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秋雨
有一種美,可稱之為安靜之美。
可惜任何美學著作都沒有說明:這種安靜,是辛苦抵御的結(jié)果。
公元405年,41歲的彭澤縣令陶淵明聽說郡里派了一個督郵來檢查工作,命他“應(yīng)束帶見之”。
陶淵明想,自己勉強做官,只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卻要承受如此屈辱,便決定“不為五斗米折腰”,立即辭職回鄉(xiāng)。
由此,中國文學史上出現(xiàn)了一種名傳千古的安靜之美。
可見,這種安靜之美,正是陶淵明抵御那個規(guī)矩、那個官職的結(jié)果。
但是,這只是抵御的開始。
公元408年,一場大火把陶淵明的家徹底燒毀,全家只能住在一條船上。后來雖然搭建了住所,但生計卻越來越艱難。
他曾用詩描述道:“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
可見,為了固守安靜之美,還要抵御災(zāi)害,抵御貧困,抵御饑餓。
很多年后,一個江州刺史親自到陶淵明家探訪,這位刺史看到又饑又病的大詩人躺在床上,就說:“賢者處世,如果天下無道就隱潛,如果天下有道就出來?,F(xiàn)在天下很文明,您為什么把自己弄得那么苦?”
陶淵明聽了很生氣,說:“我不是你所說的那種賢者,因此也沒有你所說的那種志向!”連刺史帶來的糧食和肉食,都拒絕接受。
你看,這又要抵御更多的東西了:抵御“賢者”的稱呼,抵御“文明”的說法,抵御饑餓中的食物。
千古安靜之美的創(chuàng)建,容易嗎?
沒有那么多的抵御,就沒有那么多的安靜。
沒有大抵御,就沒有大安靜。
(曉曉竹摘自微信公眾號“經(jīng)典聽讀” 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