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旭
在嘗試對一些甲骨文字進行釋讀時,復(fù)旦大學青年學者蔣玉斌把目光集中在一個字上。這個字,形狀像一根樹枝,又像一只鴨子。他耗費大量時間研究了許多資料,也考慮了諸多解讀上的可能性,但依然沒有取得任何實質(zhì)性的進展。
蔣玉斌沒有氣餒。這天,他端坐書齋,在翻閱了一堆資料后,依然一無所獲。他感覺好似面對著一堵墻,有些憋悶,便離開書桌,去窗戶邊透透氣。蔣玉斌明白,投身于這份漫長而枯燥的研究事業(yè)中,既要有一份對祖國文字的崇高的使命感,也離不開興趣和毅力的支撐。過了一會兒,他回到桌邊坐下來,繼續(xù)盯著這個字,各種思緒在大腦里不斷地交集、碰撞。突然,靈光一閃,一個“屯”字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里。這個謎一樣的字形莫非就是“屯”字?他迅速翻檢資料,很快,幾條關(guān)鍵證據(jù)進一步證實了他的猜想。蔣玉斌內(nèi)心一陣狂喜。
考釋古文字就像捅窗戶紙,一旦捅破,一切便豁然開朗。認定字形后,蔣玉斌順藤摸瓜,將“屯”字與“蠢”字聯(lián)系起來,最終得出甲骨文中的“屯”主要用來表示“蠢”這一結(jié)論。這個解讀的誕生,使有“屯”字的文句一下子都讀通了,而且與先秦古書中的說法完全對應(yīng)。憑借這一成果,他成為中國文字博物館“甲骨文釋讀優(yōu)秀成果獎勵計劃”首位榮獲一等獎的學者。
談起成功釋讀“屯”“蠢”的過程,蔣玉斌一再說:“不是我有多厲害,而是靈感忽至,我太幸運了!”其實,靈感是對勤奮的獎賞,它是努力這棵樹開的花、結(jié)的果。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