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進
一、起源和形成
姚安壩子腔,民間俗稱“曲子”或“調(diào)子”,起源于姚安漢人在立春前舉辦的“祭春?!被顒?。農(nóng)民犁田踩耙時,“祭春?!被顒又械摹队呵分饾u被演繹成牛歌,再與秧歌小調(diào)融合,最終形成了使牛漢子與栽秧女子的對唱,成為壩子腔的雛形。之后的春耕秋收,田間地頭抑或是清風月下,姚安壩子腔逐漸發(fā)展成內(nèi)容豐富的各種對唱和獨唱,抒發(fā)著底層百姓的嬉笑怒罵苦樂哀愁,成為我們今天聽到的姚安特有的民間藝術。
廣義的姚安壩子腔分為上壩子腔和下壩子腔。大致說,以縣城為界點,以南的上壩子,唱腔融進彝族情歌小調(diào)的音律,唱腔柔和低迷、優(yōu)雅深情,就像病人唱的,稱為“小病腔”(也叫“小變腔”)。此類唱腔,演唱地多為山區(qū)和半山區(qū),唱詞多談情說愛和風流低俗內(nèi)容,諸多場合都無法演唱,因傳承障礙,只有少數(shù)老人還會唱,很難有機會耳聞,現(xiàn)今已淡出主流,瀕臨消亡。據(jù)筆者所知,“小病腔”唱腔里沒有說白,更多的表現(xiàn)為彝族小調(diào)的特征,后人很難辨別為壩子腔。
縣城以北的下壩子腔,多在平壩區(qū)的田間地頭演唱,腔調(diào)悠長高亢,唱詞長短結(jié)合、韻白相間,風格幽默詼諧、妙趣橫生,成為姚安壩子腔的主流。下文探討的姚安壩子腔,就特指下壩子腔,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壩子腔”。
二、在民歌中的類別
姚安壩子腔因為旋律高亢悠揚,所唱內(nèi)容為勞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在民歌分類里屬于山歌。但姚安壩子腔又有大量的談情說愛打情罵俏的內(nèi)容,也不乏溫柔多情的格調(diào),所以又有民歌小調(diào)的特點??傮w上, 姚安壩子腔中的“小病腔”多屬于小調(diào),下壩子腔旋律悠遠綿長,多為山歌。
三、歌詞內(nèi)容
姚安壩子腔歌詞內(nèi)容十分豐富,有拉家常訴苦水的,例如: 我人吔,給是又說么要唱要唱么就唱起來。唉,三江口馬草地,馬游地索咪左地,三角葡萄子臘地,團山海埂夾沙地。親親表嫂么老表嫂,我說給你:討個婆娘么不拿氣,撲壇腌菜么屁臭氣,蒸甑包子不上汽,蒸壇白酒么淡水氣,煎碗豆子糊臭氣,炒盤蓮藕么夾生氣。親親表嫂么老表嫂,你想想,日氣不日氣?真是三天氣不完,兩天不夠氣。要想請你么挨我氣,又是你一氣,我一氣,兩個加起就是一個么,老二氣!唱個小曲么,說說笑笑,逗逗大家開開心來么,散散氣!(錢成忠唱詞)
有男歡女悅談情說愛的,此類內(nèi)容最多,例如: 我說人吔,給是又說么要唱要唱么就唱起來。唉,桃葉尖柳葉樣,洋傘打在妹頭上,手巾搭在肩膀上,左手摟在小妹脖子上,右手再給小妹臉上揩揩汗尼葛。我兩個好玩好玩么,去街上。(昝方才作詞)
再例如: 我說人吔,給是又說么要唱要唱么就唱起來。唉,風吹楊柳柳擺柳,柳合柳,高山頭上松樹抱著么柳樹走。小哥愛吃油炸豆腐老燒酒,小妹愛吃甜白酒,你一口我一口,親親熱熱兩小口。我們兩個約著么,姚安街上,走一走。(錢成忠唱詞)
有說名勝數(shù)地名的,例如: 我說人吔,給是又說么姚安是個福祿地。唉,三江口馬草地,馬游地索咪左地,三角葡萄子臘地,麻姑地,大平地,高家有塊小墳地,團山海埂夾沙地,文峰塔對著白石地。古山寺,德豐寺,東街有個青蓮寺,觀音寺,興寶寺,洋派水庫尼白馬寺,廣木山下活佛寺。名勝古跡數(shù)第一,我們姚安是塊么,福祿地。(劉彩菊唱詞)
