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科幻小說《科學(xué)怪人》(又譯作《弗蘭肯斯坦》),由英國作家瑪麗·雪萊(Mary Shelley)于1818年創(chuàng)作,有著濃郁的哥特式風(fēng)格?;恼Q戲劇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又譯作《等待果陀》)是由愛爾蘭現(xiàn)代主義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創(chuàng)作的兩幕悲喜劇,于1953年在法國巴黎首演。兩部作品雖然文學(xué)體裁不同,但都描寫了人物所受的情感壓抑。在《科學(xué)怪人》中,弗蘭肯斯坦用尸體殘塊創(chuàng)造了一個“怪物”,這個怪物希望像人類一樣生活??杀氖牵@個生物從未實現(xiàn)過這個愿望,甚至還遭到創(chuàng)作者的唾棄。在《等待戈多》中,弗拉季米爾(狄狄)和愛斯特拉岡(戈戈)有一個看似簡單卻難以實現(xiàn)的目標,那就是等待一個叫作戈多的人為他們指引人生方向。然而,戈多連續(xù)兩天都沒有來,因此他們見到戈多的希望兩次被壓抑。由于希望受到壓抑,這三個人物的自我人格意識程度均較為有限。
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是由弗洛伊德根據(jù)心理動態(tài)學(xué)劃分的三種意識類型和壓抑理論,并于20世紀20年代后期進一步提出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所構(gòu)成的三重理論。本我相當于是人的本能,與人類本質(zhì)的欲望有關(guān),關(guān)乎生存需要。而自我是本我的一個部分。具體而言,自我存在于本我的表面,將外部影響作用于本我之上,并“將本我的意愿轉(zhuǎn)化為行動”,相當于人的理性和常識,帶有強烈情感的心理特征。比如罪惡感和良知,根據(jù)現(xiàn)實原則對自身的精神世界起著監(jiān)督和管理的作用。超我,又稱為“自我的理想狀態(tài)”,為自我中的高級別體現(xiàn),制約著本我的本能沖動,代表人類本性中的道德約束,也是個體和其父母關(guān)系的代表。在弗洛伊德看來,本我、自我與超我具有對個體行為相互作用的影響,自我反映外部世界和真實性,超我則反映內(nèi)部世界和本我。
一、本我意識對比分析
《科學(xué)怪人》中的“怪物”具有比較清晰的本我意識,一是希望融入群體,二是希望有個伴侶。這個生物想要快樂,或者至少想要像人類一樣生活,正如它所說:“生命,雖然可能只是痛苦的積累,但對我來說是寶貴的,我會捍衛(wèi)它?!弊鳛橐粋€獨一無二的物種,它很孤獨。出于本能,它的第一個希望便是嘗試融入周圍的人類,這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和創(chuàng)造它的人“構(gòu)建紐帶”。它想接近弗蘭肯斯坦,畢竟弗蘭肯斯坦是它擁有生命后遇到的第一個人。這個“怪物”在被賦予生命時露出了“笑容”,但弗蘭肯斯坦斷定這是邪惡的,且反復(fù)使用“壞蛋”“悲慘的怪物”“木乃伊”等可怕的措辭描述它,甚至棄它而去。但是這個新生物沒有放棄生活,它出于本能地開始觀察起周圍家庭的生活方式,意圖模仿一二,這也是他嘗試融入人類群體的第二步。盡管它認為自己具有“愛與人性”,就像人類渴望美好的食物一樣,但是它未能從人類身上找到自己所渴望的歸屬感。爾后它遭受了野蠻村民的虐待,原本同化入人類的希望也漸漸被壓抑、摧毀。隨著獲得群體歸屬感的希望破滅,它想要一個同類伴侶,這是一種屬于弗洛伊德定義下的性本能。在聽了它的遭遇后,弗蘭肯斯坦同意為他創(chuàng)造一個同伴。然而弗蘭肯斯坦再生惡念,不愿讓這個生物感受點絲毫幸福,相當殘忍地當著它的面撕碎了與它同類的女性生物,這也宣告了“怪物”的本我希望徹底破滅。
《等待戈多》中的兩位人物雖然也有本我意識,但他們的意識則更為基本,主要體現(xiàn)在他們希望改善自己的生存現(xiàn)狀上。他們都知道自己的生活苦不堪言,曾經(jīng)讓人尊敬的體面日子一去不復(fù)返。比如愛斯特拉岡開場就抱怨自己天天睡在溝里的凄涼生活。他想脫下靴子,卻因幾天不脫靴子,腳卡在里面難以動彈,弄得他疼痛不堪。對于這樣艱難的生活條件,兩人的本我意識非常清晰,那就是要使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有所改變,至少得滿足基本生活的需要。盡管如此,他們的本我意識沒有得到有效延伸,沒有像《科學(xué)怪人》中的“怪物”那樣付諸行動。雖然戈多的一再缺席激發(fā)了他們的失望,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他們改變目前糟糕生活的目標,但是歸根結(jié)底,他們始終沒有親自實踐自己的本能需要,也沒有意識到,與其日復(fù)一日地等待一個并不了解的戈多來指引生活方向,不如憑借自己的力量即刻行動。
