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斌
(山西汾西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介休 032000)
曙光煤礦1226 綜采工作面主采2#煤層,煤層厚度平均為2.7 m。直接頂為粉砂質泥巖,平均厚度9.5 m;基本頂為粉砂巖,平均厚度5.7 m;直接底為粉砂巖,平均厚度1.2 m;基本底為含砂泥巖,平均厚度為3.8 m。1226 綜采工作面推進長度為1562 m,沿傾向長度為180.5 m,沿頂?shù)装甯蠲?,不留頂?shù)酌?,平均采高?.85 m。為盡可能提高2#煤層回采率,決定在1226 工作面運輸順槽實施切頂留巷,留巷段長度共計1562 m。
切頂卸壓無煤柱開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工藝流程[1-4]:(1)工作面回采前,在巷道頂板采用恒阻大變形錨索進行補強支護;(2)工作面回采時,在巷幫頂板超前工作面一定距離,打孔深入巖層進行預裂爆破;(3)工作面回采后,采用單體支柱臨時支護,維持巷道穩(wěn)定性;(4)待留巷段形成自穩(wěn)結構后,逐一回收單體支柱。
(1)切頂高度
預裂爆破切縫至頂板水平面的垂直距離即為切頂高度,合理的切頂高度可以順利切斷頂板與采空區(qū)的應力傳遞,并使得垮落后的矸石充滿采空區(qū),有效支撐頂板。
預裂切頂高度的確定方式如下:
式中:ΔH1為頂板下沉量,m;ΔH2為底鼓量,m;k為碎脹系數(shù),1.3~1.5。
根據(jù)工作面頂板巖性,取k值為1.4,在不考慮頂?shù)装遄冃瘟康那闆r下,按工作面平均采高2.7 m計算得H縫=6.8 m??紤]一定富余系數(shù),切頂高度H縫設計為7.5 m。
結合礦井煤層賦存條件,采用FLAC3D建立數(shù)值計算模型,模型尺寸為:長×寬×高=300 m×150 m×80 m,模擬工作面開挖后6 m、9 m、12 m 三種不同切頂高度下的巷道圍巖垂直應力及位移分布。模擬結果如圖1、圖2。
圖1 不同切頂高度下垂直應力分布云圖
圖2 不同切頂高度下垂直位移分布云圖
通過圖1、圖2 對比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
① 預裂縫切頂對頂板的卸壓效果明顯。切頂高度為6 m 時,巷道頂板的垂直應力最大為30.6 MPa,頂板最大垂直位移為519 mm;切頂高度為9 m 時,巷道頂板的垂直應力最大為24.8 MPa,頂板最大垂直位移為461 mm;切頂高度為12 m 時,巷道頂板的垂直應力最大為25.8 MPa,頂板最大垂直位移為611 mm。
② 6 m、9 m、12 m 三種切頂高度下,巷道實體煤柱幫內側均存在應力集中現(xiàn)象,其應力峰值分別為31.4 MPa、26.7 MPa、27.1 MPa。表明在一定范圍內,切頂高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巷道煤柱幫的應力集中程度,若繼續(xù)增加切頂高度,應力集中峰值又會增大。
③ 6 m、9 m、12 m 三種切頂高度下,巷道頂板的最大垂直位移呈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切頂高度為9 m 時的垂直位移最小。
④ 綜合對比分析可知,切頂高度為9 m 時,巷道的變形程度和卸壓效果都優(yōu)于其他切頂高度。
(2)切頂角度
巷道頂板切縫需帶有一定的角度,若角度太大,則不利于采空區(qū)側頂板的垮落,無法形成留巷;若切頂角度太小,巷道的穩(wěn)定性又較弱,變形不易控制。
巷道切頂后頂板上方巖層力學簡化模型如圖3,在巷旁支護阻力及水平應力的作用下,巷道上方巖塊A 與采空區(qū)側上方巖塊B 形成鉸接結構。
圖3 巖塊鉸接平衡力學模型
鉸接巖塊形成穩(wěn)定結構的條件為:
式中:T為巖塊間的水平推力,kN;R為巖塊B 上覆載荷,kN;F為巷旁切頂單體支柱工作阻力,kN;h為切頂高度,m;φ為巖石內摩擦角,(°);α為切頂角度,(°);ρ為巷道上方覆巖密度,kg/m3;d為巷道寬度,m。
