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森
二戰(zhàn)中,英國對南亞和東南亞的控制權被日本奪去,大量印度人加入英軍對抗日本軍國主義。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有一支特殊的印度部隊曾投靠日本,在東南亞對抗英軍。
據新加坡《每日新聞報》報道,80年前的1942年,駐馬來亞地區(qū)新加坡城的英軍向日軍投降,標志著這座城市淪陷。報道在提醒人們勿忘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的同時,提及一個細節(jié):雖然二戰(zhàn)中有約8.7萬名印度軍人投身反法西斯戰(zhàn)爭并獻出生命,但正是在1942年,有一支印度部隊在新加坡投靠日軍,在二戰(zhàn)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筆。
歷史上,印度軍隊曾長期效命于英國。印度軍隊是亞洲第一支近代化軍隊,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8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組建的殖民武裝。
在東印度公司時期,英國從法國那里學會了招募殖民地原住民士兵的手段。英國對印度士兵按照歐洲模式進行編組與訓練,并由英國軍官指揮,以對付印度土邦武裝。英國人發(fā)現印度士兵以入伍為榮,單兵素質好,勇敢且忠誠,只是缺乏紀律和訓練。經由英國軍官訓練和指揮的印度軍隊戰(zhàn)斗力大為增強。
對于英國而言,大量招募印度部隊的最大好處是性價比高——雇傭一名印度士兵的費用,不僅只是一名英國兵的十分之一,還可以省去遠涉重洋運輸部隊的麻煩,十分劃算。
1857年印度大起義以后,英國解散了東印度公司,改由王室派駐的總督直接管理印度,并將東印度公司組建的三支軍隊——孟買、孟加拉、馬德拉斯軍隊合并為統(tǒng)一的印度陸軍。英屬印度軍隊嚴格來說既不是國防軍,也不是維持殖民地治安和安全的殖民軍,而是英帝國全球武裝力量的一部分。
起初,印度陸軍編制結構極不均衡。為了充分利用印度人力,印度陸軍里后勤支援和運輸保障部隊規(guī)模極大。英國為防止印度陸軍叛變,長期禁止印度陸軍組建野戰(zhàn)炮兵。炮兵、通信兵很長時間里都由英軍配備。直到二戰(zhàn)時期,印度陸軍才大批組建自己的炮兵、裝甲兵和通信部隊。
二戰(zhàn)中,上百萬印度軍人跟隨英軍轉戰(zhàn)三大洲。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把這支軍隊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支志愿入伍軍隊”。同盟國陣營中唯一一支和德意日三大軸心國均交過手的師級部隊,就是印度第5步兵師。在二戰(zhàn)中,英屬印度軍隊經歷過新加坡戰(zhàn)役那樣的慘敗,在北非多次被“沙漠之狐”隆美爾打敗,也多次擊敗過隆美爾。他們在北非和東非橫掃意大利軍隊,在卡西諾山與綽號“綠魔鬼”的德國傘兵鏖戰(zhàn)。威廉·斯利姆將軍麾下那支在英帕爾擊敗日軍并反攻入緬甸的英聯邦軍隊中,三分之二是印度軍人。共有8.7萬名印度官兵犧牲在二戰(zhàn)戰(zhàn)場上。至二戰(zhàn)結束,印軍已擁有準將級別的印度籍軍官。
日軍統(tǒng)治下的新加坡
不過,二戰(zhàn)還催生出一支不同尋常、與英軍對著干的印度人軍隊——印度國民軍(INA)。1942—1945年,這支部隊一直在緬甸戰(zhàn)區(qū)替日本打仗。
一開始,印度國民軍的士兵均為被日軍俘獲的英屬印軍官兵。他們被說服,然后調轉槍口對抗英軍。后來,一些生活在日占馬來亞地區(qū)和緬甸地區(qū)的印度平民,也志愿加入印度國民軍??傮w而言,印度國民軍在二戰(zhàn)中的表現并不光彩。
