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望
美國科學家約翰·斯塔普
在現(xiàn)代的實驗室,科學家們有許多儀器設備和動植物“模特”協(xié)助實驗,但即使如此,意外和事故還是時有發(fā)生。幾十年前的科學家在進行實驗的時候,條件更加簡陋,他們靠著不怕死的勇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起來看一看這些真正的勇士吧。
在自然界中,許多元素常常伴生在一起,現(xiàn)在科學家可以用光譜分析、掃描電鏡等方法和設備判斷元素的組成。但以前,這些方法都沒有條件去做,那時候的科學家只能像品鑒食物一樣,“望聞問切”區(qū)分元素,金屬元素釕正是被科學家嗅出來的。
釕與其他金屬共生在礦石中,克勞斯經(jīng)過多個步驟才將其分離出來。
鉑是一種貴金屬,為了獲取鉑,科學家會將含鉑的礦石溶解在強酸王水中,但即便經(jīng)過王水的“洗禮”,礦石也不能完全溶解,容器底部沉積有一些礦石殘渣。由此,當時的俄國化學家卡爾·克勞斯猜想,這些殘渣應是另一種不能與王水反應的元素。該如何證明這個想法呢?對此,克勞斯有獨門秘訣:此前,他曾靠靈敏的鼻子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新元素鋨。
1840年,克勞斯購買了一份鉑礦石樣品,在徹底用王水浸泡后,克勞斯取出了其中的黑色沉淀物。當他湊近嗅聞后,聞到了一股類似臭氧的獨特氣味,這是具有強氧化性的元素獨特的氣味,是鉑不具備的。
克勞斯繼續(xù)對沉淀物進行了包括堿化、氨化和煅燒等一系列操作,最終得到了一塊海綿狀的金屬,他判斷這塊金屬就是他要找的新元素,因為在操作過程中,產(chǎn)物始終都帶有臭氧的氣味。
為了確認這個發(fā)現(xiàn),在煅燒金屬前,克勞斯還嘗了一口液態(tài)的氨化物,結果獲得了滿嘴的水泡——這是強氧化物對口腔的腐蝕造成的,這些水泡整整三個星期才消除。
克勞斯將他獲得的金屬和論文寄給了當時的學術權威,但他的發(fā)現(xiàn)遭受了多次的否決,他們認為這不過是已發(fā)現(xiàn)的兩種元素的混合物。但克勞斯并不氣餒,他繼續(xù)進行實驗且不斷闡述自己的觀點,用了4年的時間,克勞斯最終說服了同行,承認了他的發(fā)現(xiàn)。謙虛的克勞斯沿用了前人的命名,將他發(fā)現(xiàn)的這一元素命名為“釕”。
但是,成功的代價是巨大的,克勞斯不僅付出了大量的時間,更讓人難過的是,68歲時,克勞斯就因肺炎去世,他的呼吸道因長期嗅聞化學藥物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現(xiàn)在,釕元素以作為光催化劑聞名于世界,已有兩個化學家因制造出含有釕元素的光催化劑獲得了諾貝爾獎。2016年,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制造出了一種新的含釕催化劑,可以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并直接轉化為甲醇燃料,轉化率高達79%,效率遠超太陽能電池,與綠色植物相比也不遑多讓。未來,當我們用釕催化劑進行類光合作用時,必會想起不懼生命危險、堅持不懈的化學家——卡爾·克勞斯。
汽車上的安全帶是我們司空見慣的,但是安全帶能承受多大的撞擊力,科學家們是依靠什么標準來設計它的呢?有一位科學家曾親身上陣,體驗過安全帶的安全極限。
約翰·斯塔普坐在即將出發(fā)的火箭車上
美國科學家約翰·斯塔普是一位通才,他具有生物物理學博士和醫(yī)學博士雙重學位,與其他的醫(yī)生不同,他更喜歡通過物理實驗研究人體極限。斯塔普在美國空軍擔任軍醫(yī),在一次飛行任務中,他將自己鎖在機尾65個小時,沒有攜帶諸如降落傘、氧氣瓶等任何安全保障設備,目的是了解人體在空氣稀薄的平流層,如何承受脫水、缺氧、僵硬等不良反應。承受了許多痛苦后,斯塔普幸運地活了下來,他發(fā)現(xiàn)在飛行前吸上半個小時的純氧,就幾乎可以避免一切不良反應。這次實驗的成功增強了他的信心,斯塔普開始了更多極限挑戰(zhàn)。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世界并不安全,美國空軍經(jīng)常遭遇襲擊,常常發(fā)生墜機事件。美國軍方想知道,人體能承受多大的氣壓,從而設計出最大限度保證安全的彈射椅和安全帶,斯塔普接受了這個任務。為了模擬高速飛機墜落時的大氣壓,斯塔普請人建造了一條兩千米長的軌道,這條軌道上行駛著一輛特殊的“汽車”——以火箭驅動的汽車??梢韵胂?,這輛車的時速有多快,驟停時的沖擊力又有多大,世界上最瘋狂的過山車也比不上它。
剛開始,火箭車的乘客還是人體模型,但是斯塔普對實驗結果有很多疑問。按照理論計算結果,人體承受的加速度極限是18個重力加速度,但在實驗中,火箭行駛的加速度達到了30個重力加速度,而模型并沒有受到損傷。人體的承受極限到底有多大呢?斯塔普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心,決定親自坐上火箭車,實際感受一下火箭車的速度與激情!
