬克思主義的系統(tǒng)學習,在對比資本主義與蘇聯(lián)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鄧小平明確了中國救亡圖存的道路,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變得更加堅定。他在《來俄的志愿》一文中寫道:“從此以后,我愿意絕對的受黨的訓練,聽黨的指揮,始終為無產(chǎn)階級的利益而爭斗?!雹谶@體現(xiàn)了鄧小平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正是由于他初心使命的形成有著豐富的實踐經(jīng)歷和深厚的理論根基,后來無論面臨革命戰(zhàn)爭中隨時可能發(fā)生的生命危險,還是遭遇人生的三次跌落,鄧小平都始終初心不改,使命不變。正如習近平所講:“在他的一生中,無論身居要職還是身陷困苦,都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努力為黨和國家分憂解難?!雹?/p>
二、“三落三起”的人生經(jīng)歷彰顯堅守初心使命的精神氣概
鄧小平曾說:“我的生命是屬于黨、屬于國家的。”④他的一生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歷程緊緊相連,雖然歷經(jīng)坎坷,但無論是人生處于低谷還是高峰,鄧小平始終用擔當詮釋初心使命,用行動淬煉初心使命,用一生的堅持和奮斗,見證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仰,見證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價值真諦。
(一)第一次“落”和“起”:立足初心使命不動搖
20世紀30年代,鄧小平因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正確路線,反對“城市中心論”和軍事冒險主義,反對“左”的土地分配政策,被“左”傾教條主義者認定為“毛派的頭子”而受到錯誤打擊。1933年3~5月,他相繼被撤銷了會尋安中心縣委書記、江西省委宣傳部部長職務,受到黨內(nèi)“最后嚴重警告”處分。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落”。
即使遭受開除黨籍的威脅,鄧小平始終堅持真理,沒有向“左”傾路線屈服。面臨撤職、離婚、下放勞動改造等艱難處境,他依然以巨大的革命熱情繼續(xù)戰(zhàn)斗。長征開始后,在艱難的行軍途中,鄧小平仍然堅持辦《紅星》報,鼓舞紅軍官兵士氣,“為正在浴血奮戰(zhàn)、沖鋒陷陣的紅軍指戰(zhàn)員提供“精神食糧'”①。遵義會議前,鄧小平又調任中央秘書長,標志著他從第一“落”中站起來了??梢钥吹剑囆∑奖怀仿?,被打倒,身陷逆境,并不是由于他個人過錯造成的,相反,正是由于他堅持正確路線而遭到了不公正處理。但是面對逆境,他沒有抱怨,沒有喪失革命信心,始終堅守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
從萬里長征、轉戰(zhàn)太行到千里躍進大別山,從領導淮海戰(zhàn)役到指揮渡江作戰(zhàn),從主政大西南到率團參加莫斯科談判,等等,無不顯示出鄧小平努力在為新中國成立而戰(zhàn),為新中國建設而忙,始終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1956~1966年是鄧小平“一生最忙碌的十年”②。他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身處中央領導工作第一線,參與黨和國家的許多重要決策,提出過許多正確主張。在不同的崗位上,鄧小平的能力、品格、魅力得到彰顯,毛澤東稱贊他說:“這個人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是難得的人才。”③這一評價是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是建立在毛澤東對他幾十年革命經(jīng)歷的了解基礎上的?!暗兑谑夏?、人要在事上練”,鄧小平對初心使命的執(zhí)著在歷史大潮中不斷得到檢驗,他的才干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得到磨煉和提升。
(二)第二次“落”和“起”:秉承初心使命克萬難
鄧小平曾說:“我一生最痛苦的當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雹佟拔幕蟾锩遍_始之后,鄧小平被作為“黨內(nèi)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受到公開批斗、撤職,并失去了自由。1969年他被遣散到江西開始長達三年多的監(jiān)禁勞動生涯。
在人生低谷時期,鄧小平?jīng)]有意氣用事、消極頹廢,更沒有喪失信念和信心。在謫居江西的三年多時光里,他做到了“三個堅持”。
堅持鍛煉身體。剛到江西時,鄧小平身心交瘁,每晚需要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生活工作逐漸穩(wěn)定后,他開始鍛煉身體,堅持每天圍著“將軍樓”步行40圈,每天走一萬步以上,謫居江西三年多所走的路相當于又走了一個二萬五千里長征。他還堅持用冷水洗頭、洗臉。鄧榕說,父親“這么多年(吃安眠藥入睡)的習慣居然能夠改掉,對他來說,可真不容易”①。1973年接到回京通知時,鄧小平信心滿滿地說:“我還可以干二十年。”②第二次復出時雖已年近70,但他身體很健康,神色很好,看不出絲毫疲憊和蒼老。這歸功于他長期堅持鍛煉以及三年多的勞動生活練就的強健身體,使他能有充沛的精力繼續(xù)為黨和人民工作。
堅持讀書思考。鄧小平從北京帶來了很多馬列著作以及歷史、文學等書籍,讀書學習成了他在孤寂年代的精神寄托。鄧小平邊看書邊思索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問題,尤其是通過學習馬列著作,他的思想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堅定。
堅持調查研究。鄧小平經(jīng)常與工人群眾接觸、交流,了解最真實的社會狀況。他想給身有殘疾的兒子鄧樸方找舊收音機維修以便轉移注意力,緩解其身心壓力,工友卻告訴他,生活太艱難沒有余錢買收音機;有工人僅僅因為孩子把買來改善生活的豆腐摔得稀爛而狠狠打罵孩子;等等。③這些經(jīng)歷引起了他無限感慨:新中國這么多年了,老百姓還過著這樣的日子,難道我們干一輩子的革命就換來這樣的社會主義?①在江西三年多的日子里,作為“局外人”,鄧小平對“文化大革命”中暴露出來的黨和國家的問題和弊端看得格外真切,他在認真思考在中國這樣一個經(jīng)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即使被下放偏遠之地,他還曾兩次給毛澤東寫信,“只希望有一天還能為黨做點工作”⑤。
第二次復出后,為了挽回“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巨大損失,1975年鄧小平以毛澤東的“三項指示”⑥為武器,大刀闊斧開始全面整頓。他多次講,搞四個現(xiàn)代化,“我們賭了咒,發(fā)了誓,要干這么一件偉大的工作,這真正夠得上是雄心壯志”⑦,耽誤不得?!傲畾q的老虎屁股也好,四十歲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歲的老虎屁股也好,都得摸。一摸,就見效了。”⑧經(jīng)過短短幾個月的整頓,鄧小平“初步扭轉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嚴重混亂局面,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①。
