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
一
在麗江,為了看玉龍雪山,天不亮我們就起了床。大巴車在高速路上行駛,天公不作美,陰沉著臉,有隨時下雨的意思。然而,看雪山需要晴天才會看到雪山頂真面目。隨著海拔的不斷上升,氣溫越來越低,趕到雪山腳下,我穿起隨身攜帶的長袖衫,其他人也都換裝或租起了棉衣。
天然冰川博物館——玉龍雪山終年積雪,布滿冰斗、冰川、冰塔林。夏季登山可以領(lǐng)略到山下大汗涔涔、山間春意融融、山頂寒風(fēng)凜冽的立體氣候特色。雪山這座巨大的天然冰源,使麗江古城四周的泉水四季噴涌,形成了“家家流水,戶戶垂柳”的獨特風(fēng)貌。因此納西族世代都把玉龍雪山視為民族的象征。納西人以胖為美、以黑為魅,稱女的“胖金妹”,男的為“胖金哥”。瀘沽湖也叫“神女湖”,海拔2685米,48平方公里,水深平均40米,湖中有三島,湖水清澈如鏡,湖灣迂回,兩岸青山環(huán)抱,在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居住在岸邊的摩梭人屬納西族,他們?nèi)匀贿^著古老的母系為主、走婚的婚姻方式,也是現(xiàn)在世界上婚姻最先進的婚姻。這里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天下”。導(dǎo)游小楊給我們介紹了“走婚三件寶”:鐮刀、草帽、肉骨頭。摩梭女人到成年后自己單獨居住,男女相愛就在白天約定好,晚上由男的到女家居住,第一道關(guān)要把肉骨頭扔給看門狗,然后順利敲開“胖金妹”的門,將草帽掛在門外,告訴其他人,今晚有人走婚了,再把隨身攜帶的鐮刀別在門內(nèi)。納西人崇尚烏鴉,烏鴉長得不漂亮,叫聲也不好聽,但是它有“反哺之義”,是孝敬父母的“楷?!薄?dǎo)游給我們講了一個他自己遇到的故事:他第一次跟同學(xué)到摩梭人那里在一個屋里吃飯,有一個三五歲的小女孩跟70多歲的姥姥要生日蛋糕。她說,漢族人過生日都要買蛋糕,都要祝生日快樂,我也要蛋糕。沒想到,在這個小女孩磨過一陣之后,姥姥忍無可忍地打了孩子的耳光,并用納西語告訴孩子,我們摩梭人是不過生日的,生日這天是母親的難日,母親把你送到這個世界上不容易,沒有快樂可言;生日這天不要高興,你長大后要好好孝敬母親,多為母親做些事情,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玉龍雪山是北方距離赤道最近的一座山,至今還是一座沒有被征服的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游客們穿著各色與時令季節(jié)不符的衣服,乘纜車登上了云纏霧繞的雪山。天上云層密布,在纜車上,放眼山下,一幅幅水墨畫般的風(fēng)景,使人感到了仙境一樣的幻覺。站在高山上,向玉龍雪山主峰望去,郁郁蔥蔥的山下映襯著在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的雪山,只那么幾秒鐘,雪峰便被云霧鎖住,一切都在朦朧幻影中。這里一年360多天難以見到雪山。“貴人到,雪山笑”,在這樣陰沉的天氣,能見一眼雪峰實在是難能可貴。
遠(yuǎn)遠(yuǎn)望去,雪山下的藍(lán)月谷下的鏡潭湖呈藍(lán)綠色。從雪山流下來的泉水和雪水,在這里匯集成一汪深潭,由于水底為石灰?guī)r結(jié)構(gòu),在岸邊綠樹和藍(lán)天的映襯下,所以形成了現(xiàn)在的藍(lán)月谷下的鏡潭湖。這里是牦牛的故鄉(xiāng)。傳說很久以前,人們只有騎上圣潔的牦牛,才能穿過湍急的白水冰河,到達(dá)理想的彼岸——“玉龍第三國”。今天,藍(lán)月谷“牦牛騎士”已成為玉龍雪山體驗之旅的代表影像。游客騎著牦牛拍照,還有的在長橋、跌瀑前留影,享受著難得的風(fēng)光。
二
以玉龍雪山為背景,在海拔3100米的云貴高原,一個實景舞臺呈現(xiàn)在眼前。我們坐在觀眾席上,欣賞了一臺大氣雄渾的表演。
這是一場用靈魂書寫的演出,這是一場用心靈解讀的盛宴,這是一場我們白日里做的夢。麗江,這個曾經(jīng)被遺忘的納西古王國;玉龍雪上,這座至今無人登頂?shù)纳衩刂剑瑥埶囍\、王潮歌、樊躍導(dǎo)演的、原生態(tài)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麗江》,以雪山為背景,汲天地之靈氣,取自然之大成,用大手筆的寫意,可稱為世界上最高的演出場地。讓生命的真實與震撼,如此貼近每一個人。來自10個少數(shù)民族的鏗鏘漢字,來自16個鄉(xiāng)下村莊的普通農(nóng)民,就是這500多個有著黝黑皮膚的非專業(yè)演員,在這神奇的麗江土地上,在這座只可仰視的玉龍雪山下,沒有華麗的背景,沒有絢爛的燈光效果,只有撲面而來的泥土汗水的味道,只有像你的父輩祖先一樣厚實的肩膀,他們用最原生的動作,最質(zhì)樸的歌聲,最滾燙的汗水,與天地共舞,與自然同聲帶給您心靈的震撼。