有無邊浪漫的,例如: 我說人吔,給是又說么要唱要唱么就唱起來。唉,桃葉尖柳葉樣,小哥拿把偏坡瓜子撒在你家灶角上,瓜頭爬在桶梁上,瓜葉頂在水缸上,瓜花開在灶臺上,小瓜結(jié)在砧板上。小哥我拿起刀子砍三砍,剁三瓣。放在鍋首嘁瀝瀝尼炒三炒,拌三拌,油鹽佐料么來放上。輕輕抄在你碗頭上尼咯。我們兩個,親親熱熱,恩恩愛愛么,吃頓飯。(錢成忠、劉彩菊唱詞)
還有打情罵俏的,例如: 我說人吔,給是今天要唱要唱么,就唱起來。唉,楊柳青楊柳高,藍天白云么風景好。你薅秧,我割草,唱個小曲么問聲好。叫聲小妹么親小妹,秧田寬,長雜草,你三下兩下就拔倒。你眼睛大,嘴又小,風擺柳樹么人材好。春光美,人易老,看你年紀已不小。小哥我真心實意想約你,又怕左等等,右等等,左等右等,右等左等,不見你來么,還要把你找。我們加個微信么,好不好?
四、歌詞結(jié)構(gòu)
傳統(tǒng)而完整的姚安壩子腔唱詞,段落結(jié)構(gòu)通常為:
首句“我說人吔——”是個拖腔,打招呼,幾乎是個固定的句子。很多山歌類的民歌,都有一個打招呼、提醒對方注意的開頭,多用嘆詞作長音,如《彌渡山歌》《小河淌水》。值得注意的是,姚安壩子腔的這個開頭句很多時候是記錄成“我說仁義——”。個人以為,“仁義”一詞用在這里詞不達意,使人費解。而“人吔”在姚安方言里,就是對對方的一個泛稱,甚至是個尊稱,合情合理。
次句用“唉”起頭,數(shù)地名。除了托物起興和逗趣,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給下文定韻腳。
正詞段落,如例1,從“親親表嫂么老表嫂”后才是正詞,風趣幽默搞笑,使人忍俊不禁。
從“唱個小曲么”起,為結(jié)尾句,有一唱三嘆,余味回環(huán)的效果。結(jié)尾句最后句通常是三個字。
當然,現(xiàn)在的一些新詞,也有很多是不要起興句,直接進入正詞的。也有內(nèi)容為數(shù)地名的,把起興句直接做大成為正詞的,如例4。
姚安壩子腔起源于牛歌,所以,比較完整的舞臺表演,前面往往有一段模擬田間使牛的唱段作為引子。
五、歌詞的藝術特色
排比手法的運用,是姚安壩子唱詞最顯著的特色。如:“討個婆娘么不拿氣/撲壇腌菜么屁臭氣/蒸甑包子不上汽/蒸壇白酒么淡水氣/煎碗豆子糊臭氣/炒盤蓮藕么夾生氣”再如:“三江口馬草地,馬游地索咪左地,三角葡萄子臘地,麻姑地,大平地,高家有快小墳地,團山海埂夾沙地,文峰塔對著白石地?!?,節(jié)奏密集、一氣呵成,大有酣暢淋漓、目不暇接之感。這些排比段落,俗稱“剁葉子”。
比興手法,是所有中國民歌運用最普遍的手法?!氨取?,就是比喻,也叫打比方?!芭d”,就是托物起興,要說此,先說彼,彼此獲得映襯的效果。比興手法最早在《詩經(jīng)》的“風”篇(周朝先民的民歌)里就有大量的運用。陜北民歌“信天游”歌詞中也很多比興。如“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yǎng)育我長大”、“羊肚白手巾三道道藍/我們見個面容易拉話話難”。而比興手法在姚安壩子腔里的運用也比比皆是?!疤胰~尖柳葉樣/洋傘打在妹頭上”,“桃花紅/梨花白/小妹皮膚白如雪/不搽粉/比粉白/不搽胭脂么桃花色”,等等。
浪漫主義手法,就是用唱詞描繪一個非現(xiàn)實的情境,使人浮想聯(lián)翩。最典型的例子是:“小哥拿把偏坡瓜子撒在你家灶角上,瓜頭爬在桶梁上,瓜葉頂在水缸上,瓜花開在灶臺上,小瓜結(jié)在砧板上。小哥我拿起刀子砍三砍,剁三瓣。放在鍋首嘁瀝瀝尼炒三炒,拌三拌,油鹽佐料么來放上。輕輕抄在你碗頭上尼咯。我們兩個,親親熱熱,恩恩愛愛么,吃頓飯”。