印度國民軍的領導層來自獲得日本支持的“印度獨立聯盟”(IIL),他們主張推翻英國對印度的統(tǒng)治。
印度國民軍最早的軍事指揮官是原英屬印軍上尉莫汗·辛格。日軍入侵馬來亞地區(qū)后,辛格被俘。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不滿的他,隨后選擇投靠日本。1942年2月,新加坡的英軍向日軍投降,辛格隨即前往戰(zhàn)俘營,大量招募印度戰(zhàn)俘,以對抗英軍。
對于許多印度戰(zhàn)俘而言,之前英國軍官對他們的歧視,以及日軍通過快速打垮新加坡英軍所彰顯的實力,成為他們加入印度國民軍的催化劑,“英軍在新加坡遭遇的恥辱性慘敗,使得這些印度人不再懼怕英國殖民者”。
早在二戰(zhàn)爆發(fā)前,英國人就懷疑英屬印軍官兵的忠誠度,雙方之間的不信任催生了印度國民軍。
1942年,一份英國軍隊的內部報告稱:“在英屬印軍內部,許多年輕印度軍官可能只效忠于印度,而非英國。他們覺得沒有必要效忠于英國?!绷硪环萦诙?zhàn)初制作的秘密報告稱:“日本間諜在馬來亞地區(qū)的活動日益頻繁。他們試圖接觸并影響新入伍的印度官兵。一些在新加坡的日本人還請印度軍官下館子,進而實施拉攏。”
事實上,英屬印軍的內部結構一直帶有明顯的殖民統(tǒng)治色彩。在殖民時代,英國人把持了印度軍隊所有關鍵性的部門和職務,印度人居于絕對服從的地位。這支軍隊里的軍官有皇家委任和總督委任兩種。持皇家委任狀的絕大多數是高薪從英國本土聘請來的英籍軍官,他們包攬了所有營長以上的指揮職務。而印度士兵最多只能晉升為分三級的低級軍官,這類軍官被稱為總督委任軍官?!坝《热俗罡叩穆殑諆H僅是副連長,連長都是英國人”。在此背景下,軍內形成了年輕的英國籍尉官指揮年長、資深又經驗豐富的印度籍總督委任軍官的情況。
一戰(zhàn)期間,印度軍隊擴充到130萬人,在亞歐非三大洲為英國戰(zhàn)斗,7.4萬余人陣亡。在一戰(zhàn)中,印度支付了為英國作戰(zhàn)的100多萬印度軍隊的軍費。戰(zhàn)后,英國內閣與印度事務大臣商討后規(guī)定,今后印度軍隊將僅用于保衛(wèi)印度,遇到最嚴重的緊急情況,只有在與印度總督及行政會議商量后,才能在印度以外使用印度軍隊,直接和間接的全部費用由英國政府或要求印度軍隊提供援助的殖民地來承擔。上述安排為印度爭取到一定的主權,也預示著印度與英國的離心力越來越強。
一戰(zhàn)以后,由于印度人對“印度軍隊印度化”的強烈要求,情況略有改變。從1918年起,英國桑赫斯特軍校每年都會為印度學員保留10個入學名額。1932年,一所仿照桑赫斯特模式的印度軍官學校在德拉敦成立,負責培養(yǎng)專業(yè)的印度軍官。1919年,有9名印度軍官首次獲得皇家委任狀。到1929年,持皇家委任狀的印度人達到91人。
二戰(zhàn)中的印度國民軍
英國人竭力抵制“印度軍隊印度化”。自傲的他們認為,印度軍人無論怎樣英勇善戰(zhàn),也不具備一個好的領導者的品質。鑒于英國軍官不愿意在印度籍軍官手下服役,唯一的解決辦法是組織幾個全部由印度人組成的作戰(zhàn)單位。直到1939年,只有400名印度軍官在8個營中任職,他們只占英屬印軍軍官總數的10%。隨著二戰(zhàn)大規(guī)模擴軍的需要,印度軍校培養(yǎng)了一批戰(zhàn)時委任軍官,但這些人資歷太淺,一直到印度獨立前夕,印度籍軍官擔任的最高軍銜只是準將,而且寥寥無幾。
隨著二戰(zhàn)歐洲戰(zhàn)況日趨激烈,給了日本情報部門滲透的機會:由于歐洲戰(zhàn)區(qū)人手緊缺,一批有經驗、對英國忠誠度較高的印度軍官被抽調至歐洲和北非,而留在馬來亞地區(qū)的印度部隊迎來一批新軍官,他們對英國的好感度不高——日本情報人員開始接觸并拉攏他們,其中一些人日后成為印度國民軍中的骨干。
