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霞,李 磊*,羅章生,朱倩沁,何力軍
(1.廈門大學材料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2.廈門當盛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3.廈門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隨著國家“碳中和”政策及“禁塑令”的實施,廢舊塑料處理和再應用成為環(huán)境污染控制的一個重要課題。聚乙烯材料在用量大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大量固廢垃圾。不同于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乙烯類廢固無法通過堆肥、自然降解等方法進行處理,而是主要通過回收分離、清洗脫水后重新擠出造粒成二次料切片從而在次一級產(chǎn)品線得到再應用[1-4]。近年來,關于聚乙烯廢料回收利用的研究較多,主要包括廢舊聚乙烯的直接再生、改性再生和裂解再生3個方面,例如制成廢舊聚乙烯/竹粉復合材料[5],廢舊聚乙烯催化裂解制取燃油[6],廢聚乙烯塑料膜再生利用直接制膜工藝研究[7]等,但這些策略依舊存在再利用過程繁瑣,附加值低等缺點。
聚乙烯是生產(chǎn)非織造布常用的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型工藝包括熔噴法、粘合法、水/針刺法和閃蒸法等。其中,熔噴法是用借助高速熱氣流使擠出的聚合物熔體迅速拉伸、固化成形的紡絲方法[8];粘合法是通過短纖維經(jīng)氣流雜亂成網(wǎng)或纖維經(jīng)梳理后,再經(jīng)機械交叉鋪網(wǎng)、浸漬粘合,最后經(jīng)過涂層、干燥得到非織造布,產(chǎn)品適用于保暖絮片、電氣絕緣材料基布等;水/針刺法是利用高壓水/鋼針對纖網(wǎng)進行連續(xù)噴射/穿刺使纖維無規(guī)纏結和抱合,其制品細密厚實,適用于土工布、地毯、合成革底布等[9];閃蒸法是杜邦公司首創(chuàng)的一種制備聚乙烯成無紡布的專有工藝技術,主要是基于聚乙烯在高溫高壓下溶解于溶劑中形成高聚物紡絲液,經(jīng)噴絲后紡絲液中溶劑瞬時閃蒸,聚合物分裂固化成超細纖維束,在靜電作用下纖維束形成纖維網(wǎng),纖維網(wǎng)由熱軋輥加熱加壓熱軋形成無紡布[10-12]。閃蒸無紡布的強度是同面密度的紡粘非織造布產(chǎn)品的數(shù)倍,且與面粘合非織造布相比,閃蒸工藝得到的產(chǎn)品具有類紙的良好的外觀,表面更加平整[13]。近年來,廈門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創(chuàng)新地提出利用空氣放大器替代傳統(tǒng)靜電開纖設備[14],提高了開纖效率和纖維取向度,極大推動了國內閃蒸無紡布制備技術的發(fā)展。因此,若以廢舊聚乙烯為原料通過閃蒸法紡絲工藝制備產(chǎn)品,將可開發(fā)出一種直接、簡單、高效實現(xiàn)聚乙烯廢固增值再利用的新技術。
本文以2種MFR不同的再生聚乙烯為原料,二氟一氯甲烷和四氟二氯乙烷混合物為溶劑,通過閃蒸法制備了2種再生聚乙烯無紡布,并對其表觀形貌、熱性能、力學性能,透氣性和抗水壓性等進行了表征和測試,為實現(xiàn)再生聚乙烯的增值再利用提供了理論研究基礎和應用參考。
再生聚乙烯A、再生聚乙烯B,邊角料,廈門力迪塑膠有限公司;
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二氯乙烷,優(yōu)級,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閃蒸工藝裝置,自制;
熔體流動速率試驗機,ZRZ1452,美特斯工業(yè)系統(tǒng)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SEM,TM3000,日本高新技術有限公司;
電子強力機,YG020,常州第一紡織設備有限公司;
DSC,204 F1,德國Netzsch公司;
數(shù)字式織物透氣量儀,YG461E,寧波紡織儀器廠;
數(shù)字式滲水性測試儀,YG825E,寧波紡織儀器廠;
防護服血液穿透性測試儀,DR247Y,溫州市大榮紡織儀器有限公司;
可程式恒溫恒濕箱,HT-HW-80L,東莞市匯泰機械有限公司。
