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關(guān)月
這是一幅有敘述性情節(jié)的名畫。
1888 年,十九世紀晚期英國最著名的浪漫主義畫家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受英國著名土木工程師約翰艾爾頓的委托創(chuàng)作了這幅《埃拉加巴盧斯的玫瑰》。為了這幅畫,工程師付出了四千古英鎊,該畫也成為作者的巔峰之作。創(chuàng)作完成當年就在英國皇家學院畫廊展出,被《藝術(shù)日報》評為“畫家阿爾瑪·塔德瑪?shù)慕茏鳌薄?/p>
玫瑰在古代是帝王尊貴的象征。埃拉加巴盧斯是羅馬帝國建立以來,第一位出身自帝國東方敘利亞的帝王。他的傳聞被記載的非常多:愛好奢靡、古怪癖好、殘暴、重口味、性取向、受虐傾向……就連他的名字,也是因為崇拜非尼基性愛之神埃拉加巴盧斯而改用。
對頁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埃拉加巴盧斯的玫瑰》布面油畫132.7× 212.4cm 1888 年墨西哥西蒙基金會藏
“花卉”是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最鐘愛的主題,《埃拉加巴盧斯的玫瑰》是畫家對古羅馬風俗場景再現(xiàn)的代表作品。畫面描繪了公元218-221 年古羅馬時期的一起事件,畫中這位神情冷漠的人就是當時的君王埃拉加巴盧斯。畫作以皇帝宴請賓客為題,將埃拉加巴盧斯的荒淫與暴戾隱藏在看似美好的鮮花與美酒之下。畫作中,一群羅馬食客在宴會上被事先藏在天花板夾層中的玫瑰花瓣淹沒,賓客和侍女們有的驚恐萬分,有的試圖逃離,有的在花海中窒息而亡。而年輕的羅馬皇帝埃拉加巴盧斯身穿金絲長袍,頭戴皇冠,與其他頭戴花環(huán)的至親們在后方的平臺上觀看這場“浪漫的謀殺”盛宴。
高臺上的人基本都是君王的家屬:他的奶奶、母親、妻子……他們聽著侍女彈奏音樂,看著賓客痛苦又絕望的臉龐,一副享受的表情好像在欣賞一場與他無關(guān)的精彩表演。
畫作取材于《羅馬帝王紀(Augustan History)》對羅馬皇帝埃拉加巴盧斯的一段描述:
(Elagabalus,XXI.5.):Oppressit in tricliniis versatilibus parasitos suos violis et floribus,sic ut animam aliqui efflaverint,cum erepere ad summum non possent.
一次,他(指埃拉伽巴盧斯)在一個帶有可翻轉(zhuǎn)天花板的宴會廳中將他的賓客掩埋于紫羅蘭與其它花束里,以至于有的人因為無法爬出花叢而窒息而亡。
盡管書中提到淹沒眾多賓客的是“紫羅蘭等其它花朵 (violis et floribus)”,但阿爾瑪·塔德瑪在創(chuàng)作時卻將其替換成粉紅色的玫瑰花瓣。畫家故意將花朵換成玫瑰,是因為在畫家所處的維多利亞時代,紫羅蘭代表忠誠和謙虛,而玫瑰則代表腐朽墮落,是罪惡的象征。盡管埃拉加巴盧斯或許有一些優(yōu)點,但肯定的是他絕對與紫羅蘭的花語大相徑庭。
除了嬌艷的玫瑰花,遠處的酒神雕像、身著華服高高在上的貴族們、華麗的大理石柱、吹奏著阿克洛斯管的侍女,都是欲望、貪婪、享樂、放縱的暗示。右下角女人手上戴著的蛇形手鐲,也象征著這場宴會背后的危險和可怕的真相。那個身著綠色衣服,蓄著胡子的男人正是畫家本人,他將自己也畫入這份可怕的畫作?;蛟S是因為他也覺得這個畫面過于殘忍,于是畫家將自己安排在了這里,怒視著這一幕,表達著自己對王的不滿與控訴。
在這幅畫里,畫家把人體和玫瑰花瓣融為一體,把他的繪畫技巧發(fā)揮到了極致。這幅畫作將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觀念與羅馬帝國歷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用玫瑰花瓣替代紫羅蘭花瓣,在美好與殘酷的反差中將羅馬君王荒淫的歷史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給當代觀眾,使畫作既具有欣賞價值又具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