搞笑手法。姚安壩子腔有許多詼諧搞笑的唱詞,聽了不僅僅是忍俊不禁,簡直是要噴飯!最典型的例子見上文的例1:“真是三天氣不完,兩天不夠氣。要想請你么挨我氣,又是你一氣,我一氣,兩個加起就是一個么,老二氣!”。
姚安壩子腔唱詞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多村言俚語,再夾雜上一些姚安土話,百姓愛聽,還倍感親切。它盡顯草根百姓的奇思妙想,也包含著文化人在文學上的精巧構(gòu)思。
六、調(diào)性特征
姚安壩子腔的音樂,音階為6 1 2 3 5 6 ,屬于典型的羽調(diào)式(小調(diào))。出現(xiàn)最多的半音是升4,還有其他半音,是為了符合唱詞的方言腔調(diào),作為裝飾音和過渡音而存在的。因為是小調(diào)音樂,姚安壩子腔總體上,無論是下行的尾句和悠長高亢的拖腔,都具有綿柔嫵媚的特色。
七、音調(diào)隨著腔調(diào)走
地方民歌之所以有很強的識別性,使人一聽就知道出自哪里,是因為民歌的音律組合與當?shù)胤窖杂兄鴺O為密切的內(nèi)在關系,這就是所謂“音調(diào)隨著腔調(diào)走”。
“音調(diào)隨著腔調(diào)走”,不但國外的民歌是這樣,中國民歌尤其如此。常香玉的《誰說女子不如男》唱段里,“誰說女子享清閑”、“他們的鞋和襪”、“有多少女英雄”等句,帶有非常濃重的河南話腔調(diào)?!躲~錢歌》里“銅錢不愛我,愛的是哪一個”那更就是一句直接的湖南話。姚安壩子腔之所以這腔這調(diào),與姚安的本地方言同樣有著非常密切必然的內(nèi)在關系。
前文說過,姚安的漢族來自中原,所以姚安方言屬于北方語系。它與普通話的腔調(diào),相比于客家方言和閩南方言,差異很小。普通話的聲調(diào)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習慣上叫1、2 、3、4聲,如“中華偉大”),其聲調(diào)的陰平和去聲與姚安話一致,但調(diào)值不同,姚安話的去聲,調(diào)值很低。這個問題過于專業(yè),此不贅述。
八、音樂特色
姚安腔在音樂上有以下規(guī)律和特色。
一是,旋律與方言腔調(diào)高度切合。如錢成忠老師演唱的“三江口馬草地,三角對著么咪左地”前半句的音調(diào)與姚安話腔調(diào)完全一致,后半句基本就是念白,唱念結(jié)合,嚴絲合縫。演唱中,特別是“剁葉子”部分,當腔調(diào)無法與旋律切合時,立即提高唱詞腔調(diào)的整體調(diào)值給予解決。這個,從理論上講是這樣,在實際運用中是不必深究的,因為熟能生巧。經(jīng)常聽到一些初學者的演唱,基本也還可以,但總感覺不太順溜,就是因為音調(diào)與聲調(diào)契合不夠所致。這也就是為什么外鄉(xiāng)人學習壩子腔很難的原因。
二是,姚安壩子腔的有些樂句是基本固定的。引子部分(牛歌)如“嗚-嗚-哇撤-撇-撇-哇撤!”;開頭如“我說人吔,給是又說么要唱要唱么就唱起來”中間舒緩節(jié)奏的句如“親親表嫂么老表嫂”還有就是結(jié)尾句如“我們兩個親親熱熱,恩恩愛愛么吃頓飯”這些樂句的固定旋律音樂性非常穩(wěn)定,用什么唱詞都可以,很少有“不順溜”的感覺。
