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貝
心理學(xué)認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三個叛逆期,其中第一個叛逆期在3歲左右。我兒子貝貝今年3歲半,明顯地有了叛逆表現(xiàn):和家長唱反調(diào),你讓往東,他非往西;這事你不讓他干,他非干不可;還不聽勸、不講理,總認為自己的意見就是對的……
一時間,我有些頭大。但是我也知道,多數(shù)時候并非孩子存心找碴兒、故意搗亂,他之所以叛逆,源于一些被家長忽視的內(nèi)心動機,就看家長有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去了解。
鏡頭一:他想自己挑衣服
五一長假,疫情防控形勢緩解,我們?nèi)覜Q定去郊外的濕地公園玩。
吃的喝的都放車上了,走之前,我們開始換衣服。因為著急,我隨便拿出一件襯衫,往貝貝身上套。誰知,貝貝大哭:“我不要——不要——”爸爸以為孩子故意搗蛋:“你怎么回事???越趕時間越磨蹭,快穿上!”事與愿違,越催孩子越抗拒,不僅沒穿上衣服,還把衣服扔地上了。
這時,我媽過去抱著孩子:“貝貝,告訴姥姥,你為什么哭???你想怎么樣?”貝貝:“嗚嗚嗚嗚,我——我不穿這件!”我媽領(lǐng)著貝貝來到衣柜前:“那你想穿哪件呢?”貝貝翻來翻去,拿出一件:“我要穿這個。”“行,就穿這個!”貝貝很快破涕為笑。
解讀:
孩子不想服從大人的安排,想自己做決定。這階段的孩子有一種“長大了”的興奮感和強烈的表現(xiàn)欲,不想再聽父母發(fā)號施令,他會因為自己可以做決定而獲得充分的心理滿足。這不是執(zhí)拗和任性,而是他內(nèi)心的獨立宣言。
鏡頭二:他想像大人一樣使用刀具
貝貝見姥姥在廚房切菜,覺得好玩,也想拿刀切菜。姥姥不同意:“你還小,不能拿刀,會切到手的!千萬不能拿刀?。 苯Y(jié)果,越說不能拿,他越想去拿。
一天,貝貝趁人不備,偷偷溜進廚房,打開抽屜正準備拿里面的刀具,結(jié)果被我逮個正著。眼看之前的阻止、勸說都沒用,這次我干脆拿起刀具讓他仔細看看:“貝貝,你看,這刀太尖了,很容易割到手,對不對?不如我另外給你一把刀,好不好?”貝貝的注意力被轉(zhuǎn)移:“什么刀?”我拿出一把切蛋糕的塑料刀,又拿出一些西紅柿:“來,今天這些菜都歸你切了!”貝貝張大嘴,很興奮:“?。慷細w我切了?”“是啊,中午我要用你切的西紅柿做湯哦!”貝貝點點頭:“行!”
然后,我把西紅柿和塑料刀放在客廳茶幾上。他在客廳認真地切起西紅柿來。切好后,我用盤子把西紅柿裝起來,又拿出一些豆芽:“貝貝,你能幫媽媽擇豆芽嗎?”貝貝信心十足:“能啊!”
