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寬雨
地鐵,作為交通運輸工具的主力之一,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也在不斷進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各種高科技助力地鐵越來越智能、高端。不過,在地鐵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地鐵上的座椅貌似沒什么進步,一直以“樸素”的聯排座形象分布在地鐵車廂的兩側。
被吐槽的地鐵座椅
如今,人們對舒適、安逸的要求越來越高,沒有達到人們心理預期的“樸素”的地鐵座椅經常成為人們吐槽的對象。關于地鐵座椅,人們吐槽的主要有3 點:
1. 硬
和同樣在鐵軌上跑的高鐵的座椅比起來,地鐵的座椅要差好幾個檔次,不僅靠背不能調,腳踏板和小桌板也沒有,更主要的是整體硬邦邦的,坐在上面很難給人舒適的感覺。
2. 擠
地鐵上的座椅基本是聯排座椅,這樣的座椅遇上人多或者穿得多的冬天難免會出現一個問題——擠。有時,身體動一動都費勁,只能盼望早點到站。
3. 滑
遇上地鐵人少、每人幾乎可以坐一個聯排座椅的時候,雖然很欣喜,但這時又會發(fā)現座椅的另一問題——滑。地鐵座椅基本是滑滑的,在地鐵停下和啟動時,身體可能會在慣性作用下產生滑動。如果想閉目養(yǎng)神,在地鐵停下和啟動時還得留心,以免從座椅上滑下去。
座椅中的大學問
地鐵座椅被吐槽也不是一兩天了,但它依舊保持這副“樸素”的樣子,完全沒有向高鐵座椅看齊的意思,這又是為什么呢?其實,地鐵座椅這么設計是有科學道理的。
首先,這種設計能夠增加載客量。作為一種在上下班等人流高峰期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短途運輸工具,及時把更多的人運送到目的地是地鐵的主要目標,聯排平滑座椅不僅能在人多的時候多坐些人,還可以節(jié)省空間,讓更多的人可以站在過道上,從而增加載客量。
其次,這樣的座椅更安全。地鐵通常是在地下行駛的,在這樣的密閉空間里一旦發(fā)生火災,無論是救援還是逃離現場,都很困難。地鐵座椅采用的都是不銹鋼、玻璃鋼這樣的不易燃材料,相比于柔軟的棉和布,這樣的座椅雖然舒適度有所下降,但是更有利于防止火災的發(fā)生。
最后,用這些不易燃材料做成滑滑的座椅也給清潔帶來很大便利。那些采用棉和布制作而成的座椅想要清潔,只能拆下來用大型清洗機清洗或者用洗衣機逐個清洗。而地鐵座椅臟的地方只需用抹布簡單擦一下就能搞定,非常方便。
不一樣的地鐵座椅
雖然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地鐵座椅一直很“樸素”,在舒適度上和高鐵座椅沒法比,但一些地鐵座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在努力提升舒適性。比如,在重慶軌道交通1 號線上行駛的地鐵,其座椅下方就安裝了電加熱器,在地鐵溫度低于16℃時,座椅會自動升溫,在寒冷的天氣里給人們帶去一份溫暖;在人流量相對較少的成都地鐵10 號線上行駛的地鐵,其座椅放棄了普遍的聯排設計,而采用橫排獨立設計,給座椅上的人們更大的自由活動空間;在成都地鐵6 號線上行駛的地鐵,將座椅設計成凹凸的波浪形,以增加座椅的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