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要】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護理中強化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84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收治時間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42例,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42例,強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服藥依從性、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自測脈搏和家屬急救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給予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強化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升生活質量,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冠心病;慢性心衰;強化護理
冠心病是臨床多發(fā)心血管疾病,該病患者后期易出現(xiàn)慢性心衰癥狀,是致使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慢性心衰也是21世紀以來,心血管領域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zhàn)。該病患者主要癥狀有胸痛胸悶、閉氣、水腫、活動無耐力等,隨著病情加重,會出現(xiàn)腎功能損害以及少尿等,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以往多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應用具有局限性,缺乏針對性和全面性,基于此實施強化護理干預具有積極意義。本次研究以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為對象,分析強化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84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收治時間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為45-75歲,平均年齡(58.18±5.89)歲;實驗組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齡為46-76歲,平均年齡(55.76±5.13)歲。兩組一般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該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給予患者心電監(jiān)測,觀察患者血壓、體溫變化情況,為患者介紹疾病基礎知識等。
1.2.2實驗組
該組患者強化護理干預:①認知護理:加深患者對于疾病知識認知程度,分析患者一般資料,展開差異化健康教育,形式可以采取于走廊病房內部掛宣傳圖,為患者發(fā)放健康手冊,播放健康教育相關視頻等。詳細為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包括疾病發(fā)生誘因,影響因素,手術治療方法以及作用,需要注意事項等,同時強調術后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適當運動有助于提升預后,提升患者配合度。為患者講解藥物藥理作用,用法用量,強調遵醫(yī)用藥存在的積極意義。指導患者自測脈搏,在患者發(fā)病時家屬需協(xié)助患者休息,必要情況下可令患者服用速效救心丸、單硝酸異山梨脂片等,及時就醫(yī)。②心理護理:心理干預需貫穿患者治療全過程,從患者入院開始,一直到術后1個月,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不良情緒,采取針對性疏導措施,了解患者出現(xiàn)不良心理的影響因素,善于換位思考,深入走進患者內心世界。另外,護理人員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經濟狀況以及家庭狀況,告知其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③康復護理:為患者制定個體化飲食護理計劃,嚴格限制每日鈉鹽攝入量,鼓勵患者多食用蔬菜,少食用高脂類食物。引導患者展開適當運動,術后3-5天,護理人員可以引導患者實施慢走練習,后續(xù)以患者病情恢復情況為依據(jù),進行瑜伽、太極拳、慢跑等運動,
1.3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生活質量: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評估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心律失常、食欲下降和感染。評估兩組干預效果:包括服藥依從性、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自測脈搏和家屬急救評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分析取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檢驗,(P<0.05)時代表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與對照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相比,實驗組均偏高,P<0.05。詳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9.05%,實驗組為4.76%,后者明顯偏低,P<0.05。詳見表2。
2.3 兩組干預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服藥依從性、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自測脈搏和家屬急救評分相比,實驗組均偏高,P<0.05。詳見表3。
3? 討論
臨床上引發(fā)冠心病的主要因素為冠脈血管粥樣硬化,患者的動脈管腔堵塞或者是狹窄,心肌缺氧缺血,從而引發(fā)該病。冠心病患者發(fā)生慢性心衰的概率較高,該癥狀尤其多發(fā)生于老年人,患者在未得到有效干預措施時,有可能引發(fā)死亡。該病患者常見癥狀有咳嗽、食欲不振、體力活動受限制、氣短、下肢水腫等,患者病情嚴重,風險性高,需要加強重視程度,做好護理工作,預防患者出現(xiàn)意外事件。
強化護理干預,將患者作為整體護理工作開展的中心,從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多個層次為患者展開干預,致力于促使患者恢復健康。護理人員需充分分析患者一般資料,了解其家庭情況,經濟狀況,接受程度,理解程度等,為患者展開健康宣教,普及冠心病相關知識,慢性心衰發(fā)生機制,手術治療方法以及預防方法等,預防患者出現(xiàn)心律失常、感染等并發(fā)癥。詳細為患者講解相關注意事項,提升其對于疾病的認知,促使患者治療依從性提升。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心理,探索其出現(xiàn)的根源,徹底清除影響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因素,幫助患者維持最佳心理狀態(tài)。引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充分休息。為其制定出運動康復訓練計劃,盡量選取有氧運動,從慢走開始,隨著病情恢復,可以指導患者逐漸展開瑜伽、打太極拳、跑步等活動,嚴格限制活動量和活動強度,促使患者各項功能恢復,提升其機體素質。引導患者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促使病情改善。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服藥依從性、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自測脈搏和家屬急救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強化護理干預的應用可以提升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給予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強化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升生活質量,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陳佩蘭.健康教育干預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負性情緒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6):4-5.
[2]宋永梅,張紅英.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6):99-99.
[3]熊葉,高莉梅,黃祖娟,等.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對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0):1846-1848.
[4]陳東方,解鳴鳴.通絡強心方對冠心病并發(fā)慢性心衰的心肌保護作用及對血漿BNP水平的影響[J].四川中醫(yī),2019,v.37;No.430(9):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