將1226 運輸巷各項實際參數(shù)代入上式,計算得出切頂角度θ在10°~15°時可保證巖塊B 順利切落的同時,巖塊A 保持穩(wěn)定。
結合煤層實際賦存條件分別建立了切頂角度為10°、15°、20°的FLAC3D數(shù)值計算模型,對比分析不同切頂角度下巷道的垂直應力與垂直位移的分布情況。模擬結果如圖4、圖5。
圖4 不同切頂角度下垂直應力分布云圖
圖5 不同切頂角度下垂直位移分布云圖
① 由模擬結果可知,切頂角度為10°、15°、20°時,實體煤側的應力集中區(qū)域與巷幫的距離分別為9.5 m、10 m、9 m,距離均較遠,采用切頂技術后,應力峰值向煤體深部轉移。10°、15°、20°切頂角度的最大垂直應力依次為26.7 MPa、26.1 MPa、31.5 MPa,頂板最大垂直位移依次為507 mm、501 mm、563 mm。
② 綜上所述,切頂角度為20°時的切頂卸壓效果不理想,10°和15°切頂角度下的巷道垂直應力及垂直位移分布情況相近??紤]現(xiàn)場條件及施工方法,確定出1226 綜采工作面運輸巷的合理切頂角度為15°。
(1)恒阻大變形錨索設計
由于煤層上方頂板沿推進方向厚度分布不一,根據(jù)鉆孔揭露結果對運輸巷頂板切縫進行區(qū)域劃分,共分為2 個區(qū)域,其中靠近工作面端頭294 m范圍內及距停采線718 m 范圍內為A 區(qū),孔深10 m,切頂高度9.5 m;B 區(qū)為運輸巷剩余部分,孔深11 m,切頂高度10.6 m。
為使恒阻錨索在留巷的過程中發(fā)揮較好的懸吊作用,設計恒阻錨索的長度分別為12.3 m(A 區(qū))、13.3 m(B 區(qū)),施工時至少超前工作面100 m。
為保證支護強度,在運輸巷共補打2 列恒阻補強錨索,在距巷道主幫側500 mm 處施工第一列補強錨索,排距為1000 mm;在偏向主幫側距巷道中線200 mm 處施工第二列補強錨索,排距為2000 mm。
(2)巷道臨時支護
超前支護區(qū)(煤壁前方0~30 m),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Π 型梁進行超前支護,在機巷內采用一梁一柱進行支護,支護長度需大于30 m。若超前支護以外的巷道出現(xiàn)較大變形,可采用打點柱或架棚的方法進行及時補強支護。
架后臨時支護區(qū)(架后0~200 m),主要采用ZLQ2826/22.5/38 型門式支架+ U 型鋼進行支護??缮炜sU 型鋼排距500 mm,上下兩節(jié)U 型鋼的搭接具有較好的伸縮性,U 型鋼長2.6 m(可根據(jù)巷道高度適當調整),采用兩副卡纜連接,卡纜上下沿距U 型鋼搭接端頭各100 mm,搭接長度不少于1 m。36U 型鋼棚埋入底板以下超過300 mm,插入頂板超過140 mm。
實施該方案后,對巷道的切頂效果進行觀測,巷道采空區(qū)側的頂板基本隨采隨落,未出現(xiàn)明顯的懸頂現(xiàn)象,垮落矸石基本可以充滿采空區(qū),對上覆巖層起到支撐作用。在滯后工作面200 m 后的巷道變形速率較小,基本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其頂?shù)装遄畲笠平繛?10 mm,兩幫最大移近量為105 mm,滿足工作面正常安全生產(chǎn)需求。
根據(jù)曙光煤礦1226 綜采工作面的工程地質條件,結合切頂卸壓技術原理及數(shù)值模擬,確定出合理的切頂高度為10 m,切頂角度為15°。根據(jù)運輸巷頂板巖層的分布情況,將工作面劃分為A、B兩個分區(qū),其恒阻大變形錨索長度分別為12.3 m(A區(qū))和13.3 m(B 區(qū)),并對巷道超前段及架后段的臨時支護進行了設計。由觀測結果可知,實施該技術后,留巷段頂?shù)装遄畲笠平繛?10 mm,兩幫最大移近量為105 mm,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