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通州就是北京城的東大門。歷覽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北京先后以薊城、幽州、涿郡、燕京、中都、大都、北平、京師、北京等為名,大體上經歷了由中原王朝北方邊疆軍鎮(zhèn)到游牧民族政權南下陪都乃至國家首都的角色轉變。而伴隨著北京城市地位的上升,通州的區(qū)位重要性也日益凸顯,被賦予了道路入口、物資前站、軍事外防、外交窗口的重要功能。可以說,若無通州的門戶孔道作用,北京城的建都之路將步履坎坷,難以立足。
從山川形勢來看,通州北望燕山,南眺渤海灣,西連京城,東出山海關,是華北地區(qū)的戰(zhàn)略要地。隨著歷史進程的推進,通州地區(qū)與北京城的關系日益緊密,影響力漸次擴展,從陸路交通、水路交通影響環(huán)渤海京津冀區(qū)域,到漕運通濟影響整個北中國,再到通惠京城進而通惠全國,逐步成為北京城市發(fā)展的重要舞臺。
潞通山海連津冀
通州處于華北平原的北端,北京城的東面,地理位置頗為關鍵。明代《通糧廳志》載:通州“上拱京闕,下控天津。潞、渾二水夾會于東南,幽燕諸山雄峙于西北,地博大而爽塏,勢雄偉而廣平,實水陸之要會,為畿輔之襟喉,舟車之所輻輳,冠蓋之往來”。此段記述體現了通州對于京津冀區(qū)域水陸交通的關鍵作用,車馬、舟船經由通州的陸路、水路交通,上抵首都北京,下達天津與渤海灣。歷來從東方、南方往來北京之路,此二途極為緊要,其陸路、水路交匯之處,即在通州。
這也可以從通州最早的行政建置路縣的命名何以謂之“路”來理解。在北京城的東面,先秦時期的燕山南麓大道、薊襄大道先后經過通州地區(qū)。秦始皇時,通向渤海灣的秦馳道也經過這里。西漢初,其名為路縣,取路路相通之意。路縣成為歷史上薊城(今北京)經由燕山南麓大道、薊襄大道、薊襄馳道通向渤海灣乃至遼西走廊的要地,也是轉而向東北方向連接古北口大道的三岔路口。追溯西漢路縣故城的修建,可見通州陸路交通在京津冀、環(huán)渤海區(qū)域的作用。后王莽改制,改稱其為通路亭。東漢初因潞水之故,又改稱作潞縣,更可見這一區(qū)域水運地位的提升。通州行政建置之名從“路”到“潞”的變化,正是通州地區(qū)從漢代以來陸路交通、水路交通兼而并重的最好體現。
從通州之地,沿陸路交通,西抵北京城,東達山海關、渤海灣。沿水路交通,南到天津海河水系一脈,北到燕山古北口和居庸關。通州在歷史上水路并重、四通八達的區(qū)域功能,對于北京城的交通殊為重要。從防衛(wèi)的角度來看,通州北接長城關隘,東連渤海遼水,作為雄藩隩壤,是京師安危所寄。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落戶通州,通州成為市政府駐地。長安街東延長線迤邐而來,連接古老的東方大道,在如今的京唐秦發(fā)展軸上繼續(xù)得以呈現。這條幾千年的通海大路,與近年經由考古發(fā)掘的西漢路縣故城一道,在新時代副中心建設中再現于世。
通州水路發(fā)展在京津冀、環(huán)渤海區(qū)域的作用,尤以隋唐時期為涿郡(或稱幽州,今北京)和遼代為遼南京(今北京)提供運河運輸為兩個重要歷史節(jié)點。其意義在于潞水是溝通華北平原北端與海河水系乃至渤海灣的重要運兵、運糧水道。這條水路在后來的歷史進程中不斷發(fā)揮其運輸漕糧的作用,史稱“半天下之財富,悉經此路而進”。
漕通遼淮濟國都
在東漢初年、北齊北周隋以及唐初,潞縣(今通州)曾先后三次成為漁陽郡郡治所在。此地作為北方軍鎮(zhèn)幽州的重要前沿,為中原王朝包括北朝扼守北部邊疆。北齊之時,自昌平經潞縣至渤海筑有土長城。通州作為燕山以南內長城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方的東北重鎮(zhèn)。隋朝開鑿永濟渠,從江南經由洛陽運輸糧草至東征大本營北方軍鎮(zhèn)涿郡。百萬大軍云集涿郡,然后分路東征,糧經潞縣由南方、中原運輸而來,兵經潞縣向東北開行。
遼朝從中原王朝手中取得幽云十六州之后,以幽州為遼南京(今北京),潞縣、漷陰(均在今通州)為遼朝的陪都南京城發(fā)揮了漕糧運輸與捺缽弋獵的重要作用。在這一南北關系的重大轉折之后,通州與北方地區(qū)開始走向深度融合。自此以后,遼、金、元三朝帝王在漷陰屢有駐蹕,在潞縣建有國倉。
金代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顏亮將都城從遙遠的金上京(今黑龍江哈爾濱市阿城區(qū))遷至金中都(今北京),開啟了北京建都史的嶄新一頁。而在此前兩年之時,完顏亮定遷都之議,即先將潞縣升為通州,以取漕運通濟之義,可見升潞縣為通州并完善北運河漕運是金朝遷都大計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通州因與金中都的密切共生關系,一躍成為京畿要地,掌握北方漕糧命脈,亦成為首都的水路門戶。金代對北京地區(qū)運河水系(包括金口河、閘河、北運河)的疏通,為元朝通惠河的成功開鑿提供了經驗借鑒,奠定了元大都和明清京師漕運的基礎。