二、自我意識對比分析
三位人物的自我意識程度都很淺薄,具體表現(xiàn)在他們都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個看似無所不能、像上帝一般存在的人身上,缺少自我的理性判斷?!犊茖W(xué)怪人》中的“怪物”本性善良,甚至還會自我反省。作為一個渴望融入周圍群體的新生生物,“怪物”起初沒有作惡之心。比如它對弗蘭肯斯坦說:“我原本是仁慈善良的;我的靈魂閃耀著愛和人性的光?!蹦呐潞髞硎艿饺祟悓λ姆N種不公待遇,它還能說“若有眾生對我有仁慈之情,我百倍奉還”,也愿意為了自己理想中的女性同類生物“與整個人類和解”。它意圖激發(fā)弗蘭肯斯坦的同情心使其賦予自己美好生活,然而這只是它的一廂情愿。在小說中,弗蘭肯斯坦恰恰將自己比作上帝,自詡自己是新物種的“造物主”(creator)。而上帝在基督教文化中又被稱為“造物主”,為創(chuàng)造萬物的神,一語雙關(guān)。但對于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生物”,自視過高的弗蘭肯斯坦實則無能為力,沒有盡到一個科學(xué)家應(yīng)盡的職責(zé),對于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怪物”既不能馴化教養(yǎng),也不能阻止它后期作惡。只不過隨著外界因素的不斷抑制影響,它的兩次希望都接連破滅,“怪物”身上原本那個善良而理性的自我也一并消逝不見了,導(dǎo)致它無法再監(jiān)管好自己的精神世界。
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來解釋,《等待戈多》中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所等的戈多就像一個不真實的幻想(fantasy)。有趣的是,戈多(Godot)的名字中恰恰含有“上帝”(God)的拼寫,但就像上帝一樣幾乎不向世人展示自己,神秘的戈多在全劇始終未曾露面。倘若等待本身是一種行動,或是對另一種社會行為的反應(yīng),那么在等待戈多這一希望從未實現(xiàn)的兩幕劇中,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也許正是用無力等待回應(yīng)著壓抑的希望。在等待的過程中,荒謬的語言舉止正是他們對于人生無望之事的無奈回應(yīng)。
兩人在劇中有六次完全一樣的對話討論此番等待是否繼續(xù),愛斯特拉岡六問“為什么不走呢?”,弗拉季米爾六答“我們在等戈多呢”?!白屛覀冏鳇c什么,趁我們還有機會!”“讓我們充分利用它,以免為時已晚!”可笑的是,他們一直在說著關(guān)于“我們”的打算,聽起來是在清晰地表達自我主見,實則恰恰相反。到頭來他們的精神世界還是殘缺不堪,他們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價值。此外,當波卓質(zhì)問戈多是誰時,愛斯特拉岡回答說“我甚至不認識他”,弗拉季米爾也附和道“我們不太了解他”。等待漫無邊際,兩人甚至動了輕生之念,但諷刺的是,他們說話的語氣卻像說笑一般。第一幕中愛斯特拉岡問道:“要不我們上吊怎么樣?”第二幕中再問:“我們?yōu)槭裁床簧系??”其實對于這樣漫漫無緒的等待,文中也有暗示這并不是戈多的第一次爽約。比如第一幕中,當送信的男孩說戈多第二天會來時,愛斯特拉岡說道:“這又來了?!备ダ久谞栆矄柲泻ⅲ骸拔沂遣皇且娺^你?”盡管戈多看上去并不可信,但是兩位流浪漢還是愿意漫無目的地繼續(xù)等待。奇怪的是,他們愿意相信一個他們幾乎不認識的人能對他們的生活狀況提供重要建議,這也證明他們沒有判斷能力。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解釋,這便是缺乏理性的自我意識。222ECDBD-1892-4543-BEA9-2D471B9880D4
三、超我意識對比分析
