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裴洲廷
急性乙醇中毒主要是因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的酒精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盡早實施緊急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解毒方案,臨床上多以催吐、洗胃、護胃、保肝等對癥治療為主。納洛酮是常見的解毒藥物,能夠積極糾正中樞抑制,促進患者蘇醒。但由于該類患者行為、心理發(fā)生較大改變,不確定因素多,可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故在治療的同時需配合積極的護理。預見性護理是一種預防性的護理方法,能夠對護理過程中潛在或現存的風險進行評估并加以避免,從而達到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的目的。為進一步促進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蘇醒并確保其安全,本文對2020年03 月~2021 年03 月本院接收的28 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如下。
將2020 年03 月~2021 年03 月本院28 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納入研究,均行納洛酮促醒,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實用內科學》中相關診斷標準;有飲酒史;入院時出現中毒現象。排除標準:一氧化碳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等引起的意識障礙、共濟失調等;腦病患者;顱腦損傷者;肝腎功能障礙;心肺功能不全;合并惡性腫瘤;患血液系統(tǒng)疾??;入院前接受過治療。其中男13 例,女15 例;年齡18 ~68 歲,平均(42.52±3.69)歲;中毒程度:輕度(興奮狀態(tài)):8 例;中度(共濟失調):13 例;重度(昏睡):7 例;飲酒至入院時間0.5 ~7h,平均(3.85±1.16)h;飲酒量250 ~900mL,平均(451.26±81.57)mL;意識障礙至入院時間15 ~60min,平均(35.68±10.24)min。
急救方法:入院后,接受常規(guī)治療,包括:催吐、洗胃、護胃、保肝、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等;同時予納洛酮(廠家:成都天臺山制藥;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8285;規(guī)格:1mL:0.4mg)促醒,根據中毒程度選擇用藥劑量:輕度:0.4mg 肌肉注射;中度:0.4mg肌肉注射,同時將0.8mg 加入200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重度:0.8mg 靜脈推注,同時將1.2mg 加入400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
護理方法:入院后在急救的同時實施預見性護理。(1)健康教育:針對清醒患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并結合圖片、視頻等介紹酗酒的危害、酒精作用于大腦的機制等;囑家屬加強監(jiān)督。(2)心理護理:首先需與家屬溝通,囑其減少對患者的語言刺激,并鼓勵其多給予患者陪伴與關心。針對清醒患者,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糾正其錯誤的飲酒觀念;鼓勵患者使用聽音樂、看書等方式適當調節(jié)自身的心態(tài),將內心的煩惱多與他人傾訴。(3)休息指導:護理操作時動作輕柔,盡量減少噪聲的刺激,穩(wěn)定患者煩躁情緒;采取保護性措施,如上床欄、爭取家屬知情同意后給予約束等。(4)催吐護理:患者取半臥位,頭偏向一側,使用壓舌板刺激其咽喉部;同時遵醫(yī)囑予奧美拉唑靜脈滴注。(5)用藥護理:加強巡視,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紅腫等情況;年齡較大者需嚴格控制輸入速度。(6)呼吸道護理:取出假牙,及時清理呼吸道異物、分泌物;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面色、意識、血氧等指標。(7)預防潛在風險:于床頭粘貼醒目的“防跌倒”“防墜床”標識,告知家屬該標識的意義,注意加強防護;保持病房安靜、整潔,減少外界因素的刺激。
以促醒效果、時間指標、干預前后氧化應激指標變化及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完成對護理效果的評價。(1) 促醒效果評價:顯效:治療1h 內,癥狀體征消失,意識正常,回答切題;有效:治療1 ~3h 內,癥狀體征有所緩解,意識改善,能回答部分問題;無效:治療后3h,癥狀、體征、意識均無改善,且不能回答問題。總有效=顯效+有效。(2)時間指標:從意識清醒時間、住院時間兩個方面進行評價,記錄平均值。(3)氧化應激指標:于就診時、護理后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4mL,經離心處理后取適量血清采用美國Beckman 免疫分析儀以ELISA 法進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檢測。(4)不良事件:觀察跌倒、墜床、誤吸、脫管發(fā)生情況。
28 例患者經治療后達到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14、10、4 例,總有效率為85.71%(24/28)。
意識清醒時間0.5 ~4.5h,平均(1.98±0.52)h;住院時間10h ~72h,平均(31.25±8.56)h。
就診時、護理后,患者血清SOD、iNOS 水平對比均有顯著差異(P <0.05),見表1。
表1 就診時、護理后氧化應激指標的比較(±s)
28例患者發(fā)生誤吸1例,脫管1例,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為7.14%(2/28)。
近年來因多因素的影響,人們飲酒致中毒時有發(fā)生。過量飲酒并超過肝臟的代謝能力時,體內可蓄積大量的乙醇,因乙醇具有脂溶性,可透過血腦屏障刺激腺垂體釋放大量的內源性阿片類樣物質,如β-內啡肽,β-內啡肽可與嗎啡受體結合引起神經系統(tǒng)興奮,持續(xù)作用可引起呼吸抑制,危及患者生命。納洛酮可穿過血腦屏障抑制β-內啡肽的產生,同時可抑制β-內啡肽對延髓中樞的抑制作用,促進患者呼吸、循環(huán)的恢復,減輕機體的氧化應激損傷,同時可增加腦部的供血量,增強心肌收縮力,促進患者意識的恢復,具有良好的促醒作用。護理是臨床工作的一部分,在治療的同時實施護理很有必要。
預見性護理屬前瞻性的護理思維,能夠預測護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預防性的護理措施,從而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最大程度保證患者的安全,近年來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本研究對28 例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結果顯示總有效率為85.71% ;意識清醒時間(1.98±0.52)h,住院時間(31.25±8.56)h,提示在治療的同時配合預見性護理能夠確保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蘇醒。在預見性護理中,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休息指導等一系列的護理,能夠從生理、心理多個方面出發(fā),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促進其配合,從而確保治療的順利,強化治療效果。臨床發(fā)現,一次性攝入大量的乙醇可刺激機體釋放大量的氧自由基,引起生物膜脂質過氧化損傷,導致SOD 水平降低,iNOS 水平升高,最終引起氧化-抗氧化失衡。本研究發(fā)現護理后,患者血清SOD 水平高于就診時,且iNOS 水平低于就診時,提示在治療的同時配合預見性護理能夠減輕機體的氧化應激損傷,促進恢復。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經護理后,28 例患者發(fā)生誤吸1 例,脫管1 例,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為7.14%,提示在治療的同時配合預見性護理能夠控制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分析原因在于:預見性護理中能夠針對跌倒、墜床、誤吸等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做出預防,如為煩躁者拉上床欄、適當約束、粘貼標識,可預防跌倒、墜床;合理催吐,并加強呼吸道護理可預防誤吸、脫管。但本研究選取的樣本量較少,且未進行護理方法的對比分析,結果存在局限性,故還需做進一步的完善。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能夠規(guī)避不良因素的影響,確保治療的順利,從而達到促進患者蘇醒、恢復、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的目的,在急性乙醇中毒行納洛酮促醒患者中應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