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林園
摘 要:實踐道德中情感與理性的關(guān)系問題一直是哲學(xué)家們爭論的話題。要厘清實踐道德中情感與理性的關(guān)系,首先要認識在實踐道德中二者的區(qū)別。其次,對實踐道德標準的討論不能忽視作為實踐道德主體人的主觀感受。最后,通過梳理巴特勒構(gòu)建的良心觀,發(fā)現(xiàn)情感是道德判斷的標準,但也不能忽視理性的約束作用,情感與理性并不對立,道德實踐中需要情感與理性的完善結(jié)合。
關(guān)鍵詞:實踐道德;情感與理性的關(guān)系;巴特勒良心觀
一、道德理性與道德情感的紛爭
在實踐道德中情感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區(qū)別在于:理性主義強調(diào)通過理性推理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情感主義則強調(diào)的是發(fā)生行為時行為主體的內(nèi)心情感活動。實際上,在具體的事例中,理性主義的判定方式是有弊端的。一個人撒謊,從實踐道德的理性主義規(guī)則來看,撒謊這個行為就是不道德的。但如果這是為了使對方不受到傷害而說出的善意的謊言,可以使事態(tài)朝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進而獲得更好的結(jié)果呢?我們不能說這樣的謊言是不道德的??梢姡瑔螁慰紤]謊言,不考慮謊言背后的動機,這樣的道德判斷標準未免太生硬了。要對實踐道德的標準進行探討,我們首先要回到實踐道德本身來,要考慮實踐道德作為倫理學(xué)的精華部分,研究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道德規(guī)范的主體都是人。它與其他自然科學(xué)不同,僅僅通過基本定理就可實現(xiàn)推論和證明。既然研究主體是人和人的行為,研究目的是為了人的幸福,那么不可忽視的就是人這個主體的主觀感受。至于這樣的主觀感受是如何在道德行為中運作的,巴特勒分析同情、激情以及其他特殊的感情,構(gòu)造了以特殊情感,比如欲望、激情為最低層級;自愛和仁愛作為能夠促進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感,居于最一般的情感之上;而作為最高層級的,則是巴特勒良心論中具有崇高地位的“良心”。巴特勒通過良心,使得道德判斷成為了可能。
二、巴特勒關(guān)于道德情感的論證
巴特勒關(guān)于良心論的論證主要集中在他的布道集中,既然人類內(nèi)在的情感結(jié)構(gòu)包括:自然情感、自愛、仁愛和“良心”。巴特勒就集中討論了人的自然、社會雙重本質(zhì)、作為最高原則的“良心”以及作為道德評價標準的“良心”。巴特勒用《羅馬書》的例子開啟了對人類社會本質(zhì)的論證:就像我們在一個身體里有許多肢體一樣,而且所有的肢體都有不同的功能?;骄腿缤@個身體,每個人都如同彼此的肢體。自然界身體的幾個部分或成員彼此之間以及與整個身體之間的關(guān)系,在這里被比作社會中每個特定的人對其他特定的人和整個社會的關(guān)系。在這樣一個類比關(guān)系中,當我們認可人的自然本質(zhì)時,也就承認了人的社會本質(zhì),并且由于人的本性是關(guān)于自我的,是傾向于私人利益的,即他自己的幸福;和人的本性是尊重社會的,并傾向于促進公共利益,即社會的幸福。這兩個目的其實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渴望善。巴特勒給出了三個原因說明:首先,人有一種自然的仁愛原則。在某種程度上,它對社會的意義就像自愛對個人的意義一樣。第二,與仁愛和自愛不同,人還擁有幾種激情和情感,在一般情況下引導(dǎo)我們?yōu)楣怖娣?wù),就像自愛為私人利益服務(wù)一樣。公共情感或激情指的是渴望得到他人的尊敬。人有各種欲望、激情和特殊的情感,與自愛和仁愛截然不同:所有這些都有一種促進公共和私人利益的傾向。并可被視為平等和共同地尊重他人和自己。第三,人類具有反思的功能,他們通過這個原則來區(qū)分、贊同和反對自己的行為。良心則可以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審視自己的傾向、厭惡、激情和情感,就像審視人性一樣。
良心會約束人們不做壞事,并引導(dǎo)他們行善。巴特勒用父母教育孩子來說明,父母受自然感情驅(qū)使,他照顧、教育小孩,為他們提供食物。而反思會告訴他這是他應(yīng)有的責(zé)任,這樣做是正確的,值得贊揚的,這就增加了他對孩子的愛。比起單純靠自然感情的驅(qū)使,不可置疑成為更確定的原則。如果他認同這一點,在他教育孩子上面,他就會付出更多的勞動和困難。不可否認人性中存在著這種反思或良心的原則。
三、道德理性與道德情感結(jié)合的可能性
在論同情的章節(jié),討論到了關(guān)于道德理性與道德情感結(jié)合的可能性問題。巴特勒開篇《雅各書》的一句經(jīng)文:為同伴的高興而高興,為他們的悲傷而悲傷。巴特勒認為,每個人都有私人和公共兩種身份,私人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公共的是為了他人的利益,不管考慮哪種身份,它們完美地重合,并相互承接。但是,在我們本性中種類繁多的情意或行動原則中,有的在其首要的意圖上似乎屬于單一或私人,有的則屬于公共或社會。巴特勒所討論的則屬于公共或社會情感。就像進行反思一樣,我們會為他人的繁榮感到欣喜,同情他人的苦難。這時,就會用他們的利益代替自己,在他們的快樂中擁有同樣的快樂,在他們的苦難中擁有同樣的悲哀。而在這兩種情感中,同情是更為普遍的,因為只要對他人的困境產(chǎn)生真正的看法或感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同情他們看到的處于困境中的所有人。通常會用憐憫和同情來表達這種情感。這種差異或不平等是如此顯著,以至于我們認為同情本身就是人性中一種原始的、獨特的、特別的情感。
巴特勒也提到可能會有人質(zhì)疑,例如:難道每個人對自己的煩惱都不夠嗎?我們必須顛倒眾所周知的審慎原則,選擇把自己與苦難聯(lián)系起來?或者應(yīng)該從理性和適當?shù)慕嵌葋碜鲞@件事并不更好?巴特勒的回答是:但我所說的是人類;不完美的生物,從我們所處的條件來看,必然相互依存。對于人類這種生物,完全由自然的感情支配,這幾乎會使我們沉淪到野蠻的境地,并且使人類喪失行動原則。人類就是通過感官認知、情感和偏好來認識世界。我們要接受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所以并不能壓抑或者拋棄自身的同情,這是荒誕的,唯獨崇尚理性的行為也是荒誕的。
到此,巴特勒表明了他的觀點: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就是通過感官認知、情感和偏好,我們不能壓抑它僅僅依賴理性;同時,赤裸裸地行使這種感情也是錯誤的,理性和宗教原則的力量和優(yōu)勢,顯然要求這些情感是對后者的約束,是對前者不足的補充。
參考文獻:
[1]Joseph Butler.Fifteen Sermons Preached at the Rolls Chapel and other writings on ethics,United Kingdo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