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學 郜橋剛 畢振勇 邵俊寧
1)河南海格邇新材料有限公司 河南洛陽471200
2)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064404
隨著鋼鐵冶煉技術的不斷進步,冶煉鋼種不斷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方向發(fā)展。雖然耐火材料在鋼鐵冶煉中消耗占比較低,但它是煉鋼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高溫筑爐材料和功能材料。剛玉-尖晶石澆注料具有抗渣侵蝕性和滲透性好、抗熱震性好等優(yōu)良性能,用于鋼包的重要部位[1-6]。尖晶石作為剛玉-尖晶石澆注料的主要原料,能夠提升澆注料的抗渣性及抗熱震性。根據尖晶石的合成工藝,可分為電熔尖晶石和燒結尖晶石。目前,對剛玉-尖晶石澆注料中尖晶石加入方式和加入量的相關文章及報道較多[7-10],而不同種類尖晶石對比研究較少。為此,在本工作中對比研究了尖晶石種類對剛玉-尖晶石澆注料性能的影響,為實際工作中如何選擇尖晶石提供借鑒。
本試驗采用的原料主要有板狀剛玉顆粒(6~3、3~1、≤1 mm)及細粉(0.045 mm)、電熔尖晶石顆粒(≤1 mm)及細粉(0.045 mm)、燒結尖晶石顆粒(≤1 mm)及細粉(0.045 mm)、活性尖晶石微粉(d50=1.82μm)、活性Al2O3微粉(d50=1.68μm)等,以純鋁酸鈣水泥Secar 71為結合劑。所用主要原料的化學組成如表1所示。
表1 原料的化學組成
試樣配比見表2。按表2進行配料后干混1 min,加4.0%(w)的水攪拌3 min后,振動澆注成40 mm×40 mm×160 mm的長條試樣,以及外徑φ100/90 mm×100 mm、內孔為φ50/44 mm×60 mm的坩堝試樣。在室溫下養(yǎng)護24 h后脫模,再自然干燥24 h,經110℃保溫24 h烘干,然后以5℃·min-1的升溫速率分別在1 400、1 600℃保溫3 h熱處理。
表2 試樣配比
按GB/T 4513.4—2017測澆注料的流動值;分別按YB/T 5200—1993(2017)、GB/T 3001—2017、GB/T 5072—2008測110、1 400、1 600℃處理后試樣的體積密度、常溫抗折強度和耐壓強度;按GB/T 5988—2007檢測1 400、1 600℃處理后試樣的加熱永久線變化率。
抗熱震性:將經1 600℃保溫3 h處理后的試樣放入950℃爐內保溫30 min,然后將試樣取出風冷,吹0.1 MPa壓縮冷空氣5 min,再自然冷卻,測定試樣1次風冷熱震前后的抗折強度,以熱震后抗折強度保持率表征試樣的抗熱震性。
抗渣性:將110℃烘干后坩堝試樣中加入70 g某鋼廠精煉鋼包渣,在電爐中經1 600℃保溫3 h進行抗渣試驗。將試驗后坩堝試樣對稱縱向切開,觀察并測量渣侵蝕和滲透情況。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抗渣試驗后材料的顯微結構。所用精煉鋼包渣的化學組成(w)為:CaO 34.61%,Fe2O328.66%,MnO214.23%,SiO211.86%,Al2O36.07%,MgO 2.75%,P2O50.44%,TiO20.71%,V2O50.39%。
在相同加水量(w)4%的情況下,試樣1#、2#、3#的振動流動值分別為132%、99%、136%,可見引入電熔尖晶石的1#試樣流動值遠大于使用燒結尖晶石的2#試樣的。在2#試樣基礎上引入活性尖晶石微粉后,3#試樣的流動值明顯增大,與1#試樣的相當。這是因為活性尖晶石微粉(d50=1.82μm)有利于顆粒之間細小空隙的填充,能明顯改善流動性。
表3示出了試樣經不同溫度處理后的物理性能??梢钥闯?,試樣經過110℃保溫24 h后,體積密度、抗折強度、耐壓強度等相差不大;分別經1 400和1 600℃保溫3 h處理后,2#試樣比1#試樣的抗折強度和耐壓強度略高,但3#試樣提高的幅度較大。由于活性尖晶石微粉粒度細小,比表面積大,在澆注料中彌散分布,對燒結致密化的促進作用更明顯,進而獲得更好的結合強度。
表3 試樣的物理性能
經1 400℃保溫3 h處理后試樣的永久線變化均是微膨脹,且1#試樣到3#試樣的膨脹幅度越來越小;經1 600℃保溫3 h處理后1#試樣的永久線變化率為正,試樣表現為微膨脹,2#和3#試樣呈現微收縮。
試樣的抗熱震性見圖1。
圖1 1 600℃處理后試樣經950℃風冷1次后的抗熱震性
由圖1可知:2#試樣的殘余抗折強度保持率最高(73.9%),3#試樣的次之(67.1%)。這是因為燒結尖晶石晶粒尺寸較小,具有較多的邊界,在試樣急冷急熱過程中,能夠緩解部分熱應力,減少對試樣本體的破壞,保持了較高的抗折強度;當在3#試樣中引入少量的活性尖晶石微粉后不僅提高了試樣的燒結性能,同時也提高了試樣的致密度,緩沖熱應力能力降低,導致3#試樣的抗折強度保持率降低,但仍高于全部使用電熔尖晶石的1#試樣。
坩堝試樣經1 600℃保溫3 h抗渣試驗后的縱剖面照片見圖2。坩堝試樣剖面橫向和縱向的侵蝕深度、滲透深度和過渡層(滲透層外邊沿到試樣原磚部分有一明顯亮環(huán))深度見表4。根據檢測數據可知,添加電熔尖晶石的1#試樣在抗侵蝕性略好于其他兩組試樣,而在抗?jié)B透性有所欠缺。綜合對比,引入活性尖晶石微粉的3#試樣,無論是試樣致密度,還是尖晶石粒度分布,都具有較強的優(yōu)勢,在抗渣滲透性表現最好。
圖2 試樣經1 600℃保溫3 h抗渣試驗后的縱剖面照片
表4 抗渣試驗后試樣的侵蝕深度、滲透深度和過渡層深度
(1)在剛玉-尖晶石澆注料中,引入不同種類的尖晶石對試樣在110℃保溫24 h后的抗折強度和耐壓強度影響不大,但使用電熔尖晶石能降低加水量,提高流動性,得到優(yōu)良的施工性能。
(2)使用電熔尖晶石有利于提升材料的抗渣侵蝕性能;但在抗渣滲透性及抗熱震性方面,燒結尖晶石更占優(yōu)勢。
(3)加入適量的活性尖晶石微粉可以彌補燒結尖晶石的不足,提高澆注料的可施工性,但對抗熱震性方面會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