解讀:
大人能做的事,孩子覺得自己也能做。有些事情,大人出于對孩子的保護,不允許孩子做。但是孩子不理解,結(jié)果大人越反對,他越想做。同時,與大人對抗,還給孩子帶來了一種成就感,讓他感覺自己長大了。所以大人不妨給孩子機會,在安全范圍內(nèi),讓他證明自己的能力。
鏡頭三:他會沉溺于自己的愛好
馬上要開飯了,貝貝還在聚精會神地搭積木。爸爸喊他:“貝貝,洗手吃飯!”貝貝搖搖頭:“嗯——我在搭積木呢!”姥姥繼續(xù)喊:“貝貝,該吃飯了,等會再玩。”貝貝頭也不抬,繼續(xù)搭積木——你喊你的,他做他的。
貝貝爸爸兩手叉腰,眼看要發(fā)火,我趕緊上前救場:“貝貝,你是不是玩得很開心啊?哇,搭得這么高!”貝貝:“當(dāng)然了,這是空中城堡!你小心點,別碰倒了,哈哈!”先跟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上,這樣勸說就容易了。我靈機一動:“城堡要舉辦晚會,王子和公主都來參加?!必愗惻d奮起來:“還有晚會?什么是晚會?媽媽。”“晚會就是大家先吃東西,然后再一起跳舞?!必愗愋α耍骸俺燥柫瞬庞袆盘?,對嗎?”我順竿爬:“對啊。現(xiàn)在,是不是有個王子要吃東西呢?”貝貝把手舉起來?!昂玫摹愗愅踝右詵|西了,這樣吃完就可以跳舞了?!必愗惞怨缘馗襾淼讲妥琅浴?/p>
解讀:
最初,孩子不能區(qū)分自己的意愿和別人的意愿。隨著漸漸長大,他開始能夠分清: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自己想做的。當(dāng)他沉醉在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dāng)中時,大人強迫他結(jié)束,他肯定會反抗、抵觸。這時,大人要巧妙引導(dǎo)他,而不是命令他。
鏡頭四:他希望家長更關(guān)注他
一天,貝貝在畫畫,我在看一份公司的資料。忽然,貝貝對我說:“媽媽,我喜歡藍色,我畫了一棵藍色的樹?!蔽译S口說:“藍色的樹?好有趣啊?!必愗愑终f:“媽媽,我的這棵樹要結(jié)什么果子呢?綠色的還是咖啡色的?”我敷衍道:“咖啡色的果子是什么?。俊?/p>
顯然,我的心不在焉讓貝貝很不滿意。他跑過來,拿著水彩筆在我的資料上亂畫一通。我趕緊攔?。骸澳愀墒裁窗??這是我有用的東西,別亂畫!”我越制止他越起勁。這時,我才感到他帶著情緒,趕緊抱住他:“貝貝,你想畫畫,咱們?nèi)ツ卯嫾垼@是媽媽要用的資料,畫亂了就沒法看了,對不對?”貝貝見自己的“陰謀”得逞,就停下亂畫的手。
解讀:
渴望被關(guān)注是孩子的天性,但大人常常因為工作而忽視、冷淡了孩子。這時,孩子只能通過一些反常行為來引起大人的注意。實際上,當(dāng)大人給予他足夠的關(guān)注時,他并不是蠻不講理。
鏡頭五:他想嘗試大人不允許的事
公園湖邊有座不大的假山,貝貝想爬上去,嚇得姥姥趕緊阻止:“不行不行,太危險!萬一你爬上去掉湖里怎么辦?”姥姥越是拉得緊,貝貝越是往那兒奔。眼看姥姥拉不住,爸爸趕緊過去,讓姥姥放手,自己牽孩子。孩子還是一個勁兒地要爬山,爸爸同意了。他牽著孩子,沒出什么危險,孩子爬到假山頂上,感覺很刺激:“爸爸,我比你還高!”
