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濰坊職業(yè)學院,山東 濰坊 261000)
在中國知網(wǎng)上以“高校教師科研動力、科研積極性”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fā)現(xiàn)主要是基于學科領域、不同性別的教師科研動力方面的研究和基于某幾所高?;蚰乘咝5男颖狙芯?,以上的研究成果缺少教師個體科研動力在不同變量上的差異性分析,本研究采用了大樣本調查數(shù)據(jù)對教師科研動力進行探索。
本研究選擇全國25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66所高校進行數(shù)據(jù)調查,通過線上共發(fā)放2 000份問卷,回收有效樣本數(shù)量1 883份,有效率為94.15%。本研究以高校教師科研動力的多維差異為研究內容,以內外部動力為主要研究視角,基于此,初步提出如下研究假設:(1)教師科研動力在不同特征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2)教師科研的外部動力大于內部動力;(3)教師首選的科研動力因素是完成崗位職責。
本研究的調查樣本變量說明如表1所示。
表1 樣本變量說明Tab.1 Sample variables declaration
科研動力是本研究的主要測量變量,測量指標主要包括完成崗位職責、晉升職稱、個人興趣愛好、發(fā)展學科(專業(yè))理論、提高教學水平、獲得科研獎勵和津貼、實現(xiàn)科技成果轉化這七項。根據(jù)教師從事科研活動的行為不同,科研動力分為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其中,發(fā)展學科(專業(yè))理論、個人興趣愛好、提高教學水平歸為內部動力因子,完成崗位職責、獲得科研獎勵和津貼、晉升職稱、科技成果轉化歸為外部動力因子。
就整體而言,高校教師科研動力表現(xiàn)出內部動力不足,外部動力占主導地位的態(tài)勢。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校教師從事科研活動的驅動力從高到低依次是完成崗位職責、晉升職稱、個人興趣愛好、發(fā)展學科(專業(yè))理論、提高教學水平、獲得科研獎勵和津貼、實現(xiàn)科技成果轉化。高校教師的科研活動普遍不以興趣為主導,與個人利益相關的外部動力成為了有效促進教師從事科研活動的主動力。
為進一步了解高校教師科研動力的現(xiàn)狀,即檢驗高校教師科研動力在不同變量上是否存在差異,本研究主要采用卡方百分數(shù)同質性檢驗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A.性別差異。如表2所示,6個因子上,不同性別教師的科研動力選擇存在顯著差異(P<0.01)。A.R.值為正值表示實際次數(shù)高于期望次數(shù),為負值表示實際次數(shù)低于期望次數(shù),是一種事后比較方法,發(fā)現(xiàn)男教師在發(fā)展學科(專業(yè))理論、個人興趣愛好、實現(xiàn)科技成果轉化這3個因子上為正值,其他3個因子均為負值;女教師在完成崗位職責、提高教學水平、晉升職稱這3個因子上為正值,其他3個因子也均為負值。經(jīng)比較,男教師的科研動力最傾向于實現(xiàn)科技成果轉化,這說明男教師從事的科研活動偏功利型;女教師的科研動力最傾向于提高教學水平,這說明女教師從事的科研活動偏任務型。
表2 不同性別教師科研動力的差異檢驗Tab.2 Difference tes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otivation of teachers of different genders
B.教齡差異。如表3所示,6個因子上,不同教齡教師科研動力選擇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完成崗位職責上不存在差異。根據(jù)A.R.值和事后比較發(fā)現(xiàn),教齡5年及以下的教師科研動力最傾向于個人興趣愛好,說明這類教師剛進入學校,對科研充滿興趣;6~20年教齡教師的科研主動力是晉升職稱,說明這類教師因職稱評審或晉升需要而從事科研活動;20年以上教齡的教師僅在完成崗位職責上為正值,說明這類教師的職稱問題基本解決,但科研精力不足。
表3 不同教齡教師科研動力的差異檢驗Tab.3 Difference tes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otivation of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teaching time
C.教育程度差異。如表4所示,6個因子上,不同教育程度教師科研動力選擇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提高教學水平上不存在差異。本科及以下學歷教師僅在實現(xiàn)科技成果轉化上為正值,說明這類教師的科研性質可能是成果轉化類;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偏任務型科研,注重提高教學水平;博士研究生學歷教師在6個因子上均為正值,其科研動力最傾向于發(fā)展學科(專業(yè))理論,說明這類教師偏興趣型科研。
表4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科研動力的差異檢驗Tab.4 Difference tes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otivation of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backgrounds
