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和寫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學生語文啟蒙學習的開端。識字、寫字教學,包括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語言文字的興趣,對語言文字的認知,引導學生正確地書寫漢字,保持良好的書寫和閱讀習慣,增強學生對漢字美感的認知??偠灾?,識字和寫字教學既包括了學生對漢字的興趣和認知,同時也包含對漢字的書寫和基本應用。
一、小學低年級識字和寫字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識字、寫字教學對學生來說意義深遠,不僅可以影響學生當下的語文學習,對學生日后的成長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都意義非凡。目前,有的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其一,忽視學生的學習特點,這是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和寫字教學中,與梯度識字和寫字教學相違背的。忽視學生學習的階段性特點,讓學生完成高難度的學習任務,不僅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反而可能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其二,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創(chuàng)造漢字語境。比如,有的教師認為漢字的語境就是教材中的課文,所以會讓學生反復朗讀、品評課文,以達到理解漢字的目的。但是漢字有很多的語境,有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也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這些情景可以把漢字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其三,部分教師忽視了識字與寫字教學過程中的評價。雖然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引導學生識字、寫字,但是由于沒有經過檢驗和評估,教師和學生并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最有效的反饋,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就像是“逆水行舟”,如果不能及時找到問題根源并解決,就無法進步。如果不能進步,那就是一種退步。所以很多教師在進行識字、寫字教學的時候,信心會越來越低。
二、小學低年級梯度識字與寫字的教學策略
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識字和寫字,教師必須要加以重視,要以培養(yǎng)學生對漢語文字的興趣,指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提高學生在識字和寫字層面上的能力等為目標。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特點出發(fā),設計梯度式教學,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和寫字能力。
1.構建語境,培養(yǎng)感性認知
小學低年級是發(fā)展感性認知的最佳時期,這就是低年級小學生之所以對書本上的圖畫特別感興趣的原因所在。在識字與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根據學生感性認知的發(fā)展,利用多媒體設備設計多種情境,幫助學生獲得漢字的感性認知。
比如“發(fā)現”這個詞。教師給同學們看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小男孩走進樹林,發(fā)現樹枝上有很多小鳥,歡快地唱著歌,小男孩走到湖邊,看著湖水里的魚兒。教師讓學生回答:小男孩在湖邊的樹林里看到了什么?學生把他們在視頻中看到的小動物,如鳥、魚等敘述出來。教師繼續(xù)問: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小男孩看小動物時的表情?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啟發(fā)學生,讓學生用簡單的詞匯概括剛才小男孩看動物的過程。然后教師展示了“發(fā)現”這個詞,并講解,“發(fā)現”這個詞可以反映出小男孩對于動物的好奇心。通過教師展示的情景,學生把“發(fā)現”這個詞與視頻中所呈現的內容聯系起來,在心中構建起對“發(fā)現”這個詞的感性認知。
2.結合音頻識別漢字
當漢字出現在學生面前時,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使學生把真實的情境與漢字聯系起來,并獲得漢字的感性認識。教師再向學生展示漢字語音,即漢字的標準讀音,并使學生掌握每個音節(jié),之后正式開始識別漢字。音頻展示,其實就是教師給學生提供感性認知的過程,只是播放音頻,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的讀音,同時,學生也開始學習知識,掌握漢字的基本意義。學習音節(jié)就相當于學習漢字的第一步,因此,教師要多措并舉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是小學低年級梯度識字與寫字教學的要求。一開始教師只是鼓勵學生學習,比如“你試一試”“老師相信你”等,鼓勵學生開口說漢字,并嘗試拼音。學習漢字必須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如果學生不愿讀、不敢嘗試、畏懼錯誤,那么識字、寫字教學就很可能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而梯度式教學就是要求教師在情感認知培養(yǎng)的第一步基礎上,嘗試并開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正式開啟識字與寫字學習的第一步。
3.設計活動,培養(yǎng)寫字能力
在上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啟了識字和寫字教學的第一步,學生開始開口模仿音頻中的讀音并對漢字進行朗讀,通過朗讀和教師的指點,學生能夠順利地掌握漢字的讀音。之后學生就需要理解漢字的意思和應用情境,該問題對學生來說是學習的難點,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邏輯思維還沒有形成。因此,這部分教學涉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的提高,而能力的提高往往離不開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個性、學習特點,設計出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認識漢字。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貼貼紙”教學,教師會在紙上寫下不同的偏旁部首,然后讓學生扮演尋找寶藏的角色。如果這個字找不到偏旁部首,教師就可以把它拆開,其實就是在學習漢字的筆順和偏旁部首。在“貼貼紙”游戲中,教師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識字、寫字的學習,同時指導學生掌握基本握筆、寫字的習慣。
4.開展互評,及時有效反饋
教學效果的好壞既與日常學習有關,又與教學評價密切相關。教師根據梯度識字的要求和目標,進一步深化學習。比如,我們可以開展教學互評,讓每個學生都拿別人寫過的漢字,或者根據別人對漢字的理解,進行全面分析和評價。比如,很多學生在學習“美好”這個詞的時候,并不熟悉“美”這個詞。因此,其他同學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根據上一位同學的拼讀漢字來理解這部分知識。通過教學互評,教師能發(fā)現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并嘗試解決問題,最后引導學生在認識問題的前提下,重新投入到識字教學中去。通過對教學反饋的評估,得出教學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改進,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結語
識字和寫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基礎,教師要對識字和寫字教學加以重視,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性格差異,展示有效的語境,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同時可利用信息技術,促使小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識字和寫字的學習中。
王丹鳳(常州市武進區(qū)湖塘橋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