斯塔普通過搭載不同數(shù)量的火箭體驗了不同的重力加速度,與人體模型的結果相同,在火箭車的加速度達到35個重力加速度時,斯塔普仍然安然無恙,他笑言“只是有點頭暈”。還不滿足的斯塔普設計了時速更快的火箭車,新款火箭車能在5秒內就加速到超音速,1.4秒后就要開始減速,才能保證在到達終點時停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斯塔普承受了高達46.2個的重力加速度。這次,斯塔普終于受到了“教訓”:眼球血管爆裂,視網(wǎng)膜脫落,肋骨斷裂,牙也掉了幾顆。好在這些看似嚴重的傷勢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調理得到了恢復,斯塔普也沒有什么后遺癥,最終活到了89歲。
斯塔普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證明了人類在遭遇緊急減速或碰撞時,只要得到合理的保護是完全可以存活且不會造成永久傷害的,斯塔普大無畏的“尋死”精神給安全帶的制造留下了寶貴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時,斯洛廷用螺絲刀隔開兩個钚半球,但螺絲刀的意外脫落導致了悲劇發(fā)生。
撕開钚半球后,斯洛廷受到嚴重核輻射,肌肉溶解,皮膚腫脹。
二戰(zhàn)后期,美國“曼哈頓計劃”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原子彈試驗成功后,遺留下了兩塊半球形的核燃料——钚,理論計算認為,這兩塊钚一旦相遇,就能像原子彈一樣爆炸。
加拿大物理學家路易斯·斯洛廷接到了這樣一個任務,尋找钚球的臨界質量,至少多大的兩塊钚相遇會直接引爆,原子彈試驗后留下的這兩塊半球形钚就成了最好的實驗材料。斯洛廷通常是這樣研究的:一手緊抓鈹制的半球緩慢靠近钚半球,作為制造裂變反應的起始步驟,觀察钚半球的反應狀態(tài),以此確定钚的臨界質量。另一手用螺絲刀維持著上下兩個钚半球的空隙,同一時間助手移走平常分隔钚半球的填隙片。
此前實驗都安然無恙地進行著,但1946年5月21日,意外發(fā)生了。當助手將填隙片移走后,螺絲刀打滑,落到了地上,這意味著兩個钚半球再也沒有間隔了。合到一起的钚球迅速反應,向外輻射出大量電子,空氣被電離后變藍,人們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浪,這是一場劇烈核爆的前兆??梢灶A見,如果反應繼續(xù),別說實驗室,整個城市都將被夷平。
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候,斯洛廷果斷用手撕開兩塊钚半球并丟在地上,阻止了這一場核爆炸,同時挽救了在場乃至整個城市的無數(shù)條生命。但斯洛廷本人卻受到了巨量的輻射,測算結果顯示,他受到的輻射相當于距原子彈中心1500米處的輻射量。9天后斯洛廷就醫(yī)治無效,去世了。斯洛廷以生命為代價測出了钚的臨界質量,同時也警示后人,實驗時一定要注意規(guī)范操作,避免悲劇的再次發(fā)生。
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不僅需要具備智慧和運氣,為了求知而舍生忘死的勇氣同樣讓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