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石麗 石麗芬
名片
磨老小學始建于1950年,位于湖南省花垣縣邊城鎮(zhèn)磨老村,與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迓駕鎮(zhèn)碗森村隔江相望,這所地處湘黔邊界的苗寨村小,現(xiàn)有在校學生130人,其中15名貴州籍學生每天乘渡船來校就讀,苗、漢、土家等少數(shù)民族師生在此共學、共事、共樂。
故事
9月5日清晨,一聲長哨從江對岸的碗森村傳來,不等樹梢的鳥兒反應,第二聲長哨緊接而至,伴著江邊樹叢窸窣作響,一位身著白襯衣灰西褲、肩挎布包的黝黑漢子快步走向渡口。
他叫任達兵,是磨老小學的貴州籍校長,2012年起便將哨子掛在胸口,每天穿村而過叫學生們到渡口集合,乘船過江上學;隔江相望,磨老村土生土長的湖南籍校長龍林剛正駐足碼頭,等待渡船靠岸。
磨老、碗森兩村分屬湘黔,一衣帶水,隔清水江相望,最近處不過200米。兩村人世代友好往來,且在1950年聯(lián)合辦起磨老小學。貴州已持續(xù)數(shù)十年派教師到校任教。
“最近這十年,碗森村的家長們漸漸沒了到渡口接送孩子的習慣,因為他們知道,這岸有達兵,對岸有林剛?!贝堉遗d邊駕船邊感慨道,渡船不僅載著家長們的安心,也載著學生們走出大山的夢。
學生最初乘坐的渡船,是學校從辦公經費中擠出2000元購置的,而龍林剛自己則當起了擺渡人;2012年,由于渡船年久失修,惡劣天氣下難抵風雨,花垣縣海事局決定為學生配備專門的大鐵船,并隨船配備一名安全員,護航求學路。
隨著水文變化,渡口在十年間搬了三次?!耙郧暗搅丝菟?,船只擱淺,我和龍校長以及家長就會挽起褲腿,淌水背學生過江,河灘裸石有時會劃破腳底?!备S學生上岸后,任達兵用手指向不遠處的第一個渡口說道。
渡口改了又改,渡船換了又換,唯獨不變的是他們堅毅篤行的身影。
從渡口來到校門口,記者被“湖南省民族團結示范學?!薄皣医逃茖W院鄉(xiāng)村振興未來學校示范學校”這兩塊牌匾所吸引。見狀,龍林剛解釋道,雖地處大山深處,但磨老小學卻是兩省三鄉(xiāng)(鎮(zhèn))七個村寨唯一的小學,經過這些年的發(fā)展,已經在湘黔邊界小有名氣。
可在十年前,這里也曾瀕臨撤校。
龍林剛回憶,由于山高路遠,條件艱苦,外地年輕教師請辭請調,學校的師資難以維持正常教學。
“一定要辦老百姓家門口的優(yōu)質校?!睆哪菚r起,龍林剛帶著堅定信念踏實前行。讓龍林剛感動的是,學校翻修缺少資金,磨老、碗森兩地父老鄉(xiāng)親連夜籌集,救急之際,一擔擔建材從江對岸馳援而來,共建起這美麗、寬敞的校園;2015年,湖南省教育廳為學校配建“錄播教室”,光纖連接,“班班通”到位,孩子們第一次可以和邊城鎮(zhèn)中心小學共享資源,有效緩解了學校教師短缺的矛盾。
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磨老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2016年抽檢的三年級教學質量位列花垣縣農村學校第一名。
求學機會來之不易,質樸勤奮的孩子們也將艱苦奮斗烙刻成了精神底色。
花垣縣邊城高級中學有教師曾說:“有天晚自習,學校突然停電,只有蔣光偉炳燭而學。”
和蔣光偉一樣,從碗森村到磨老小學求學的孩子們,近年來大都留在了花垣縣繼續(xù)完成學業(yè),并通過高考走出大山,改變命運。
悠悠清水江,碧波蕩師魂,默默擺渡人,青絲染白發(fā),湘黔邊界的兩個小山村,為了一群孩子的美好明天,相助無言。
記者手記 曾璽凡
放學后,碗森村的學生從學校走到渡口,依次要經過村中古宅、沿江小道、農家菜地,沿途風光足以羨煞游人。但事實上,這條求學路遠沒有看上去那么輕松悠然。
龍林剛說,由于人口分散,對岸的貴州籍學生如果不渡江來磨老小學求學,就要去很遠的毛坪學校,步行時間少則一個小時,多則兩個小時。乘船渡江求學既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家長們對磨老小學的認可。
兩地學生在校共處時,也可謂是“一家親”。碗森村的孩子們開心地加入校苗鼓隊,《迎賓鼓》《豐收鼓》敲得激昂振奮;校園廣播站也用富有朝氣的普通話播報安全教育、民族趣聞等,江水兩岸的村寨都能聽到。
下雨了,碗森村的小伙伴沒帶傘,磨老村的學生就會自發(fā)給他們找雨具;如果碗森村的朋友被雨水淋濕了,磨老村的學生就會回家拿來自己的衣褲、鞋襪給他們換上……
采訪結束,從山里進城的路上,記者腦中一直閃過關于磨老的畫面:這群師生,可愛,可敬;這座學校,質樸,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