首先,把1 200 g再生聚乙烯A或B加入高壓反應釜內,攪拌升溫至150℃,待溫度穩(wěn)定后向高壓反應釜內加入8 800 g經(jīng)預熱的按質量比為3/1混合的二氟一氯甲烷和四氟二氯乙烷混合溶劑,繼續(xù)攪拌升溫至180℃后,通入氮氣加壓至12 MPa,同時升溫至230℃,繼續(xù)攪拌2 h(轉速為100 r/min),此時物料溶于混合溶劑形成均勻的紡絲液;隨后,紡絲液經(jīng)過減壓室,然后被泵至噴絲頭噴出,溶劑迅速瞬間揮發(fā),發(fā)生兩次相分離,紡絲原液中的聚合物迅速析出固化,形成纖維束;隨后纖維束被轉向板引向空氣放大器,高壓空氣對纖維束進行二次拉伸,纖維束均勻展開成網(wǎng)狀蓬松結構,展開后的纖維束向下擺動鋪疊在移動的成網(wǎng)簾上,形成了克重為60 g/m2,長約28 m,幅寬為70 cm的均勻纖維網(wǎng);纖維網(wǎng)經(jīng)過熱壓機初步定型后,通過導布輥將布料導入熱軋機(軋輥溫度145℃,線速率11 m/min),最終得到長約30 m,寬約65 cm的無紡布A或B;將制得的坯布避光放置,在空氣中干燥12 h后取樣進行分析測試。
MFR測試:按照 GB/T 3682—2000,在190℃、2.16 kg負荷下進行測試,每30 s記錄熔體流出的質量,共擠出5次,以其平均值作為最終擠出質量,換算得MFR;
表觀形貌分析:樣片經(jīng)離子濺射儀噴金處理后(30 mA,50 s),用SEM進行觀察,加速電壓為15 kV,工作距離為6.7、7.2 mm;
熱性能分析:在氮氣氛圍(氮氣流速40 mL/min)下,取約10 mg樣品,將樣品進行升溫,升溫速率為10℃/min,溫度范圍為室溫至150℃,保溫3 min消除熱歷史,隨后在相同條件下重新測試1次,記錄樣品的熔融和結晶過程;
拉伸性能測試:按照GB/T 3923.1—2013通過電子強力機進行測試,樣品尺寸為5 cm×30 cm,拉伸速率為100 mm/min;
透氣率測試:按照GB/T 24218.15—2018通過數(shù)字式透氣量儀進行測試;試樣壓差為1 470 mm水柱,噴嘴號為0.8;用取樣刀截取100 cm2樣品,并將其平整無皺褶地夾持于試樣圓臺上,啟動吸風機使壓力逐步接近規(guī)定值,待流量穩(wěn)定后記錄氣體流量;
抗靜水壓測試:按照GB/T 24218.16—2017通過數(shù)字式滲水性測試儀進行測試;將金屬容器加滿水調零后,夾上試樣(確保測試時不漏水),觀察試樣表面,當表面有3處漏水或1處漏水較多時,停止測量并記錄;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按照GB/T 19082—2009進行測試;在持續(xù)施加的壓強下以合成血液對試樣進行試驗,目視檢查材料上合成血液是否穿透;
透濕量測試:按照GB/T 12704.1—2009進行測試;把盛有干燥劑(無水氯化鈣)并封以試樣的透濕杯放置于(38±2)℃、相對濕度為(90±2)%的密封環(huán)境中,根據(jù)1、2 h時間透濕杯的質量變化,按式(1)計算試樣透濕率[W,g/(m2·h)]:
式中 Δm——同一試驗組合體質量差,g
A——有效試驗面積,為28.6 cm2
t——試驗時間,h
由圖1(a)、(c)可知,無紡布A和B中部分聚乙烯單絲相互接觸并形成節(jié)點和絲束,單絲、絲束無規(guī)堆疊且較為致密,纖維堆積成網(wǎng)絡狀結構。這是由于熱壓和熱軋過程中聚乙烯絲束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熔融,在降溫時單絲間相互黏連成絲束。將放大倍率增加后可以得到圖1(b)和(d),其中聚乙烯絲束多呈表面光滑不規(guī)則帶狀結構,整體均勻分布。這歸因于空氣放大器高速氣流的強烈拉伸、展開分絲作用。以上結果表明,通過該閃蒸紡絲工藝能夠制備得到再生聚乙烯無紡布,該無紡布與參考文獻[14]報道的新料聚乙烯無紡布形貌結構特征相同,表明再生聚乙烯依舊具有良好的成纖能力。
圖1 再生聚乙烯無紡布的SEM照片F(xiàn)ig.1 SEM images of recycled polyethylene non-woven fabrics
經(jīng)測試,再生聚乙烯A和B的MFR分別為0.94、0.12 g/10 min。再生聚乙烯A的MFR高于無紡布B,即再生聚乙烯A的分子量小于B。再生聚乙烯A和B及無紡布A和B的DSC曲線如圖2所示。從圖2可知,再生聚乙烯A的熔融峰溫度約為125℃,B的熔融峰溫度為138℃,分別與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熔點相當;結晶聚乙烯的理論熔融熱焓值為293 J/g[15],再生聚乙烯A和B的熔融熱焓分別為104、140 J/g,對應的結晶度分別為34%、48%;結合MFR和熱分析結果可知,再生聚乙烯A主要組分為低密度聚乙烯,再生聚乙烯B主要為高密度聚乙烯。無紡布A和B的熔融熱焓分別為130、162 J/g,對應的結晶度分別為44%、55%。高速氣流的牽伸作用有利于聚乙烯結晶,導致閃蒸工藝加工后單絲的結晶度高于原料的結晶度,這對無紡布力學性能的提高有幫助。無紡布A的結晶度略低于B歸因于高密度聚乙烯的結晶能力強于含有較多無規(guī)支鏈的低密度聚乙烯。