通州運河往往也是皇帝南巡和士人舉子南下北上的必經路線。明代王世貞《過通州城》詩云:“日落盧龍秋色哀,連城百雉此雄哉。中原地劃烽煙近,北斗天回王氣開?;春7珯{飛餉集,期門金鼓射生來。一丸會效封函谷,今日誰論保障才?”正因為有了通州的漕運通濟,方能匯集淮海流域至中原地區(qū)的帆檣糧餉,保障國都北京的經濟命脈。在此新的歷史背景下,金中都從東北遷都而來,北京走上建都之路,延及元明清三朝。
運通南北匯中華
元朝統(tǒng)一后,通州與元大都(今北京)形成互相依存的門戶關系,其影響力通過京杭大運河的裁彎取直而波及南方、輻射全國,也由通惠河的開通疏浚而中轉末程、直抵京城。
到明代,通州的漕運倉儲體系日益完善,管理機構設置逐漸成熟,糧倉、官署、運道、閘壩等建設保障了漕運的正常開展,運河文化特色日益顯著,逐漸發(fā)展為全國漕運倉儲中心、運河天倉所在。由于通州運河漕運為京師提供的貢賦對國家經濟命脈意義重大,故也有“一京二衛(wèi)三通州”的說法流傳。
明清時期,通州之“通”,超越了金代以來的漕運通濟之意,凸顯出元代開鑿通惠河通京惠民的作用。明代以后更有全國物資、人員、技藝沿著大運河抵達通州的交通與匯通,而燃燈塔及周邊古建筑群也展現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儒、釋、道三家在通州地區(qū)的會通與融通。
通州城、張家灣是通州經由大運河通惠全國的關鍵點,是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碼頭和外省進京門戶。清代《畿輔通志》載:“凡四方之貢賦,與士大夫之造朝者,舟至于此(指張家灣),則市馬僦車陸行,以達都下(指北京)。故其地水陸之會,而百物之所聚也?!苯涍\河而來的南方客船和士人舉子、使節(jié)商賈在張家灣登岸,之后轉車馬進入京城。
清代李慶?!朵钔эw帆》詩云:“遠物都非寶,飛帆轉漕來。蔽空云影亂,破浪雪花堆。鵝鸛聲容飽,蛟龍氣勢催。天倉收正供,寰海免鴻哀。”漕船云帆踏浪而來,天倉供糧集于通州,京師物資供應無虞。通州城至張家灣四十里水路,有萬舟駢集之景,蔚為壯觀。正是通州對漕運的特殊保障作用,讓首都得以安枕無憂,國家得以河清海晏。
通州民謠有云:“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東大倉,西大倉,東西大倉藏東西。”正是憑著大運河溝通南北方經濟命脈的功能,運河北端的通州將其影響力擴展到南方乃至全國各地。不止是糧食,南方其他物資、人員、技藝、民俗也沿運河北上,在通州交通、融匯、共存。
和通萬邦融八方
潞河驛是從遼東沿陸路進京以及從南方沿水路進京的最后一個京門驛站,每有外國使臣入京時,禮部官員在潞河驛相迎。潞河驛承擔著外事交流的重任,外國使節(jié)對帝國首都的第一印象來源于此。通州的潞河驛、和合驛是歷史上中國與世界和平交往的窗口,通州的影響力也借由各國來華使節(jié)與傳教士的印象而逐步擴大。
明代王宣《二水會流》詩云:“關寒塵清遠水通,派錢南接潞城東。沙頭浪起雙流合,云際帆來萬國同?!比f國來使,由通州這一國門入京。不論是各地貢賦,還是各國使節(jié),經古道,經運河,或梯山,或航海,舟車遠道而來,紛紛會集于京師門戶通州。所謂“漕艇賈舶如云集,萬國梯航滿潞川”,自國內、國外,經由大運河,欲入京師,均繞不開通州這個東大門。由于大運河溝通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與北方草原絲綢之路的獨特作用,位于大運河北端的通州進而得以聯通陸海,聯結世界。
通州是明清中華帝國的和平外交之門,在晚清時期也成為京師最后一道軍防之門。在一百多年前的時代大變局中,作為首都門戶的通州經歷了大運河停漕所帶來的一系列艱難轉型。但是通州作為京東開教育風氣之先的重要之地,仍在國際化教育方面頗見成績。而今的通州,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建設理念,在藍綠交織、水城共融、古今同輝的大運河畔,用心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qū)以及北京與世界對話的城市會客廳。
歷史的煙塵漸漸遠去,新時代的通州作為城市副中心,正在建設成為首都北京對外展示的國際窗口,北京將在這里描繪出更加絢麗的新篇章。
(作者簡介:王銘,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文化遺產專業(yè)負責人)
責任編輯 / 鐘?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