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金晶 羅雪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在大腸癌的臨床教學中采用MDT模式聯合PBL教學模式的效果。方法:從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我校的臨床醫(yī)學生中,選取72人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以大腸癌作為教學的相關內容,均分為對照組(n=36,LBL教學模式)與觀察組(n=36,MDT模式聯合PBL教學模式),然后對比不同教學模式下兩組醫(yī)學生的臨床考核成績以及對教學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學生的臨床考核總成績(91.24±3.59)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的(80.57±2.76),且對于教學的滿意率97.22%(35/36)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的83.33%(29/36),p<0.05,組間數據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在在大腸癌的臨床教學中,采用MDT模式聯合PBL教學模式,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學生對于臨床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大腸癌;臨床教學;MDT模式;PBL教學模式;效果價值
本文從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我校的臨床醫(yī)學生中,選取72人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以大腸癌作為教學的相關內容,分析研究在大腸癌的臨床教學中采用MDT模式聯合PBL教學模式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來我校的臨床醫(yī)學生中,選取72人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以大腸癌作為教學的相關內容,均分為對照組(n=36)與觀察組(n=36)。收集兩組學生的一般臨床資料,按照性別、年齡的分類統(tǒng)計發(fā)現,組間數據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后續(xù)的研究可行且結果具有參考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學生:LBL教學方式。即由導師進行集體教學,借助多媒體技術,以大腸癌的病理、分期、診斷、治療作為教學的內容。
觀察組學生:MDT模式聯合PBL教學模式,包括準備、討論以及歸納總結三個步驟的學習。第一,準備階段。在教學活動開展的前一周,導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大腸癌的一些典型資料,比如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病史等,然后拋出以下這些問題:大腸癌有哪些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癥狀、患者體征表現在哪些方面?其誘因有哪些?采取何種篩查方式?治療方式都有哪些?等等。第二,討論階段。將大腸外科、放療科以及腫瘤內科的學生組織起來,共同參與MDT討論,所有的學生都必須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給出自己的診斷、治療方案。第三,歸納總結階段。在MDT討論結束后,導師需要對此做出總結,將基礎知識和臨床實踐結合起來,最后由腫瘤內科學生進行綜合講評
1.3觀察指標
1.31對兩組學生進行臨床考核,包括基礎理論知識(40分)、病例分析(40分)以及節(jié)能操作(20分),分值越高表明學生的考核情況越好;
1.32讓兩組學生對教學方式進行滿意度的評價,并計算滿意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收集并統(tǒng)計本次研究的相關數據,用SPSS19.0軟件分析處理,計數和計量資料分別用X2、t檢驗,如果p<0.05,就說明兩組組間數據經過對比可見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參考價值。
2結果
2.1兩組學生的臨床考核成績情況對比
觀察組學生的考核總成績比對照組學生高12分左右,其中,基礎理論知識以及技能操作這兩方面的成績比對照組學生均高2分左右,但是病例分析的考核成績比對照組學生則要高出6分左右,p<0.05,組間數據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2兩組學生對于教學的滿意度情況對比
觀察組學生對于教學的滿意率高出對照組學生14%左右,p<0.05,組間數據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
3討論
PBL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媒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形成提問—討論—展示—總結的解決問題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MDT教學模式,將多個學科相互融合,以某個疾病為對象進行臨床討論,從而提出全面性的治療方案。將PBL與MDT模式結合起來,能夠相互彌補缺陷,發(fā)揮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馬妮娜,王婧,蘇強,等.CBL-PBL教學法在直腸癌MDT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30(09):3.
作者簡介
楊柳(1991.07—),女,湖北恩施人,碩士,講師。
通訊作者
金晶(1992—),女,湖北恩施,碩士,講師。
基金名稱:校級重點課題,KY202003,基于納米材料構建的免疫傳感器用于腫瘤標志物的測定。D4639D7F-3229-415C-8F2D-9734570DB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