圖2 樣品的DSC曲線Fig.2 DSC curves of the samples
表1為無紡布A和B力學性能。由表可知,無紡布A的最大拉伸斷裂強力為75 N/5 cm,無紡布B的最大拉伸斷裂強力為233 N/5 cm,與參考文獻[14]報道的高密度聚乙烯新料制備的無紡布相當。這是因為無紡布的力學強度來自高分子鏈結晶區(qū)和非晶區(qū)的鏈間纏結作用,低密度聚乙烯A的分子量較高密度聚乙烯B更小,且含有部分無規(guī)支鏈結構,橫向尺寸更大,結晶能力更弱,因此經(jīng)過同樣的閃蒸法處理時,在高速氣流牽伸作用下,雖然2種無紡布中聚合物分子鏈取向和結晶度均有所提高,但聚乙烯無紡布A的結晶度仍低于B,同時絲束纖維中的分子鏈末端缺陷更多,造成了2種無紡布的斷裂強力存在巨大差異[16]。無紡布A和B的最大斷裂伸長率分別為77%和46%,無紡布A的斷裂伸長率明顯高于無紡布B,且高于參考文獻[14]報道的新料聚乙烯無紡布拉伸斷裂伸長率(14.5%)。因此可知,采用再生聚乙烯制備的無紡布材料有與新料聚乙烯無紡布相當?shù)睦鞌嗔褟娏?,而其拉伸斷裂伸長率遠高于新料聚乙烯無紡布。
表1 樣品的力學性能Tab.1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由SEM照片可知,無紡布絲束之間存在較多孔隙且聚乙烯表面張力極小,因此該材料應當有一定防水透氣性。由表2可以看到,無紡布A的透氣率最大值為28 mm/s,無紡布B材料的透氣率為5 mm/s;而無紡布B透氣性的抗靜水壓大于A,最大抗靜水壓為764 mm H2O。無紡布A和B透氣率和抗靜水壓有差別是由于無紡布B細絲聚集成絲束更多,即單絲堆積更密集(如圖1中SEM照片所示)。此外,無紡布B中單絲具有結晶度高、強度大、細絲結合成纖維堆積后抗壓能力更強等特點。
表2 樣品的透氣性和抗靜水壓性能Tab.2 Air permeability and water resistance property of the samples
無紡布類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要求材料具有優(yōu)良的印染性,為了檢測無紡布的實際可印染性,我們分別用水性和油性馬克筆在2種無紡布表面進行書寫。由圖3可見,水性和油性筆跡的書寫線條均流暢無中斷,油墨可以很好地潤濕無紡布表面。由此可知,雖然無紡布具有一定疏水性,但依舊能表現(xiàn)良好油墨潤濕性,可以直接應用于印刷和印染。
圖3 無紡布B的印染性Fig.3 Ink wettability of non-woven fabric B
無紡布A和B的抗合成血液穿透性測試結果表明(表3),無紡布B的抗合成血液穿透性為二級,其阻隔性能符合實際應用標準。透濕量測試結果表明(表3),無紡布B與廈門當盛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無紡布產(chǎn)品的實際透濕量及透濕率相當,不同取樣部位的測試結果差距較小,各部分透濕性能相當。綜上所述,采用再生聚乙烯為原料,通過閃蒸工藝制備得到的無紡布材料仍然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透氣性、抗靜水壓、印染性和阻隔性。其中,無紡布B具有更優(yōu)的綜合性能。
表3 樣品的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和透濕性能Tab.3 Synthetic blood penetration resistance and moisture permeability of the samples
(1)以再生聚乙烯為原料,二氟一氯甲烷和四氟二氯乙烷混合物為溶劑,采用閃蒸法制備的再生聚乙烯無紡布的最大拉伸斷裂強力為233 N/5 cm,最大透氣率為28 mm/s,最大抗靜水壓為764 mm H2O;
(2)制備的再生聚乙烯無紡布綜合性能良好,符合“碳中和”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在防護服、文創(chuàng)制品生產(chǎn)等領域有潛在的實際應用價值,具有實際生產(chǎn)意義和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