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梅 郝光軍 張劍 張兵兵 孫新宇
摘要:目的:比較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用PD-1免疫藥物聯(lián)合放射治療的有效性。方法:59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試驗組29例患者使用PD-1免疫藥物卡瑞利珠單抗聯(lián)合胸部根治性放療,對照組30例患者使用傳統(tǒng)化療藥物聯(lián)合胸部根治性放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及生活質量評價水平。結果:試驗組疾病控制率高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KPS評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兩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用PD-1免疫藥物聯(lián)合放療治療有效率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PD-1抑制劑;放射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肺癌發(fā)病率及病死率高,傳統(tǒng)化學藥物治療效果尚不滿意。本文分析新型藥物PD-1免疫藥物的療效,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間我院住院的經活檢病理證實為非小細胞肺癌的晚期患者59例,,臨床分期為IIIa-IIIc期,預期生存期≥3個月,KPS評分>70分。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9例,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齡67歲,試驗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64歲,兩組患者間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排除標準:存在任何不能接受上述治療方案因素患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DP方案治療(順鉑 20 ㎎/㎡,多西他賽 20 ㎎/㎡,每周一次,共3周)。試驗組予PD-1方案治療()卡瑞利珠單抗單抗 200mg 靜滴每3周一次)。兩者均聯(lián)合胸部根治性放療。放療采用調強放療技術。治療后1月評價療效。
1.3 結果判斷:
疾病控制率(DCR):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疾病穩(wěn)定(SD)/總例數(shù)×100%;生活質量評價:KPS評分提高+穩(wěn)定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生活質量評價:治療前后KPS評分比較,升高大于10分判定改善,升高小于10分判定穩(wěn)定,評分降低判定下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患者失訪1例。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治療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2)。
3討論
肺癌發(fā)病率高,現(xiàn)有常用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1]。
免疫系統(tǒng)在識別和消除病原體和異常細胞方面這一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免疫應答有其特定的調節(jié)機制,免疫應答機制在T淋巴細胞的激活、增殖、發(fā)揮功能等過程中有關鍵作用。免疫檢查點具有保護健康組織免受感染引發(fā)的細胞毒性反應的作用,部分癌細胞可利用免疫檢查點發(fā)生免疫逃逸。 PD-1由T細胞受體識別抗原后激活的T淋巴細胞以及B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表達。 PD-1與其配體PD-L1或PD-L2結合發(fā)揮抑制抗腫瘤反應的作用[3]。多種阻斷PD-1/PD-L1軸的單克隆抗體現(xiàn)已批準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這些藥物有納武單抗、帕博利珠單抗以及PD-L1抑制劑包括阿替麗珠單抗、杜伐利尤單抗等。新型免疫抑制劑治療方案的選擇依據(jù)患者腫瘤預測性生物標記物PD-L1的表達結果。對于PD-L1高表達的NSCLC患者,可將帕博利珠單抗作為一線藥物[4]。
本試驗對比分析了新型PD-1抑制劑與傳統(tǒng)化學治療聯(lián)合放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發(fā)現(xiàn)卡瑞利珠單抗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效率高,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卡瑞利珠單抗具有重大的臨床價值,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 CA Cancer J Clin 2011; 61:69-90.
[2] Fiala O, ?orejs O, Pe?ek M, Fínek J. Imunoterapie v lé?bě karcinomuplic Immun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J]. Klin Onkol.2017;30(Supplementum3):22-31.
[3]Sznol M, Chen L. Antagonist antibodies to PD-1 and B7-H1 (PD-L1)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human cancer[J]. Clin Cancer Res. 2013;19(5):1021-1034.
[4]Huang Z, Su W, Lu T, et al. First-line 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urrent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gress[J]. Front Pharmacol. 2020;11:578091.
基金項目:榆林市科協(xié)青年人才托舉計劃項目20190112
通訊作者:張劍,男,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