壩子腔演唱最不好掌握的是所謂“剁葉子”唱段,因為唱念結(jié)合、變化多端。你學會了這段,換了不一樣的詞,旋律就會不同,初學者經(jīng)常會把握不住。
三是,從以上例句的樂譜可以發(fā)現(xiàn),姚安壩子腔的音型節(jié)奏多三連音,比較符合姚安話的表達節(jié)奏。大體上說,開頭句的記譜,可以規(guī)整成四拍子,“剁葉子”是強弱相間的二拍子,中間緩沖句和結(jié)尾句,從音樂節(jié)拍上講,應該屬于四拍子。
四是,音域?qū)拸V,相對音域在低音6到高音3之間,定調(diào)多為1=F。大跳音型甚至超過八度的大跳很多,結(jié)合拖腔,便于營造寬闊空曠的音樂意境?!岸缛~子”部分雖然以級進音型為主,但也多大跳音型。
五是,抑揚結(jié)合,使旋律線條波浪起伏?!岸缛~子”段落,就是曲藝中的說唱,是姚安壩子腔中最亮麗的部分。因為是唱白相間,又不同于通俗歌曲中的RAPU,也不同于花燈里的數(shù)板,與京韻大鼓倒是很相似。一般是兩句念白,兩句旋律,也可以前半句念白后半句旋律,或者一句念白一句旋律。但“剁葉子”段落必須高低起伏,抑揚有致,避免平鋪直敘。
六是,唱詞長短結(jié)合,錯落有致,使節(jié)奏張弛有度。如“你眼睛大/嘴又小/風擺柳樹么人材好/春光美/人易老/看你年紀已不小/小哥我真心實意想約你/又怕左等等/右等等/左等右等/右等左等/不見你來么/還要把你找/我們加個微信么/好不好”這段“剁葉子”節(jié)奏緊張,源源不斷、一氣呵成。之后會出現(xiàn)一個緩沖句,然后再接著“剁葉子”,使人目不暇接。再緩沖后結(jié)尾,獲得一唱三嘆、余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九、演唱(表演)特色
姚安壩子腔作為一門成熟的藝術(曲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有人說,姚安壩子腔雖然唱詞千變?nèi)f化,但從主體旋律來說,它僅僅是“一首歌曲的藝術”。但是要演唱好,并不容易。
一是即興演唱。姚安壩子腔有很多傳統(tǒng)段落,有功底的傳承人往往可以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即興改詞,不但得體,而且妙趣橫生,彰顯這門古老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是要聲情并茂。姚安壩子腔雖產(chǎn)生于田間地頭,搬上舞臺后就更屬于表演藝術。演唱者手眼身法都要配合演唱,所謂聲情并茂,活靈活現(xiàn)。
三是對氣息的要求很高。開頭的拖腔高亢悠遠,尾句婉轉(zhuǎn)綿長,氣息的持續(xù)和換氣節(jié)點一定要把握好。中間的“剁葉子”抑揚頓挫,一氣呵成,氣息的控制是關鍵。
四是頭腔共鳴為主。姚安壩子腔的聲區(qū)共鳴多偏向于頭腔,聲音比較靠前,而且不免使用“大白嗓”,只有這樣才獨具本色。這就是為什么院校畢業(yè)的演唱者,總唱不好姚安壩子腔的原因。
五是要吐字清晰。除了要口齒伶俐、音色明亮、利落爽脆,句尾字的吐字要求歸韻。
六是表演形式多樣,可以獨唱,也可以男女對唱。對唱可以整段對唱,也可以男一句女一句對唱,演唱多用真聲。原生的壩子腔演唱是沒有音樂伴奏的,搬上舞臺后有了樂器伴奏,通常以《草皮調(diào)》做前奏,歌聲中樂器伴奏一般不跟旋律,以6212 , 3212分解和弦跟進,配器多用二胡、中阮或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