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蓉梅
痛風和糖尿病均為機體異常代謝引發(fā)的疾病,存在相同的發(fā)病基礎。因而,臨床上糖尿病合并高血尿酸的病例并不鮮見。然而有些降糖藥物卻會導致血尿酸升高。眼看痛風難以避免,怎么辦?
下面介紹不同的降糖藥物對血尿酸的影響,合理使用降糖藥物,實現(xiàn)既可降血糖,又不會導致血尿酸上升的預期效果。
1.a-糖苷酶抑制劑。此類藥物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及伏格列波糖。能抑制腸道a-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阻滯糖類吸收,適合那些主要攝取碳水化合物且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同時還能夠降低由于分解蔗糖而引發(fā)的血尿酸上升。
2.噻唑烷二類。增強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進而使血糖下降。如吡格列酮及羅格列酮,能降低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減少糖化血紅蛋白、糾正脂質代謝紊亂等?;蛟诮档鸵葝u素抵抗、糾正脂質代謝的基礎上,讓血尿酸水平下降。
3.二甲雙胍。二甲雙胍能夠抑制肝糖分解,促進葡萄糖利用,增加機體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同時具有減重作用。一般認為二甲雙胍通過抑制食欲實現(xiàn)減重和降低甘油三酯,減少了。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凋亡,從而改善了。腎功能,促進血尿酸代謝,降低血尿酸水平。
4.SGLT2抑制劑。此類藥物可加大排泄尿里的葡萄糖,有利于降低血糖。與血糖相同,血尿酸亦是在近端。腎小管被吸收的。研究表明,SGLT2抑制劑在加大尿糖排出的同時加大了尿酸排出,能降低10%~15%的血尿酸。
5.DDP-4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DDP-4抑制劑(二肽基肽酶一4抑制劑)與GLP-1受體激動劑(胰高血糖素樣肽一1受體激動劑)發(fā)生作用的位置不一樣,然而都是利用腸促胰島素,推動胰島素分泌的相關藥物。其對胰島素分泌的促進作用對葡萄糖濃度有著一定的依賴,即血糖上升時,胰島素的分泌量就相應增大;而當血糖濃度下降時,就不會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這兩類藥物可改進胰島功能,降低胰島素抵抗,而不導致血尿酸上升,乃至因為降低體重,發(fā)揮部分降低尿酸的效果。
6.磺脲類。利用對胰島B細胞的刺激,使之泌出胰島素,提高體內(nèi)胰島素水平,由此降低血糖。格列苯脲、格列齊特等通常由。腎臟排郵,長時間使用此類藥物或不利于腎臟功能,亦不利于排泄尿酸。但格列喹酮通常由膽汁排出,對尿酸沒有多大影響。
7.格列奈類。是用于餐時調節(jié)血糖的藥物,可提高血清胰島素的濃度,由此降低血糖,通常從肝臟代謝,對尿酸沒有多大影響。當然,亦有人指出,此藥或引發(fā)高胰島素血癥,由于胰島素可推動。腎重吸收尿酸,因此導致血尿酸上升。
8.胰島素。作為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其在參與人體代謝時,能增加。腎臟重吸收尿酸,導致血尿酸水平上升。高胰島素血癥是血尿酸水平上升的主因。然而亦有專家指出,短時間強化胰島素治療能成功幫助2型糖尿病患者減少胰島素抵抗,從而減輕血尿酸水平。所以,胰島素對血尿酸的影響其實是復雜的,和患者使用胰島素的劑量及其胰功能均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lián)。
總結以上降糖藥物的特色,可以看出:第一,二甲雙胍、a一糖苷酶抑制藥、TZDs、DPP-4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有助于胰島功能的改善,降低胰島素抵抗,都具備降低血尿酸的功效,SGLT-2抑制劑可明顯推動尿酸的排出,如果沒有禁忌證,糖尿病并發(fā)高尿酸血癥患者可以把這幾類降糖藥作為首選;第二,胰島素促泌藥(格列奈類及磺脲類)從整體上看,對尿酸沒有較大影響,然而,胰島素促泌劑可提高血清中胰島素的濃度,或對于排出尿酸有不良影響,所以不推薦使用,而胰島素可推動。腎重吸收尿酸,對于排出尿酸有不良作用,所以對糖尿病并發(fā)高尿酸患者也不推薦使用。如果一定要使用外源性胰島素及胰島素促泌劑,宜將其和二甲雙胍或a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一起使用,同時盡量降低胰島素的劑量。
總之,治療糖尿病并發(fā)高尿酸血癥,應統(tǒng)籌考慮,全面施治。在用藥方案方面,降血尿酸藥物通常不會導致血糖上升;而一些降糖藥則會導致尿酸上升。所以在選擇降糖藥時,要盡可能選取有利于排泄尿酸的降糖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