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振軍
編者按: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家庭是精神成長的沃土,家國情懷的邏輯起點在于家風的涵養(yǎng)、家教的養(yǎng)成。
【主題闡釋】
家風是一個家庭成員間相互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激蕩砥礪而形成的一種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包括精神風貌、道德品質(zhì)、審美格調(diào)和整體氣質(zhì)等。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段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這其中,父母在家風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講,家風決定其家人能走多遠、行多穩(wěn)、飛多高;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影響其家人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
【素材一】
焦裕祿的家風
焦裕祿的家風,是焦裕祿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的具體表現(xiàn),“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是焦裕祿家風中最閃光的遺產(chǎn)。
在日常生活中,焦裕祿對妻子和子女要求非常嚴格。他對妻子說,不能收受別人的任何東西,不能占公家一點便宜。焦家子女多,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的糧食供應很緊張,焦家的午飯幾乎固定是一鍋普普通通的面條,加上窩窩頭或紅薯。有一天,焦裕祿下班回家,妻子給他端來一碗大米飯,上面還拌了點兒紅糖,亮晶晶的大米飯很是誘人。當時蘭考不產(chǎn)大米,糧食供應中70%是粗糧,剩下的給一點兒白面,哪里會有大米啊?他問妻子:“這是從哪里來的?”妻子告訴他:“這是縣委辦公室考慮到你身體不好需要照顧送來的。”焦裕祿給每個孩子的碗里撥了一筷子大米飯,端著還剩下大半碗米飯的碗,對妻子說:“我們不是最需要照顧的,這個以后咱們不能吃了,你把這些給那兩個研究泡桐樹的南方大學生送去吧。”
焦裕祿到蘭考工作后不久的一天,正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焦國慶想去劇院看戲??墒?,焦國慶沒有錢買票。檢票員得知他是焦裕祿的孩子后,就放他進去白看了一場戲。焦裕祿知道這件事后,第二天帶著焦國慶去劇場認錯,并補上了兩毛錢的戲票款。
【素材解讀】
在某種意義上,家風和家教,構(gòu)成了獨具家庭特色的“道德共同體”。從家國情懷的深明大義到知書達理的人情練達,再到品學兼優(yōu)的素質(zhì)養(yǎng)成,無不仰賴其滋養(yǎng)和浸潤。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是焦家最有底氣的家風。嚴厲又較真的“焦門家風”,讓子女們從“不伸手”、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良好品行中受益終身。當年那個“看白戲”的老二焦國慶從軍21年,獲評軍區(qū)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老四焦躍進長期在豫東農(nóng)村基層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老五焦守軍參軍后兩立戰(zhàn)功,后來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素材二】
老革命周智夫的家風
周智夫是一位老革命,他有一本《生活備忘錄》,是記錄日常開銷的“賬本”,大到上千元的電器,小到幾塊錢的燈泡,每一筆開支都記得詳詳細細。幾十年來,周智夫老人就是這樣傳承著他的紅色家風。家里沒有一件高檔電器、貴重家具,去世前一直在用五十年代的牙缸、飯盒,七十年代的沙發(fā)、鋼管床。
老革命周智夫臨終前,將自己積攢的12萬元都交了黨費。“父親常說,我要一輩子做黨的人,不僅這輩子做黨的人,下輩子還跟著黨?!倍畠豪斫飧赣H的意思,這不僅是心中的信仰,還是臥病在床的父親臨終前最后的心愿。“12萬元,正好夠下輩子一百年的黨費?!?/p>
同時,為避免和同患心臟病的大女兒混用藥品,他讓女兒在藥瓶上貼上名簽,因為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不能“一人公費醫(yī)療,全家免費吃藥”;得知外孫要到美國讀書,他再三叮囑“學成后一定要報效國家”。“不留金,不留銀,只給后代留精神”的純正家風,讓人稱贊。
【素材解讀】
繼承和弘揚紅色家風,向來是共產(chǎn)黨人的堅定選擇。94歲的老革命周智夫臨終前,執(zhí)意上交12萬元的“特別”黨費,令無數(shù)人欽佩,而他“不留金,不留銀,只給后代留精神”的純正家風,同樣讓人稱贊。為避免和同患心臟病的大女兒混用藥品,他讓女兒在藥瓶上貼上名簽,因為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不能“一人公費醫(yī)療,全家免費吃藥”;得知外孫要到美國讀書,他再三叮囑“學成后一定要報效國家”。愛黨愛國、嚴守紀律、勤奮節(jié)儉,如此家風,不僅山高水長、光照后人,也讓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更加豐沛。紅色家風的精神富礦,為我們修身、齊家指引了清晰方向。
【素材三】
謝安的家風
東晉名相謝安經(jīng)常召集族中子弟談天論地,內(nèi)容多與文學有關(guān)。這看上去似乎只是文士雅集,實則不然。有一次,謝安問子侄們《詩經(jīng)》中哪一句最好,侄子謝玄認為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不是謝安心目中的理想答案。在謝安看來,“訏謨定命,遠猶辰告”的意境深遠,才應是從政者追求的“雅”。短短的一番對談,看似討論古書,實則以此教育子弟不應以個人情感為先,而應以天下大計為懷。
【素材解讀】
謝安式的教育方式,世代相承的道德教化成為一種文化底色,因而被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贊為“門風優(yōu)美”。他們并非對家族后代進行刻板說教,而是在談論學術(shù)文藝時蘊道德禮儀于其中。除去這種“言傳”,更多時候他們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對子弟行為禮儀的培養(yǎng),以及自身對行為規(guī)范的遵守來進行“身教”。重視踐行的“身教”與注重學習領悟的“言傳”相結(jié)合,讓家風這一文化基因得以順利完成代際傳承。
【素材四】
用心陪父母也是一種家風
有媒體報道說,記者在天津隨機做了30多份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70%的40歲以下的年輕人在春節(jié)回家后,真正陪父母的時間只有一天左右,不少時間都被用來和同學聚會。假期時間屬于自己,怎么安排原本無可厚非,時間的賬也未必非要算得這么精確。但是7天長假中,年輕人只用七分之一的時間來陪父母,倒的確說明了“人回來了,心沒回來”的現(xiàn)實,也說明了親情的彌足珍貴,需要不斷呼喚。
【素材解讀】
和父母的團聚,既是一種報恩,又是一種反哺。當他們將孩子撫養(yǎng)成人,送到外地讀大學、到大城市打拼,對于他們來說,孩子的回歸和問候,是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這個禮物反饋了他們數(shù)十年的養(yǎng)育和期許,也給他們的晚年帶來寬慰和安寧。之所以這些年有人提出,要將回家陪父母入法入規(guī),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讓這種親情和反哺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自覺,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有人算了一筆賬,“假如父母再活30年,每年真正陪父母的時間有24小時,那么30年和父母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不到一個月”。這個“殘酷”的親情計算題提醒我們,用心陪父母,也是一種重要的家風。雖然時間是自己的,但也是在不停流逝的。父母在一天天變老。不要到了父母滿頭白發(fā),到了“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時候,我們再如春晚歌曲里那樣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