晚上大家洗完澡,浴室的地板上有水,很滑,貝貝偏要進去玩。姥姥阻止:“不行,地上太滑!”越阻止貝貝越要進去:“是嗎?我進去看看。”說著,就進去了。
其實,不如讓他進去,提醒他小心點就行了。如果真摔一跤,也沒啥大不了的。
解讀:
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什么都想試試。隨著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渴望擴大活動范圍,嘗試更多新鮮的尤其大人不讓做的事情。如果大人橫加阻攔,勢必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如給孩子機會試試。
要知道,膽大心細是在實踐中才能鍛煉出來的。
鏡頭六:他討厭家長不斷地阻止他
吃晚飯時,貝貝想把飲料倒進菜里。這個突發(fā)奇想的念頭遭到全家人阻止,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先后呵斥他:“不準調(diào)皮搗蛋!不能倒一起!”可惜,人多未必力量大。大人們集中火力的結(jié)果是孩子一意孤行。在一片反對聲中,他把一瓶飲料咕咚、咕咚地倒菜湯里了。
還有一個例子。我曾反復(fù)對貝貝講:“地板涼,也臟,不準趴地上,聽話!”結(jié)果,他無動于衷,像外星人聽不懂地球人說的話一樣。我把他從地上抱起來之后,他固執(zhí)地跑到原來的位置上繼續(xù)趴著。
解讀:
其實,并非孩子不懂道理,而是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大人們不斷地阻止他,嘮嘮叨叨沒完沒了時,他會厭煩,然后故意和大人們對著干。
鏡頭七:他有時喜歡激怒家長
七月的陽光明晃晃的。出門前,我給貝貝抹防曬霜。貝貝不好好站著,而是拿著防曬霜哧溜跑了。我喊他:“你去哪兒?趕緊抹好,我們出發(fā)了!”貝貝不聽,擠出一些防曬霜,抹在鏡子上。我趕緊制止:“別亂抹,浪費!”貝貝得寸進尺,又擠出一些抹在門上。我繼續(xù)制止:“怎么回事啊你?抹臉的東西你抹哪兒了?”貝貝高興地笑起來,又擠出一些抹在電視機上。見他一而再、再而三,我很生氣,提高聲音:“貝貝!”貝貝看我臉色不對,拿著防曬霜站住了。
我深吸一口氣,平復(fù)一下情緒:“貝貝,告訴媽媽,防曬霜是干什么用的?”貝貝說:“抹臉的唄!”“防曬霜就是防曬用的。你看現(xiàn)在外面曬不曬啊?”貝貝瞇起眼睛看看窗外:“曬!”“所以啊,咱們抹上這個就不怕了?!必愗慄c點頭。
“你再看看這些鏡子、門、電視機,它們怕曬嗎?”貝貝又笑起來:“不怕?!薄盀槭裁??”“因為它們沒出去?!薄皩Π?!那就別給它們抹了,留著我們抹吧?!薄昂?。”
解讀:
孩子會經(jīng)常試探性地挑戰(zhàn)大人的底線,看你吹胡子瞪眼,他就特別高興。此時,大人該堅持的原則要堅持。當(dāng)然,除了斗勇,更要斗智。
鏡頭八:他開始以牙還牙、抵抗束縛
貝貝在外面玩瘋了,到了吃飯的點兒,還不愿回家。爸爸命令他,他不聽;爸爸動手拽他,他還手。結(jié)果推推搡搡間,父子倆來了一場激烈的對打。爸爸氣得怒斥他:“你不聽話,還敢打我?”
姥姥見狀,聲援小外孫:“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貝貝見姥姥和他站在一個戰(zhàn)壕,高興地說:“就是,就是!”姥姥見孩子不太生氣了,趕緊說:“我餓了,貝貝,你帶姥姥回家吃飯吧?!必愗愸R上跑過去:“好,我扶您。”
解讀:
孩子玩得正在興頭上,不愿回家是正常現(xiàn)象。要勸說孩子回家,強迫是沒用的。“壓迫”之下,奮起反抗、以牙還牙是他的本能反應(yīng)。相反,如果能和孩子站在同一戰(zhàn)壕,這樣勸說起來就容易多了。
孩子長到3歲,雖然在你眼里他還是個小孩,但是他自己已經(jīng)感覺自己長大了——他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想嘗試新鮮的事物,想努力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雖然還小,叛逆的種子卻已經(jīng)在他的體內(nèi)破土發(fā)芽。此時,我們不能再小看他、輕視他,而要理解他、支持他,從他的角度看問題,幫助他成長,而不是總抱怨他為什么不聽大人的話。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