(三)第三次“落”和“起”:捍衛(wèi)初心使命勇?lián)?/p>
1975年底,因拒絕做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決議、后又被“四人幫”誣陷是“天安門事件”的總后臺,鄧小平遭遇到人生的第三落,但這絲毫沒有削弱他果敢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拔幕蟾锩苯Y束之后,盡管還沒有正式復出,他卻不顧個人安危,率先站出來堅決批判“兩個凡是”。他斬釘截鐵地說:“我還是那一套(指1974年復出所做工作),無非是第四次被打倒?!雹诤唵我痪湓掦w現(xiàn)了一位偉大革命家所擁有的坦蕩胸懷,體現(xiàn)了他對初心和使命的堅守。在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關鍵節(jié)點,鄧小平支持和領導開展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推動黨和國家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并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積極推動大規(guī)模平反“冤假錯”案,推動形成黨的第二個歷史決議,科學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等,對我國后來的政治走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1977年第三次復出時,鄧小平明確表示:“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tài)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雹鬯獮槎酁亩嚯y的祖國和人民作出最后努力,用自己不多的余年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繼續(xù)奮斗。他堅定地選擇了做事,而他要做的最大的事,就是領導中國人民實行改革開放,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恢復高考、知青返城到包產(chǎn)到戶、設立經(jīng)濟特區(qū),再到1992年南方談話,在前進的每一個關鍵時刻,他都勇敢地站出來,堅定地捍衛(wèi)和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為了黨、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用盡自己所有的力量,體現(xiàn)了他勇于擔當?shù)膫ト孙L范。
三、鄧小平堅守初心使命的現(xiàn)實啟示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fā)出號召:“要繼續(xù)弘揚光榮傳統(tǒng)、賡續(xù)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fā)揚光大!”④鄧小平“三落三起”彰顯的對初心使命的堅守,是對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精神的弘揚和踐行,這是一筆永遠的精神財富,給我們以深刻的現(xiàn)實啟示。
(一)在加強理論武裝中堅定理想信念
習近平指出:“信念堅定,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鮮明的政治品格,也永遠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應該挺起的精神脊梁?!雹?/p>
鄧小平之所以“三落”之后能“三起”,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心中始終有崇高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早在蘇聯(lián)求學期間,他就立志“更堅決的把我的身子交給我們的黨,交給本階級”②。在此后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個人處境如何艱難,革命道路如何坎坷,甚至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之時,鄧小平都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堅信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光明前景。鄧小平堅定地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雹?/p>
政治的堅定源于理論的清醒,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裝,鄧小平從理論上把握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他站位高,心胸開闊,相信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是正義的,是符合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這是他行動堅定的根基。無論身處哪種環(huán)境,為了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鄧小平都表現(xiàn)出驚人的政治勇氣,不惜犧牲一切,甚至生命。從鄧小平身上可以看出,一個有信仰的、信念堅定的人是打不倒的。
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以鄧小平為楷模,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尤其是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不斷把真理力量轉化為強大精神力量,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斗的實踐推向前進。
(二)在站穩(wěn)人民立場中永葆為民情懷
習近平指出:“熱愛人民,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遠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應該堅守的力量源泉?!雹苤袊伯a(chǎn)黨百年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為民服務史。鄧小平在愛國為民上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的一生,無論是“落”還是“起”,都始終如一堅守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體現(xiàn)了他強烈的擔當意識和真摯的為民情懷。
