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來了個吐火人》是“童話山海經(jīng)(彩圖拼音版)”系列中的一本,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作家蕭袤以先秦古籍《山海經(jīng)》為靈感來源,以幽默而輕盈的筆觸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童話故事,對古代經(jīng)典進行了豐富和轉化。作品配以精美彩圖和大字注音,可以輔助學生閱讀,提高閱讀趣味。
以前吧,我總以為爸爸不教我吐火,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作怪。
我在書上看到:按照某種約定俗成的陋習,一些獨門絕技總是傳兒不傳女的。偏偏我是一個獨生女?,F(xiàn)在,我終于弄明白了——我錯怪了爸爸。
從小我就跟爸爸走南闖北,四海為家,最喜歡看他吐火。
他是馬戲團的臺柱子。
爸爸吐火是團里的保留節(jié)目,很受觀眾們的喜歡。我當然不用買票啦。我可以在場子里隨便轉,躥上躥下,從任何我喜歡的角度看爸爸吐火。
爸爸的表演從來沒有塌過火。
有時候,他吐出來的火焰達一丈多長,就像一條長長的火舌,叫火龍也行。
“噢呀,我的媽呀!”
坐在前排的觀眾總是驚惶失措。
“哇——好厲害!”
后排的觀眾大都站起來,狂呼亂叫,揮舞著手臂,有的還做好了轉身逃跑的預備姿勢。
當然沒事啦!安全是有保障的。我爸爸為他的嘴辦了“消防許可證”。爸爸自豪地告訴我:這是全世界唯一的為嘴辦的消防許可證。
這是一張?zhí)貏e的嘴——能吐火的人體器官。
舞臺的兩側還有道具工布置好的滅火器。不是道具,是真的滅火器——泡沫滅火器。這是以防萬一,因為誰也無法保證,爸爸吐出來的火不會點燃飄動的幕布。前排觀眾的眉毛要是不小心被燒掉了,也是一件挺麻煩的事。
盡管沒有發(fā)生過一次事故,但是提前采取消防措施總是必要的。
再說了,馬戲團也不愿意被罰款。
(選自《天上來了個吐火人》,明天出版社2021年版)
責任編輯/ 周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