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文
江南水鄉(xiāng)人家是蘇州給人的第一印象,依水而望則是蘇州人的天性。這組大運河文化系列作品是攝影師李偉林以位于天堂蘇州西南隅號稱“包孕吳越”的太湖為創(chuàng)作對象,用影像來記錄太湖周邊環(huán)境風貌的一組作品。
李偉林常常驅車趕到太湖邊,在不同時段用各種拍攝視角去審視她。在時代的進程中太湖它更像是一片明鏡,悄悄地折射著一些她自身微妙的變化。在李偉林的鏡頭下,記錄了昔日的漁港變身現(xiàn)代的游船碼頭;捕魚的船兒作為一種象征,扯帆停泊變身一項旅游資源;古老的郵政驛站雖早已失卻本原的功能,仍默默地佇立凝望運河中過往的船只;昔日與湖面隔絕的小島被現(xiàn)代大橋緊密相連。
當城市被消費,情感被稀釋,鄉(xiāng)村也變得有點陌生,但人們還是能在太湖尋得心靈一片的歸屬與安寧。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唯有不變的還是那一片波瀾的湖水。或許只有影像才能記錄下太湖正在漸進地變遷。
長期的風光人文攝影實踐,賦予了李偉林拍攝風光題材觀察環(huán)境的敏銳直覺。蘇州太湖流域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決定他使用多種攝影器材、各種時段、多維角度拍攝及運用賦予感情的后期調色。當然,這些拍攝制作形式的選定,不是拍攝的目的,而是手段,在攝影創(chuàng)作的背后,既用到了前后期的各種專業(yè)技術,更包含了拍攝作品所要的文化底蘊以及他對于生命、自然與美的思考和情感賦予,結合平時鍛煉培養(yǎng)出敏銳的觀察和應對能力,才能有很好的臨場發(fā)揮,抓住轉瞬的瞬間。
對于李偉林來說,攝影一方面可以充實閑暇時光、提升審美情趣,另一方面還能結緣同好摯友、強健身心體魄,一舉多得。隨著進階和熱衷,你會發(fā)現(xiàn),攝影和繪畫、音樂等藝術是相通的,有主題有層次有律動。所以,通過攝影,你眼里看到的、耳朵聽到,大自然的一山一水、社會的一音一符都活靈活現(xiàn),充滿美好,你會留下許多值得記錄的瞬間和珍藏的回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