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片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號粒民,清代小說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xiāng)移居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出身縉紳世家,幼年聰穎,善于記誦。早年生活豪縱,初入學(xué)為生員,后屢困科場,家業(yè)衰落,經(jīng)歷世態(tài)炎涼之苦。乾隆初經(jīng)人舉薦博學(xué)鴻詞科廷試,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經(jīng)學(xué),窮困以終。精熟《文選》,工詩詞散文,詩賦援筆立成。著有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詩文集》《文木山房詩說》等。
內(nèi)容介紹
《儒林外史》全書共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一方面真實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dāng)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另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shù)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吳敬梓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為基礎(chǔ),運用紀實、剪輯、集中、綜介、變形、理想化等創(chuàng)作方法,創(chuàng)作出了王冕、杜少卿、虞博士等生動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
《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chuàng)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xiàn)實生活的范例。魯迅評價其“秉持公心,指擿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胡適認為其藝術(shù)特色堪稱“精工提煉”。
精段選讀
薦亡齋和尚吃官司
打秋風(fēng)鄉(xiāng)紳遭橫事
(節(jié)選)
二位整一整衣帽,叫管家拿著帖子,向貢生謝了擾。一直來到宅門口,投進帖子去。知縣湯奉接了帖子,一個寫“世侄張師陸”,一個寫“門生范進”,自心里沉吟道:“張世兄屢次來打秋風(fēng),甚是可厭。但這回同我新中的門生來見,不好回他?!狈愿揽煺?。兩人進來,先是靜齋見過,范進上來敘師生之禮。湯知縣再三謙讓,奉坐吃茶,同靜齋敘了些闊別的話;又把范進的文章稱贊了一番,問道:“因何不去會試?”范進方才說道:“先母見背,遵制丁憂?!睖h大驚,忙叫換去了吉服,拱進后堂,擺上酒來。席上燕窩、雞、鴨,此外就是廣東出的柔魚、苦瓜,也做兩碗。知縣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箸。范進退前縮后地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靜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這個杯箸?!敝h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箸來。范進又不肯舉。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彪S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才罷了。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后來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賞讀
《儒林外史》通過精確的白描,寫出“常見”“公然”“不以為奇”的人事矛盾,進行婉曲而又鋒利的諷刺。選段中,湯知縣請正在居喪的范進吃飯,范進先是“退前縮后”地堅決不肯用銀鑲杯箸,湯知縣趕忙叫人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箸,他還是不肯,直到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才罷了”。湯知縣見他居喪如此盡禮,正著急“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忽然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里”,心才安下來。真是“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
鄉(xiāng)紳發(fā)病鬧船家 寡婦含冤控大伯(節(jié)選)
那日將到高要縣,不過二三十里路了,嚴貢生坐在船艙里,忽然一時頭暈上來,兩眼昏花,口里作惡心。吐出許多清痰來。來富同四斗子,一邊一個,架著膊子,只是要跌。嚴貢生口里叫道:“不好!不好”。叫四斗子快去燒起一壺開水來。四斗子把他放了睡下,一聲接一聲地哼;四斗子慌忙和船家燒了開水,拿進艙來。
嚴貢生將鑰匙開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來,約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剝著,吃了幾片,將肚子揉著,放了兩個大屁,立刻好了。剩下幾片云片糕,擱在后鵝口板上,半日也不來查點;那掌舵的害饞癆,左手扶著舵,右手拈來,一片片地送進嘴里了。嚴貢生只裝不看見。
少刻,船靠了碼頭,嚴貢生叫來富快快的叫兩乘轎子來,將二相公同新娘先送到家里去;又叫些碼頭人工把箱籠都搬了上岸,把自己的行李,也搬上了岸。船家水手,都來討喜錢。嚴貢生轉(zhuǎn)身走進艙來,眼張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問四斗子道:“我的藥往哪里去了?”四斗子道:“何曾有甚藥?”嚴貢生道:“方才我吃的不是藥?分明放在船板上的?!蹦钦贫娴牡溃骸跋胧莿偛糯迳蠋灼破猓鞘抢蠣斒O虏灰?,小的大膽就吃了?!眹镭暽溃骸俺粤??好賤的云片糕?你曉得我這里頭是些什么東西?”掌舵的道:“云片糕不過是些瓜仁、核桃、洋糖、面粉做成的了,有什么東西?”
嚴貢生發(fā)怒道:“放你的狗屁!我因素日有個暈病,費了幾百兩銀子合了這一料藥;是省里張老爺在上黨做官帶了來的人參,周老爺在四川做官帶了來的黃連。你這奴才!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說的好容易!是云片糕!方才這幾片,不要說值幾十兩銀子?‘半夜里不見了輪頭子,攮到賊肚里!只是我將來再發(fā)了暈病,卻拿什么藥來醫(yī)?你這奴才,害我不淺!”叫四斗子開拜匣,寫帖子?!八瓦@奴才到湯老爺衙里去,先打他幾十板子再講!”
掌舵的嚇了,陪著笑臉道:“小的剛才吃的甜甜的,不知道是藥,還以為是云片糕!”嚴貢生道:“還說是云片糕!再說云片糕,先打你幾個嘴巴!”說著,已把帖子寫了,遞給四斗子,四斗子慌忙走上岸去;那些搬行李的人幫船家攔著。兩只船上的船家都慌了,一齊道:“嚴老爺,而今是他不是,不該錯吃了嚴老爺?shù)乃?但他是個窮人,就是連船都賣了,也不能賠老爺這幾十兩銀子。若是送到縣里,他那里耽得???如今只是求嚴老爺開開恩,高抬貴手,恕過他罷!”嚴貢生越發(fā)惱得暴躁如雷。
搬行李的腳夫走過幾個到船上來道:“這事原是你船上人不是。方才若不如是著緊地問嚴老爺要酒錢、喜錢,嚴老爺已經(jīng)上轎去了。都是你們攔住,那嚴老爺才查到這個藥。如今自知理虧,還不過來向嚴老爺跟前磕頭討?zhàn)垼侩y道你們不賠嚴老爺?shù)乃?,嚴老爺還有些貼與你們不成?”眾人一齊逼著掌舵的磕了幾個頭,嚴貢生轉(zhuǎn)彎道:“既然你眾人說情,我又喜事重重;且放著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賬,不怕他飛上天去!”罵畢,揚長上了轎。行李和小斯跟著,一哄去了。船家眼睜睜看著他走了。
賞讀
嚴貢生是作者著重刻畫的一個反面典型。嚴貢生的欺壓和敲詐,在“云片糕”事件上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
嚴貢生取出一方云片糕來吃,剩下幾片“擱在后鵝口板上,半日也不來查點”,而當(dāng)掌舵的“左手扶著舵,右手拈來,一片片地送到嘴里了”,嚴貢生先是“只作不看見”,直到“船靠了碼頭”,他便“轉(zhuǎn)身走進艙來,眼張失落的,四周看了一遭”,還明知故問地詢問四斗子:“我的藥往哪里去了?”此時,一個裝模作樣的人物形象浮現(xiàn)眼前。當(dāng)他“得知”是掌舵的吃了,便“發(fā)怒道”:“這藥是省里張老爺在上黨做官帶了來的人參,周老爺在四川做官帶了來的黃連!”“值幾十兩銀子”,還要寫帖子送到“湯老爺衙里,打他幾十板子再講”,這一段精彩描寫,傾注了作者對此人物的厭惡和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