D.職稱差異。如表5所示,5個因子上,不同職稱教師科研動力選擇存在顯著差異(P<0.01),在個人興趣愛好和實現(xiàn)科技成果轉化上不存在差異。中級教師和副高教師的科研動力最傾向于晉升職稱,說明這類教師為晉升到職稱而做科研,將科研活動作為一種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工具;正高教師的科研動力最傾向于發(fā)展學科(專業(yè))理論,說明這類教師的職稱問題已解決,科研活動的主動力為興趣。
E.學科差異。如表6所示,3個因子上,不同學科類教師科研動力選擇存在顯著差異(P<0.01),在其他4個因子上不存在差異。經(jīng)過事后比較,社會科學類教師科研動力最傾向于發(fā)展學科(專業(yè))理論,說明這類教師偏興趣型科研;自然科學類教師科研動力最傾向于實現(xiàn)科技成果轉化,說明這類教師偏功利型科研。
表5 不同職稱教師科研動力的差異檢驗Tab.5 Difference tes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otivation of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professional titles
表6 不同學科教師科研動力的差異檢驗Tab.6 Difference tes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otivation of teacher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F.高校層次差異。如表7所示,6個因子上,不同高校層次教師科研動力選擇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發(fā)展學科(專業(yè))理論上不存在差異?!?85”高校教師僅在實現(xiàn)科技成果轉化上為正值,說明這類高校的科研資源充足,科研環(huán)境優(yōu)越,教師高質量科研成果的產(chǎn)出量較高,希望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知識產(chǎn)權,提高社會效益;“211”高校教師僅在個人興趣愛好上為正值,說明這類高校的教學與科研并重,繁重的教學任務分散教師的科研精力,科研興趣是促進他們的動力;一般高校教師在6個因子上均為正值,其科研動力最傾向于獲得科研獎勵和津貼,說明一般高校教師的科研待遇偏低,教師通過科研獲得物質回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表7 不同層次高校教師科研動力的差異檢驗Tab.7 Difference tes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otivation of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college levels
不同的高校教師科研動力傾向在性別、教齡、教育程度、職稱、學科、高校層次上存在顯著性差異;教師科研的內部動力不足,外部動力占主導地位,其中從事科研活動的最大驅動力是完成崗位職責;從教師科研活動的行為動機來看,青年教師的功利型科研比較突出。
A.打造科學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一方面,為教師制定有挑戰(zhàn)性又切實可行的科研目標,目標實現(xiàn)可提升科研能力,保持科研內生動力;另一方面,為教師創(chuàng)建科研氛圍濃厚、自由寬松、尊重科研創(chuàng)新規(guī)律、人際關系融洽的軟環(huán)境,改變急功近利的科研態(tài)度,通過追求學術自由和學術價值來實現(xiàn)自我價值。
B.針對不同教師群體進行差異化激勵。青年教師處于職業(yè)發(fā)展的起步階段,科研激情高、精力旺盛、活躍勤奮,但學術地位與經(jīng)濟地位偏低,應側重物質激勵及科研制度傾斜,保障其有精力參與科研交流。對中老年教師的科研工作及成果要給予充分肯定和精神獎勵,促進他們繼續(xù)潛心科研。通過差異化的激勵措施來激發(fā)教師科研內動力,共同實現(xiàn)教師的個人目標與學校的整體科研目標。
C.健全科研管理制度。高校應加強科研管理制度保障,為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和條件,堅持以人為中心,深層次挖掘并滿足教師的合理愿望,不斷給予人文關懷,提升教師工作幸福感指數(shù)。
D.引導高校教師的科研創(chuàng)新健康發(fā)展。一方面,教師應端正科研動機,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念,高校的科研管理者應對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形成一種良性競爭機制,激發(fā)出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要有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形成良好的科研道德,增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讓科學研究的生存環(huán)境更加陽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