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譯英的策略與方法(二)

2022-06-17 23:15:22鮑川運
英語世界 2022年6期
關鍵詞:主句時間段例句

鮑川運

中譯英對絕大多數(shù)的譯員來說都是A-B翻譯,即譯入外語。A-B翻譯產(chǎn)生的問題,實際上相當一部分是對母語本身的特點理解不深刻而造成的。就中譯英來說,翻譯的時候受中文詞匯或結構影響,理解表面化,因此英文較多地出現(xiàn)形式上的對應。如果譯員本身的英文語法概念或語感不強,便難以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出現(xiàn)錯誤。

我們先說一說中文動詞的特點。動詞是一個詞類,一般表達動作或者狀態(tài)。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中文同一個動詞,詞形不變,既可表示動作,也可表示狀態(tài)。例如:

① 約翰轉學了,他都轉學一年了。

② 醫(yī)生到了,都到了一個小時了。

這兩句話里面,前半句里的動詞顯然是動作動詞,而后半句因為有時間狀語,完全一樣的動詞在這個語境下表示的卻是狀態(tài)。對于任何一位從事中譯英的翻譯來說,這是需要掌握的一個基本語言特點:中文同一個動詞常常既可以表示動作又可以表示狀態(tài),而英文中動作和狀態(tài)常常使用不同的動詞或方式進行表述。

我們看看上面第一句的翻譯:John has transferred to another school. He left a year ago (or: It has been a year since he left).

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表述:John is no longer a student here. H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school a year ago.

第二句的翻譯:The doctor has arrived. He’s been here for an hour already.

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譯者應該不會因為中文的這一語言特點而受到影響,在翻譯的時候能夠進行適當?shù)恼{整。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源語的干擾,此類問題還是比較多見,甚至在正式的出版物中也會出現(xiàn)。筆者根據(jù)平時摘取的錯句,整理出以下一些例句,我們一句句分析。

① 自2019年以來,他們已經(jīng)超過我們,成為全國電商五強。

Since 2019, they have surpassed us to become one of the top five e-commerce companies in the country.

這句話的翻譯顯然有問題。前面有個時間狀語“自2019年以來”,這樣就給后面的主句設定了一個時間范圍,顯然主句里的動作應該是在這一個時間段里所發(fā)生的。在這種情況下,主句里所表示的應該是一個狀態(tài)、一個可持續(xù)的動作,或者是由重復的動作或兩個以上的動作形成的過程。中文句子里的“超過”可以表示一種狀態(tài),用法沒有問題,但是英文的surpass或者overtake作為動作動詞,與一個表示時間段的狀語一起使用,顯然就不正確了。即使不斷重復的動作可以與時間段狀語一起使用,但在一段時間里重復surpass或overtake,在邏輯上也說不通。因此,對這句話的處理需要調整一下前面的狀語,將一個表示時間段的狀語改為表示時間點的狀語:In 2019, they overtook us to become one of the top five e-commerce companies in the country.或者將英文的主句結構調整一下,使用兩個動詞,使其成為一個過程:Since 2019, they have overtaken us and become one of the top five e-commerce companies in the country.

“自……以來”是一個常見的狀語結構,與一些動詞搭配使用,似乎對翻譯造成了不同尋常的干擾。

②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全國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

Sinc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the whole nation has launched a war on the virus to curb its spread.

這句話里面的動詞“打響了”,字面意思看起來是“開始了”或“發(fā)起了”一場防控疫情的戰(zhàn)爭,是動作動詞,但如果和前面表示時間段的狀語一起使用,表示的應該是一個進行中的動作。因此,這里翻譯為英文時就不能簡單地使用 start或launch 這樣的動作動詞。這句話可以這樣處理:Immediately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pandemic, we launched a nation-wide (all-out) war to stop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或者:Since the outbreak of the pandemic, we have been in a fight against Covid-19 on all fronts.

③ 2006年以來我們獲得了ISO 5000 認證。

Since 2006, we have obtained ISO 5000 certification.

這也是一個時間段狀語與動作動詞結合使用的錯誤。中文的“獲得”可以表示動作,也可以表示狀態(tài),但是英文的obtain只表示動作。如果時間狀語保持不變,后面的“獲得”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述:Since 2006 we have had ISO 5000 certification.

④ 2015年以來,我們開始探索在公司日常運營中使用人工智能技術。

Since 2015, we have begun to explore the use of AI in our daily operations.

begin/start 是動作動詞,從邏輯上不應該與表示時間段的狀語一起使用,因此改為:In 2015, we started to explore the use of AI in our daily operations.

⑤ 2008—2012年之間,理事會設立了一個委員會,監(jiān)測項目的實施。

Between 2008 and 2012, the Council had established a committee to monitor project implementation.

很明顯,中文這句話的動詞“設立”并非動作動詞,僅僅是“設立”一個行為,需要用四年嗎?其意思應該是,2008年到2012年理事會有一個委員會專門監(jiān)測項目執(zhí)行:Between 2008 and 2012, the Council had in place a committee that monitored project implementation.