不過,印度國民軍與日軍之間存在矛盾。印度國民軍的指揮官辛格認為,印度國民軍的領導權應在印度人手上。而日軍則要求印度國民軍聽從日軍將領的命令。1942年12日,辛格被日本人趕走,失去了對印度國民軍的控制權。接替辛格的是印度獨立運動中的知名政治人物——蘇巴斯·錢德拉·鮑斯。
鮑斯早在青年時期就是一個激進的民族主義者。他所著的《印度人的奮斗》一書于1934年出版,他在書中主張“印度完全獨立”。1920—1941年,鮑斯由于煽動騷亂,被英國殖民當局拘捕了11次。1939年,他甚至訪問德國柏林,試圖為獨立運動爭取納粹德國的支持。
1940年,鮑斯被軟禁在印度,但他設法騙過了英國殖民當局。1941年,在經過一番艱苦跋涉之后,鮑斯由印度到達阿富汗喀布爾,隨后轉道蘇聯,再次來到德國柏林。
在德國,他開始籌措所謂的“印度自由政府”,即印度偽政府。這一舉動得到了納粹德國的大力鼓動和支援:德軍最高統(tǒng)帥部給鮑斯提供了活動場所、資金等一系列幫助。納粹德軍還將其在北非俘獲的印度戰(zhàn)俘編成2000人規(guī)模的“印度軍團”,交由鮑斯指揮——但事實上,這支德械印度人部隊不可能來印度作戰(zhàn),德軍并不愿意長期支持他們。
1943年,由于受到日本邀請,鮑斯搭乘德國的U型潛艇由基爾出發(fā),借道馬達加斯加前往日本。此后,在日本方面的支持下,鮑斯在新加坡宣布成立所謂的“自由印度臨時政府”,由他擔任“國家元首”“軍事部長”以及“印度國民軍最高指揮官”等職務。
隨著披著“獨立運動導師”外衣的鮑斯的到來,印度國民軍對印度戰(zhàn)俘的吸引力大大加強。此前,日軍將領曾召集300名印度軍官開會,勸說他們加入新的印度國民軍,但沒什么效果。日本人隨后改變了方法,開始找印度軍官一個個單獨談心。終于,大部分印度軍官同意,只要鮑斯來新加坡,他們就跟著鮑斯干——他們早就聽說“鮑斯在歐洲指揮著一支印度軍團”。
在鮑斯的堅持下,印度國民軍開始協助日軍在緬甸戰(zhàn)區(qū)作戰(zhàn)。這支部隊一度被稱作“鮑斯旅”,下轄3個戰(zhàn)斗營,每個營由5個連組成。
在1944年2月的若開戰(zhàn)役以及1944年3—7月的英帕爾戰(zhàn)役中,“鮑斯旅”的精銳跟隨日軍作戰(zhàn)。1944年4月18日,“鮑斯旅”的一支自殺式突擊隊成功突破了英國人的防線,占領了莫伊郎格地區(qū),這是“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占領的第一塊印度領土。隨后,他們又沿著科希馬大道一路推進,直入印度境內250公里,對科希馬和錫爾查爾的英國人造成了很大威脅。然而,由于日軍后勤補給能力嚴重不足,又沒有制空權,使得“鮑斯旅”的作戰(zhàn)努力都白費了。
日軍對“鮑斯旅”的戰(zhàn)績并不滿意。一份日軍報告稱:“將部分‘鮑斯旅’的官兵部署在一線,并沒有吸引很多英屬印軍官兵前來投靠。這支部隊對印度人的吸引力不夠大。相反,‘鮑斯旅’的某些官兵會找機會逃跑,向英軍投降。此外,總體來看,這支部隊的軍事作戰(zhàn)效率很低,官兵素質差距較大,難以執(zhí)行重大軍事任務?!?/p>
實際上,很多日軍將領看不起“鮑斯旅”,也不愿意向其提供太多支持,這導致“鮑斯旅”無法進一步壯大,只能扮演“二線部隊”的角色。
此后,受到日軍冷落的“鮑斯旅”官兵只承擔一些小規(guī)模的偵察和滲透任務,對戰(zhàn)局無太大影響。英軍情報部門認為:“印度國民軍不足為懼,它只是日軍的‘裝飾品’而已。”
至1945年,印度國民軍的總兵力在3萬左右。
日本宣布投降后,英國提出對鮑斯的指控和追緝。鮑斯攜帶巨額“復國資金”,于1945年8月18日搭機前往日本東京。這架原本一切正常的運輸機,在中國臺灣地區(qū)上空忽然失控墜落,鮑斯因此受重傷。1945年8月19日,鮑斯死在一所醫(yī)院里。
二戰(zhàn)結束后,英國殖民當局開始了對投降的印度國民軍官兵的處理。大多數印度國民軍士兵被釋放了,不過他們的財產被剝奪,英國人還下令,這些人不得再加入印度軍隊。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