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肅
發(fā)如白雪,臉上總掛著和藹又燦爛的笑容。他以“中國館之父”聞名于世。但45歲之前,沒有一篇文章,沒有一個作品,沒有一個獎。他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首屆國家“梁思成建筑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首席總建筑師何鏡堂。
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從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科技館到驚艷世界的“東方之冠”中國館,何鏡堂用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的建筑設計、數百座建筑精品,生動記錄了前進中的中國。
1938年,何鏡堂出生于東莞。讀書時期,何鏡堂既喜歡數理化,又喜愛畫畫,他的老師提議其去學建筑,“說建筑師是半個藝術家和半個工程師的結合體”。1956年,何鏡堂考進了華南理工大學的前身——華南工學院,師從嶺南建筑一代宗師夏昌世,從此與建筑結下不解之緣。
45歲“一戰(zhàn)成名”源自深厚積淀
如此豐碩的建筑成果,但45歲前,何鏡堂沒有一件建筑作品,未發(fā)表過一篇文章。
剛畢業(yè)那會兒,何鏡堂27歲,意氣風發(fā),卻碰上“文革”,幾經輾轉插隊落戶到湖北的偏遠山區(qū),之后又被調到北京輕工業(yè)部設計院從事建筑設計工作。那幾年,能看的書不多,他倒是花很多時間研讀了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頗有收獲?!懊織澖ㄖ闹饕芫褪撬磉_什么精神?!?/p>
“文革”后,中國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時期,大量基建項目重新開始,建筑界又活躍起來。國家施行“研究生歸隊”的政策,何鏡堂得以回到母校華南理工大學工作。當時,深圳率先進行改革開放,準備蓋些樓作為開會、招商、展覽之用。當時深圳科學館舉行設計競賽,邀請華工設計院參加。校領導找到何鏡堂,告訴他:“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窗口,要做一個外形突出且科技化的建筑,讓人家一看就忘不了。”
接到任務時,45歲的何鏡堂心想“機會來了!”他馬上思考模型,決定采用“母題重復”法。這是建筑學中常見的空間組織方法,就是用一兩種基本形態(tài)作為母題,用各種創(chuàng)意加以復制。他將“切西瓜”的動作放到建筑里,設計成八角形。八角平面可以靈活切割,內部空間大,而且各個角度都能吸收到光,采光很好。建筑外觀的上中下均是八角形,很有現代感。模型做出來后的第二天,何鏡堂就趕到深圳提交方案,當天下午便接到通知:中標了。
落成后的深圳科學館包含500間會堂、200座學術報告廳等,“當時看著它,覺得自己重生了”。市民看到這座建筑,很快記住了它,稱其“八角樓”。該館和深圳博物館、深圳體育館等成為深圳八大重點文化項目。
60歲那年,何鏡堂平生第一次正式過生日。弟子們?yōu)樗ㄖ频纳盏案夂苁莿e致,造型酷似深圳科學館。對何鏡堂來說,深圳科學館的確意義重大,是他人生中第一個成名的作品,也是扭轉他建筑生涯的關鍵作品。
勤勉,是何鏡堂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他還在讀研究生時,為了撰寫一篇關于醫(yī)療建筑的論文,他到北京從圖書館借了一本英文原版圖書。因為圖書館規(guī)定只能借三天,于是何鏡堂狠狠心買了一沓透明紙,在西單附近的一個招待所里將整本書原樣抄錄,共61面,每頁55行,16.7萬多個單詞。沒有尺子,圖形、統(tǒng)計圖和建筑平面都是何鏡堂用蘸水筆徒手繪制,精細到讓人嘆為觀止,主持人撒貝寧就曾在翻閱了這本手抄書后驚呼:“這是藝術品!”
文化勾勒建筑精魄
“建筑是一種文化形態(tài),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城市的標志性建筑,體現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精神,甚至體現城市今后發(fā)展的方向?!痹诤午R堂的所有作品中,有一座建筑顯得尤為沉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在網絡上,拜訪這座紀念館、祭奠歷史,被網友列為“去南京必做的七件事”之一。
原紀念館建于1985年,20年后,國家發(fā)改委正式批準擴建紀念館。何鏡堂設計的“和平之舟”方案在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他設計了一些空間意境,比如“折斷的軍刀”。從水西門大街向西行,遠遠就能看見一把中間斷裂的灰色尖刀,這便是紀念館的外形,斷裂處即入口。通過這個設計,何鏡堂將紀念館前后延伸了700多米。
步入紀念館,腳踩碎石沙地,會聽到沙沙聲,就像遇難者的吶喊。施工初期,工人在館內挖出了19具遇難者遺骸。當時,何鏡堂從其他地方趕來,走到此處,一抬頭,一縷陽光正從屋頂的天窗射進來,照著遺骸,“象征著冤魂重見天日”。何鏡堂留下“天窗”,并做了聚光槽,將其命名為“蒼天有眼”。
南京大屠殺,6個星期內,30多萬軍民慘遭殺戮,以秒計算,每12秒鐘就有一人遇難。何鏡堂在館內尾廳設計了一個三角形空間,模擬一滴水從高空落入黑色水面的圖像,并用聲電設計,每隔12秒發(fā)出“嘀嗒”聲,墻上印著遇難同胞遺像的燈亮起又熄滅,標志著一條生命的逝去。
這座建筑猶如一把插入歷史心臟的鋼刀,時刻提醒著世人戰(zhàn)爭帶來的創(chuàng)傷。
“和平離不開歷史之鑒。這個館,就像一本小說一樣,從戰(zhàn)爭到殺戮到抗爭到反思到和平,我們把它貫穿起來,融進每一個場所?!焙午R堂和團隊把紀念館主題設定為“從戰(zhàn)爭到和平”。下沉廣場的設計營造了肅穆的場所精神,佇立于廣場一側,300位抗戰(zhàn)英烈的名字鐫刻于拋光黑色大理石之上,走出館外,是和平公園,斜坡上一片綠色的草坪,還有一座雕塑——母親抱著孩子,顯示寧靜祥和,以及對和平的期望。
用作品來記錄時代、表現時代,與時代共鳴,在何鏡堂看來,這是建筑師的歷史責任。
中國的文化精神是什么?
