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晶
今年春節(jié),72 歲的張藝謀用冬奧會開幕式驚艷了全世界的觀眾,更給中老年人一個提示——步入老年,更要不停地學習。
張藝謀從影38 年,拍了33 部作品,獲獎無數(shù)。在同期導演一位位退居二線之時,他卻渴望不間斷地創(chuàng)新,推出新的作品。張藝謀時時引用自己的偶像黑澤明在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時所說的話:“我今天還在學習拍電影。”
在探索的過程中,他曾失敗過,電影《長城》口碑和票房均很差,但他沒有被輿論打倒,一直堅持成長,堅持自律。有媒體去劇組探班時,發(fā)現(xiàn)他每天堅持運動5 公里,半夜結(jié)束工作回到家還要堅持上網(wǎng),先從時政要聞開始瀏覽,接著看八卦,追網(wǎng)劇、綜藝,一周要看10 部以上電影。
張藝謀從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從濃墨重彩的《英雄》到水墨畫一般的《影》,從懷舊的文藝片《歸來》到曲折精彩的《懸崖之上》。他總是挑戰(zhàn)自己,總在嘗試新鮮事物。
最終,張藝謀以化繁為簡的手法,將科技與人文完美結(jié)合,為全世界奉獻了寫滿國人浪漫的藝術(shù)和體育完美結(jié)合的盛典。
張藝謀可謂終身學習的好榜樣,從他身上,筆者意識到要避免衰老,中老年人也需要不斷自我更新,堅持學習,最好要從50 歲就開始準備晚年的學習計劃。
50 歲還不算老年,很多所謂的老化現(xiàn)象也還沒發(fā)生,這個年紀的人頂多就是有老視,有些人可能白頭發(fā)會變多,或是發(fā)量變得稀疏。不過,正因如此,這也是決定即將到來的老年生活最關(guān)鍵的時期。
50 歲這個年紀,一般來說是終于把孩子拉扯長大,開始照顧年邁父母,也得擔憂自身將來的階段。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們首先要思考如何延長自身的健康壽命。這個健康壽命是指身心健康、能夠自理的狀態(tài)。為了維持身心健康,很多人在飲食、運動或保健品上花費了不少心思,其實很多醫(yī)學研究都發(fā)現(xiàn),只有大腦健康的人,才更可能擁有較長的壽命。
想擁有豐富的老年生活,關(guān)鍵就是要保持活力。老年人保持活力的方法,并不是非要去跳廣場舞或者跑馬拉松,而是保持頭腦的活躍,通過學習讓大腦更有活力。
50 歲之后要保持學習的熱情,首先要解決心態(tài)問題。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人從55 歲開始變得消極,對新鮮事物缺少了解的熱情。這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為荷爾蒙的分泌和腦細胞的老化。不過,如果此時就對這些老化現(xiàn)象舉手投降,也未免太早了。妨礙50 歲以后學習的主因,那就是“缺少動機”。50 歲以后,大多數(shù)人對自己的工作或社會地位感到滿意,缺少了改變的愿望,難免兩手一攤、抱著“躺平”的心態(tài)。因此到了這個年紀,想要學習,就必須自己設定目標、找到動機。
我認為對于退休族來說,應該以成為一個有趣的人為目標。人到老年,也許不是優(yōu)秀的人,或厲害的人,而是成為有趣的人,通過學習獲得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老年人在確保安穩(wěn)的退休生活的前提下,接觸一項自己年輕時一直想進入的某個領(lǐng)域,享受和年輕人一起學習的樂趣,在這個領(lǐng)域深耕鉆研,變成博學多聞的“專家”。心懷這樣的目標去開始學習,不但能發(fā)現(xiàn)自己過去不知道的世界,在學習過程中還能收獲自己以前沒有的社交網(wǎng)絡和人脈。
50 歲之后要保持學習的熱情,其次要解決情緒問題。孤獨寂寞是一種負面情緒,老、中、青、少都會受其害,但以老年為甚。事實上,不論男女,進入晚年都要面對所謂的更年期障礙,情緒的困擾也會讓老年人的學習過程半途而廢。老年人退休后,因為荷爾蒙失調(diào)、體力變差、器官老化,脫離工作崗位,社會圈子越來越小,獨處時間越來越多,加之喪偶、喪友與健康每況愈下等情況的出現(xiàn),有一些老年人會為時光逝去而感到后悔,有一些老年人會對未來生活感到焦慮,出現(xiàn)心情低落,或是食不知味等類似憂郁癥的癥狀。嚴重的甚至導致老年精神障礙、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老年人的孤獨之痛,可以說是老年人的一種“隱形殺手”。
對此,建議中老年人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一旦上了年紀,就比較難控制情緒,對自己和他人的感覺,也容易變得遲鈍。因此,必須有意識地控制壞情緒,將心比心,多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若能從50 歲開始就有意識地努力維持好情緒,能讓退休后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平順。
有的老年人有學習的習慣,但是他們將學習本身變成目的,只是一個勁兒地輸入,并沒有學有所用。50 歲的人要學習,不應該像小學生那樣機械地記憶,而是要培養(yǎng)習慣,思考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如今資訊發(fā)達,一旦發(fā)生重大事件,我們就可以看到有識者在各種媒體上評論。這種時候我們要試著思考,自己有無不同意見,試著深入挖掘事件背后是否有其他信息。比如,去一家沒去過的餐廳,老年朋友可以試著估算一下該店的經(jīng)營如何,是否有需要改進之處,如果自己是經(jīng)營者會怎么做?去景區(qū)的停車場停車,也可以思考一下景點的停車場應該怎么調(diào)整。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運用了自己所學的知識,這能讓自己從不同于其他人的角度看事情,最終也能達到活躍大腦的目的。
增強老年人學習的目標性,讓老年人擁有更好的晚年。學以致用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很多人明明讀了很多書,卻沒有加以應用,也不和人討論所學的內(nèi)容。建議老年人在學習過程中除了單純地感受了解新知識,不妨也嘗試一下與他人分享這些知識所帶來的欣喜。只要堅持將所學的內(nèi)容說出來,就能讓記憶牢牢扎根。通過這個方法,也能讓你記住一般人容易忽視的事情,給人一種見多識廣的印象。比如,你通過網(wǎng)絡了解某專家關(guān)于流行病知識的講解后,隔天講給別人聽,別人可能會不以為然,但要是一年后再說,別人則會對你刮目相看。
此外,如果在吸收知識或信息時,就先假設自己以后會以這個話題寫文章,那么,也能提升學習的效率。比如,賦閑在家收到老校友的邀稿,對方希望你可以談談當年的學校和老師,不管你還有多少記憶,如果要將自己所知的內(nèi)容寫成正式文章,必定需要搜集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各種資料。當你把這些寫成文章、做成小視頻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將搜集到的信息化為自己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