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庭“擁有”鋼琴,但并不“享有”鋼琴——他們的鋼琴是家具,是展示品,但卻不是家中的音樂,不是生活。
不少財主“擁有”名畫,但并不“享有”名畫——他們的名畫只是上流社會的會員證,是金錢比賽的獎杯,卻不是藝術,既不感動財主,也沒能啟發(fā)財主。
“擁有”,但無法“享有”。那有沒有倒過來的例子呢?多的是。
我們“享有”空氣,但無法“擁有”空氣。我們“享有”陽光,但無法“擁有”太陽。
我們有時候會昏了頭,以為陽光、空氣、水、大地、能源通通歸我們所有。于是,我們胡亂揮霍,直到礦挖完,空氣與水臟掉,這時,我們才驚覺,這些對生命來說最重要的東西,并不是我們的,只是讓我們用而已。我們?yōu)E用了這些生命所需,因為我們誤認為,這些都是我們的。
我們享用友情、親情,但沒有辦法擁有哪個友人、哪個親人。我們也享用愛情,但沒辦法擁有愛人。
就享有吧,“享有”比“擁有”貴重多了。那才是生命的光澤,生命消失時,將在眼前閃耀。(摘自《風流一代·經典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