中國的文化精神是什么?“中國的建筑文化源遠流長,創(chuàng)作思維上強調天人合一的整體觀?!辈粌H如此,在何鏡堂看來,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特色,構成了多元的建筑文化。努力建造體現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和諧統(tǒng)一的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延續(xù)城市文脈、體現城市精神,是何鏡堂一直在追求的目標,他的眾多建筑作品都體現了這一創(chuàng)作理念。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以及現在的何鏡堂工作室,這三座建筑分別代表了中國不同歷史進程,也對何鏡堂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三座建筑分別象征了我出生年代的中國,國家走向富強的中國,還有現在的美好生活?!?/p>
何鏡堂工作室位于華南理工大學校內一片上世紀30年代國立中山大學時期教授的居住區(qū),這片建筑占地3000多平方米,荒廢已久。何鏡堂和團隊用了十幾年時間改造,保留原來的布局肌理和建筑式樣,引入嶺南園林的“通透”“幽靜”“隱約”的意境,豐富的植被和多層次的建筑空間互相融合。老建筑重新煥發(fā)生命力的同時,延續(xù)了歷史文脈。
與嶺南派建筑的山水意境迥異,何鏡堂的另一件作品——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則被稱為“東方之冠”驚艷全球,融合眾多中國傳統(tǒng)元素,古意新解,極富時代氣息。
當時已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何鏡堂,如果沒有參與競標,應該是以評委的身份出現?!靶侣劙l(fā)布會發(fā)出向全球征集方案的當天,我就決定參加,定了八個字:中國特色、時代精神。”
他選用“中國器”去詮釋大國的氣度。這個建筑物居中升起、層疊出挑,如鼎如冠,從上至下用由深至淺的四種紅色營造空間感,“中國建筑是棋盤式布局,用木架結構一層層搭起來,搭建部分我參考了中國傳統(tǒng)的梁架結構,形狀則參考了鼎、罐,還用中國紅作為‘外衣’?!?/p>
如果設計是尋找建筑的靈魂,那么完成每一個建造環(huán)節(jié),則需要踏踏實實“接地氣”?!氨热缰袊^的‘紅色外衣’,什么是中國紅?紅旗的紅還是故宮的紅?”不僅如此,“要把‘紅衣服’穿到16萬平方米的建筑身上,顏色稍不對勁,老百姓接受不了的?!蹦嵌螘r間,何鏡堂很苦惱,沒頭緒時甚至拿中華牌香煙包裝上的紅來比較。他請來中央美術學院專門研究色彩的專家,花了9個月,才比對出最大氣、柔和的色調。
也正因為鮮明的中國特點,讓“中國館”從全世界344個方案中脫穎而出,何鏡堂也因此多了一個稱號——“中國館之父”。
傳統(tǒng)和現代怎樣結合?
“新的技術、新的思維、必然帶來新的設計觀念和思想,建筑是一個時代的寫照,把握時代脈搏,吸收地域優(yōu)秀傳統(tǒng),這應該是未來中國建筑應該表達的聲音。”何鏡堂曾多次表示自己特別欣賞、佩服貝聿銘,談到這位和自己同時代出生的建筑大師,何鏡堂曾評價:貝聿銘像一個優(yōu)雅的擺渡者,將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東西方的文化差異融匯的像太極一樣美麗。
經過數十年的創(chuàng)作、研究,何鏡堂總結出“兩觀三性”的建筑思想,提出建筑要樹立“整體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建筑創(chuàng)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的和諧統(tǒng)一。建筑的三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賴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內涵和品味,時代則體現建筑精神和發(fā)展。
“銅錢樓”“福祿壽”酒店、“桶裝方便面樓”……近年來,一些中國建筑設計中的弊端一次次引發(fā)公眾詬病。在何鏡堂看來,這些問題的癥結是文化?!盃I造中國特色城市建筑風貌應當樹立高度文化自信。”何鏡堂認為,治理“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亂象,要妥善處理好傳統(tǒng)與現代、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需要從整體上考慮風貌特征,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眼光思考風貌的延續(xù),并高度重視城市風貌營造過程中地域、文化和時代和諧統(tǒng)一的問題?!拔覀兊慕ㄖw系能保留到現在,發(fā)展至今天,得益于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中華文化歷史?!焙午R堂說。
既要傳承中國特色,也要兼具國際視野。新的時代需要新型人才,何鏡堂堅持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功實踐“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以團隊合作推進創(chuàng)造力的落實,既創(chuàng)作出大量優(yōu)秀設計成果,又培養(yǎng)了一大批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高素質的建筑英才。何鏡堂和他的工作團隊也因此成為國內最團結、最成熟、最活躍的設計集體之一,形成了一個具有特色、充滿活力的創(chuàng)作平臺和一個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設計品牌。
從南國街市的舊城改造到泱泱大國的恢弘館所;從對侵略者屠殺同胞的控訴與憤怒,到對大地震中逝者的默哀;從數以百萬計平方米城市高層建筑的現代化,到200多座大學校園的人文氣息……何鏡堂讓世界看到了一個朝氣蓬勃、日新月異的中國。他所塑造的物質與精神的世界將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這些建筑作品也將成為中國的歷史變革非常重要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