在沒有時間狀語的情況下,既表示動作又表示狀態(tài)的動詞很容易造成翻譯的困難,需要根據(jù)語境確定具體的意思。例如:

穩(wěn)就業(yè)、穩(wěn)生產(chǎn)、穩(wěn)出口

這里的“穩(wěn)”,如果理解為動詞“穩(wěn)定就業(yè)、穩(wěn)定生產(chǎn)、穩(wěn)定出口”,其含義可能是“原來不穩(wěn),現(xiàn)在需要采取措施使其穩(wěn)定下來”,有一個從不穩(wěn)到穩(wěn)的變化,這樣的話可以直接使用動詞stabilize:... to stabilize employment, production and export...

但是“穩(wěn)”在這里也可能表示狀態(tài),即“保持穩(wěn)定的就業(yè)、生產(chǎn)和出口”。 如果是這個意思,使用stabilize就會造成意思扭曲,因此應該采用表示狀態(tài)的方法表述:... to maintain steady employment, production and export...

這方面還有其他的例子:

我們在后院種了三棵蘋果樹。

We have three apple trees in our backyard.(表示狀態(tài))

We have planted three apple trees in our backyard.(表示動作)

再看一個關于種樹的例子:

櫻桃好吃樹難栽。

Cherries are delicious, but the trees are difficult to plant.

為什么譯者把中文的動詞“栽”翻譯為plant?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對“栽”這個動詞在這個語境下的內涵沒有理解,二是對plant這個英文動詞理解不到位?!皹潆y栽”并非是說栽樹的動作,而是指樹種下去之后的培育成長。而英文的plant只是指把樹種下去的動作。調整一下可以這樣說:Cherries are delicious, but the trees are difficult to grow.

中文的動詞還有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

我聽了,可是什么都沒聽著。

我看了,可是什么都沒看見。

我找了,可是什么都沒找著。

從這幾個例句中可以看出,“聽”“看”和“找”三個動詞,在前半句顯然是動作的開始,而后半句則是動作的結果。也許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文中同樣的動詞,除了既可以表示動作也可以表示狀態(tài)外,還可以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結果,而英文對不同語境下的動作通常會采用不同的動詞:

I listened, but I didn’t hear anything.

I looked, but I didn’t see anything.

I searched, but I didn’t find anything.

我們再看幾個例句,看看是不是能找到一些規(guī)律:

① 這使我想起上大學的時候聽過的一門課。

This reminds me of a course that I listened to when I was a college student.

“聽課”在中文里是很形象的表述,表示用耳朵去“聽”,但是“聽”的結果應該就是學到了知識,“聽了一門課”就是“上了一門課”。中文著眼于前端的動作,而英文考慮后面的結果。因此這句話的翻譯應該這樣調整一下:This reminds me of a course that I took when I was a college student.

② 爬電線桿敲冰的不是別人,是我們。

這句話里的動詞“敲”顯然是一個動作的開始,其目的或者結果應該是“除冰”,將高壓線上結的冰除掉,保證電線的安全。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翻譯:It was our workers who were up on the towers removing the ice.

③ 在選擇潛在的合作伙伴時,我們應該制定適當?shù)暮Y選標準。

In choosing potential partners, we must establish appropriate screening standards.

看了這句話的翻譯,是不是感覺邏輯上有點問題?都已經(jīng)在選擇潛在伙伴了,才去establish標準?中文本身應該沒問題,“制定”表示的雖然是一個前端的動作,但這個語境下其內涵應該指“實施”或者“采用”。如果要改善一下的話,可以這樣調整:When choosing potential partners, we must follow proper screening criteria. 或者:To choose potential partners, we must establish (put in place) proper screening criteria.

中文的動詞詞形不變,但在不同的語境下表示不同的意思,而且往往采用動詞的表形和前端意思表達深刻的內涵,這應該是一個常見的現(xiàn)象,也是翻譯教學中被忽視的一個問題。這些看起來不太起眼的語言現(xiàn)象,實際上有規(guī)律可循,而且在翻譯中確實會造成定式思維。從這些例句可以看出,不考慮中文動詞的特點與內涵,只是簡單地按照字面意思翻譯成英文,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語義或邏輯錯誤。從另外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通過英文來判斷譯者對中文的理解是否正確。如果翻譯之后英文有語義和邏輯的偏差甚至錯誤,就可以確定譯者對中文的理解沒有到位,很可能,就是譯者未能透徹理解中文動詞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內涵。

*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高級翻譯學院教授,本刊顧問。

猜你喜歡
主句時間段例句
盤點主從復合句中的時態(tài)
賓語從句考點梳理(二)
Wheelchair basketball stars
夏天曬太陽防病要注意時間段
英聲細語
發(fā)朋友圈沒人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意林(2017年8期)2017-05-02 17:40:37
好詞好句
好詞好句
好詞好句
不同時間段顱骨修補對腦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影響
渭南市| 合阳县| 清水县| 陇南市| 朝阳县| 霍邱县| 渝中区| 金阳县| 平舆县| 乌拉特前旗| 宁阳县| 阿荣旗| 大港区| 浦北县| 寻甸| 连云港市| 东乡族自治县| 郸城县| 天峨县| 祁东县| 乌什县| 北京市| 乳源| 宣化县| 额尔古纳市| 滨海县| 抚松县| 罗源县| 凉山| 炉霍县| 简阳市| 当涂县| 麻栗坡县| 监利县| 易门县| 金坛市| 正宁县| 扬州市| 泰兴市| 江津市| 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