雖然三位人物的本我和自我意識不盡相同,但他們的超我意識相似,呈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扭曲無德?!犊茖W(xué)怪人》中的“怪物”在未能實現(xiàn)對人類歸屬感的第一個希望時,殘忍謀殺了弗蘭肯斯坦的弟弟威廉。更糟糕的是,復(fù)仇的念想漸漸主導(dǎo)了它,使它逐漸喪失了超我意識中道德原則的指引。隨著它渴望伴侶的第二次希望破滅,它決心讓弗蘭肯斯坦受苦,以高高在上的口吻直接威脅道:“奴隸,我之前和你講道理,但你已經(jīng)證明自己配不上我的屈尊俯就。記住我有力量;你認為自己很悲慘,但我可以讓你如此悲慘,以至于白天對你來說都是可恨的。你是我的創(chuàng)造者,但我是你的主人;服從我!”其實對于它而言,弗蘭肯斯坦就像是給予它生命的父親,正如弗洛伊德所言,超我體現(xiàn)個體和其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在弗蘭肯斯坦讓自己痛苦之余,它沒有選擇忍讓,而是以牙還牙,拋開一切道德標準慘烈報復(fù)。在那之后,它又出于報復(fù)心理接連殺死了弗蘭肯斯坦的朋友克萊瓦爾和他心愛的伊麗莎白,對那些無辜生命的喪生也絲毫沒有憐憫之心。隨著弗蘭肯斯坦的死,“怪物”自殺了,這似乎是它復(fù)仇的結(jié)束,也宣告著它對于希望受壓抑多時所進行的反擊終結(jié)了。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等待戈多》中的兩位人物對待扭曲的社會現(xiàn)象沒有正直的道德審視,表現(xiàn)出異常的超我意識。其實本想救下波卓的弗拉季米爾是有一點道德責(zé)任感的,但是他自我意識中的是非感不明,意志薄弱,并不能堅定自己所想。聽到弗拉季米爾再次提出拯救波卓時,愛斯特拉岡看著眼前的幸運兒和波卓之間的病態(tài)關(guān)系,竟然還高興地評價“這很有趣”,這充分表明愛斯特拉岡沒有同情心,也無法對于他人所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后來,弗拉季米爾的道德良知徹底消失不見,以他人之苦為樂。在第二幕中,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一起嬉笑著模仿起波卓和幸運兒之間變態(tài)失衡的主仆關(guān)系,可見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的道德情操都出了問題,道德感破碎,盡顯病態(tài)的超我人格。
四、結(jié)語
《科學(xué)怪人》中的“怪物”和《等待戈多》中的弗拉季米爾與愛斯特拉岡都是在一邊等待,一邊希望,又一邊彷徨,在人格意識上逐漸墮落。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的希望隨著久等戈多未至而一點點減少。對“怪物”而言,它對歸屬感的第一個希望被弗蘭肯斯坦和社會的惡意所壓抑,擁有同伴的第二個希望又被他的創(chuàng)造者弗蘭肯斯坦親手摧毀。他們都以為會有“神”一般的人來救他們。對于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來說,他們以為的救世主是戈多;對于“怪物”而言,它以為那個人是弗蘭肯斯坦。在被壓抑的等待過程中,他們本就不完善的自我意識一再遭受沖擊。《等待戈多》中的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不知對于自己死氣沉沉的生活該如何是好,等待戈多到來的希望又一再破滅,導(dǎo)致其本我意識不明,自我意識淡薄,超我意識更是扭曲?!犊茖W(xué)怪人》中的“怪物”因為兩次希望破滅,內(nèi)心的邪惡占據(jù)了上風(fēng),理性和良知被吞噬,最終喪失了道德原則。但是歸根結(jié)底,他們都是因為希望遭受壓抑而產(chǎn)生人格異常的悲劇性
受害者。
(江蘇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xué)院)
作者簡介:張宇童(1993—),女,江蘇南京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xué)、英語教學(xué)。222ECDBD-1892-4543-BEA9-2D471B9880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