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強
五歲那年,父母外出,外公給我煮了一碗陽春面。大瓷碗里,熱氣絲絲縷縷,豬油的星沫點點滴滴地浮動著,油花環(huán)繞著蔥花的碎綠,如夏日的綢子,閃亮、輕薄、透氣。外公呵呵笑著,我拿起筷子,夾起面塞進嘴里。“哇——”我將面條含在嘴里,瞇起眼,用力抽著鼻子。那香氣,十里飄飛;那味道,清鮮爽口。
我愛上了外公的陽春面。
那些年,當(dāng)別的孩子在村大隊部門前玩得入迷、父母不叫便不回家的時候,我卻不時看著村大隊部門前的那只鐘,盯著時針的走向。因為外公與我約定,到時候,他會做好陽春面等我。一旦時針指向十一點半,不論玩得多瘋,我都會立刻興沖沖地跑回家。不管身后的伙伴如何埋怨,我總是頭也顧不上回。后來,我到外鄉(xiāng)學(xué)習(xí),吃陽春面的次數(shù)也少了,可對它的喜歡與念想?yún)s更強烈了。
外公的身體漸漸虛弱了。年少無知的我卻只一味追求那香純的美味,一旦回家,便硬拉著外公給我做。再后來,日益消瘦的外公只能整天躺在床上。我雖然想著他做的面,卻也無法再強求外公。最近的一次回鄉(xiāng),外公躺在床上,靜靜地看著我,說他只是病了,告訴我下次我回來一定給我做陽春面吃。我看著他憔悴的模樣,只是點頭答應(yīng),讓他好好養(yǎng)病,期待他的陽春面。
月考后沒幾天,我突然收到消息,要我回鄉(xiāng)。臨走前,同學(xué)們看著我,一臉茫然。我能猜到他們在想:他怎么回去了,不用上課了。可真好!但痛苦只有我自己清楚,因為我的外公去世了。
葬禮上,嗩吶和鼓的聲音震天動地,母親哭著為外公整理衣裳,我心里一涼,想哭卻哭不出來。廚房里,那熟悉的盛陽春面的碗還在,卻再也沒有了外公的身影。往事歷歷,物是人非。在沒人的角落,我哭泣著。
轉(zhuǎn)眼已到期末,寒風(fēng)呼嘯。外公,我想您了。外公,北風(fēng)穿透衣裳,刺入我的皮膚,但也吹來了您做的陽春面的味道。外公,我想念您做的陽春面了。陽春面的美味不是來自那一勺豬油,一碗清水,那點點細(xì)碎的蔥花,它真正的獨門配方,是您的愛啊。只是,從今往后,您與陽春面,都只能在我的記憶里了。
風(fēng)雪里,我想您了,外公。您知道嗎?
(指導(dǎo)老師:陳治勇)
點評
斯人已去,思念長存。文章托物寓情,借助“陽春面”表達作者對已逝外公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摯。五歲那年,“我”初嘗外公煮的陽春面,色香味俱佳,令人記憶猶新。后來“我”到外鄉(xiāng)學(xué)習(xí),更加想念外公的陽春面了,卻未料到他生病去世了,令人心痛。諸多關(guān)于外公的細(xì)節(jié),“呵呵地笑著”“約定十一點半做好陽春面等我”“漸漸虛弱、日益消瘦、憔悴模樣”等,逼真地再現(xiàn)外公對“我”深厚的關(guān)愛。葬禮上的悲傷氣氛、母親的哭聲、“我”的內(nèi)心獨白,直抒胸臆,撼人心魄。篇末的風(fēng)雪映襯“我”的情感,突顯“我”對外公的思念,令人感動。
(李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