1992年,88歲高齡的鄧小平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視察,沿途發(fā)表了重要談話。南方談話回答了過去束縛人們思想的重大問題,再一次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排除了“左”與右的干擾,撥正了中國改革開放發(fā)展的航向。他站在人民立場上旗幟鮮明地指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fā)展經(jīng)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韭肪€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nèi)腥珪詠淼穆肪€、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⑤鄧樸方在回憶父親南方談話時的情景說:“他最后講這些話都是把命拼上了!”“最后你看他講話多激動、多頻繁、多懇切、多用心啊,付出了自己的感情,甚至把自己那點精氣神都要用完了!”“他一下子身體就垮下來了,再也沒有緩過來了。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到最后拼了老命把最后的政治交代完成?!雹贋榱藝?、為了人民,鄧小平用盡了自己所有的力量,直到生命的盡頭。他用一生的堅持與奮斗踐行了諾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根本宗旨。在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奮斗的征程上,無數(shù)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始終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為民情懷在一代代共產(chǎn)黨人身上不斷得到傳承和升華,鑄就了中華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豐碑。初心易得,使命難守。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指出:“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塵褪色,久不滋養(yǎng)就會干涸枯萎,很容易走著走著就忘記了為什么要出發(fā)、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丟了。”③因此,我們始終要堅守初心使命,站穩(wěn)人民立場,貫徹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推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這是共產(chǎn)黨人的情懷所在、使命所在。
(三)在堅持實事求是中體現(xiàn)責任擔當
習近平指出,“實事求是,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點,也永遠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應該遵循的思想方法。”①鄧小平一生“三落三起”,“落”是因為他堅持實事求是,“落”后之所以能“起”,也是因為他能堅持實事求是。尤其是形勢復雜和身處逆境時,他總是不為表面現(xiàn)象所惑,不為風險困難所懼,不計較個人的恩怨得失和榮辱進退,實事求是地作出判斷和選擇。正如他自己所說:“人們都知道我曾經(jīng)‘三下三上’,坦率地說,‘下’并不是由于做了錯事,而是由于辦了好事卻被誤認為錯事?!雹?/p>
人不可能不犯錯誤,關鍵在于能不能糾正錯誤。鄧小平深刻地指出:“我讀的書并不多,就是一條,相信毛主席講的實事求是。過去我們打仗靠這個,現(xiàn)在搞建設,搞改革也靠這個?!雹匏麖牟恢M言自己犯過錯誤,也勇于承擔責任,非常光明磊落。他曾誠懇地說過:“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我們是積極分子,反右派擴大化我就有責任,我是總書記呀。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我們頭腦也熱,在座的老同志恐怕頭腦熱的也不少。這些問題不是一個人的問題。我們應該承認,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①這反映出他作為一個真正馬克思主義者所展現(xiàn)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博大胸襟。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發(fā)展的重要經(jīng)驗,貫穿于我們黨的全部實踐。百年來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和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才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習近平多次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雹谛抡鞒躺?,我們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把實事求是貫穿到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堅持為了人民利益堅持真理、修正錯誤”③,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四)在增強斗爭本領中做到堅韌不拔
習近平指出:“綜觀鄧小平同志70多年的革命生涯,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上始終洋溢著一種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勇氣,一種善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善于打開新局面的銳氣。”④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鄧小平始終有信仰、有信念、有忍耐力,也有斗爭精神、斗爭藝術、斗爭智慧,更有積極行動,使他能夠愈挫愈勇,在古稀之年又創(chuàng)造了人生的輝煌。新征程上,我們在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在應對錯綜復雜的環(huán)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zhàn)過程中,必須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以鄧小平為楷模,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以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全面深化改革,繼續(x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鄧小平“三落三起”的跌宕經(jīng)歷與黨、國家和人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這也反映了黨的事業(yè)的艱難、民族復興的不易。鄧小平“三落三起”彰顯了對初心使命的堅守,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將激勵我們意氣風發(fā)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
(責任編輯肖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