演出分六場。第一場《古道馬幫》:麗江古城成為滇西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都是因為馬幫的原因。馬幫影響著納西人的生活,他們以能參加馬幫、當(dāng)上馬幫頭領(lǐng)為榮。馬幫展現(xiàn)了大馬幫男人的英雄色彩。納西民族的風(fēng)俗認(rèn)為,大丈夫不應(yīng)該為家務(wù)事所累,在納西女人看來,自己的男人有學(xué)識,能交游,有成就,便是妻兒的榮耀??鹞枵宫F(xiàn)了納西婦女任勞任怨的偉大母性情懷。馬是納西人的崇拜物之一,馬幫在紅頂上奔跑,仿佛是六百年前的茶馬古道上“山間鈴響馬幫來”的震撼再現(xiàn);第二場《對酒雪山》:少數(shù)民族天生愛喝酒,就像他們都能歌善舞一樣。所以他們的酒令同樣載歌載舞,豐富多彩。高興了喝酒,不高興了也喝酒。在雪山腳下的這群熱血漢子,有著野性的豪情,也有著孩子般的快樂。各民族的酒令和納西快板展現(xiàn)了雪山下的少數(shù)民族對待朋友的熱情和對待生命的豁達(dá)樂觀;第三場《天上人間》:面前的玉龍雪山,就是納西人的無限崇敬的十二歡樂山,是多少癡情男女選擇在此殉情的山。在這里,遍地開滿鮮花,沒有痛苦憂愁;在這里,“白鹿當(dāng)坐騎,紅虎當(dāng)犁牛,野雞來報曉,狐貍做獵犬”;在這里,有情人可以自由結(jié)合,青春生命永不消逝,情侶們永無人世的悲傷??吹阶非髳矍樾腋5那嗄昴信瑒e離父母和親人,哀婉凄楚的音樂、悲傷動人的場面,人們不禁潸然淚下……第四場《打跳組歌》:打跳是麗江少數(shù)民族的大眾娛樂活動,人們圍成圓圈,手拉手歡樂共舞。納西人喜歡跳“阿麗哩”“打勞麗”;普米人愛跳“含擺舞”,藏族人愛跳“鍋莊”……他們用舞蹈和歌聲來愉悅身心,也通過舞蹈令男女之間自由交往。少數(shù)民族說話就是唱歌,走路就是跳舞。這原汁原味的載歌載舞是向遠(yuǎn)方的客人表示歡迎,表現(xiàn)出他們特有的熱情奔放;第五場《鼓舞祭天》:對天的崇拜和對自然的親和是納西人從古至今所一直推崇的。這個人口不到30萬的民族,在東巴經(jīng)書中曾經(jīng)這樣記載:“我是九天先祖的后代,我是七地先宗的后代,越過九十九座山不累者的后代,猛獅壯象的后代,力大無窮的巨人的后代……”在震撼人心的鼓聲中,在老東巴振振有詞的唱經(jīng)聲中,我們仿佛已經(jīng)感受到了一個生生不息的納西民族;第六場《祈福儀式》: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叫天天答應(yīng),叫地地答應(yīng)……“請把您的雙手交叉放在額頭,讓您的目光向著天的方向,雙手合十,展開你的雙臂,高舉頭頂,許下你心中的愿望吧。站在這神奇的玉龍雪山前的我們,虔誠地為從四面八方而來的您祈愿,祈求天為您實現(xiàn)心愿,為您喜降福氣”。隨著解說,在場的人都站了起來。面對此情此景,面對神圣的雪山,我許下了四個愿望:保佑媽媽長壽,保佑妻子和我都健康,祝愿兒子及全家平安,愿兒子兒媳再給我們生個孫子。
我們無從告訴你什么是真正的玉龍雪山,也無從定義衡量這是一場什么樣的演出,因為在每個人心中,都將會有所不同。這是遠(yuǎn)離了鋼筋水泥的喧囂,洗凈了煩庸俗事的困擾,回歸了大自然,回歸了大生命,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學(xué)會大口地呼吸,懂得感恩生命,感受活著的美好,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三
麗江,最有魅力的是古城。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又是距離生活最近的地方。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沒有城墻的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我們從遙遠(yuǎn)的北國,帶著好奇與疑問,走進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位于大研鎮(zhèn),它建于南宋,迄今已有800年的歷史。這里曾是滇西著名的商貿(mào)中心之一。城內(nèi)玉泉水穿街過巷,流遍千家萬戶,有明清時期大小石橋300多座,還有諸多石牌坊,民居均為土木結(jié)構(gòu)的瓦房,古色古香。讓人感受到了“家家溪水繞戶轉(zhuǎn),戶戶垂柳賽江南”的風(fēng)韻。
古城的前面還矗立著毛澤東的巨幅全身塑像,老人家揮著手,在向人們打著招呼。古城門是一大一小兩個轉(zhuǎn)動的水車輪子,典型的江南標(biāo)志。這里的影壁墻上還有1999年5月江澤民題寫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麗江古城”幾個大字。導(dǎo)游告訴我們,去古城不怕找不到回來的路,進城順?biāo)校龀悄嫠?,保證會回到原來的地方。不足兩丈的水面,被青磚砌筑著,古老而滄桑。在小橋的點綴下,在垂柳的映襯下,活現(xiàn)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場景。兩側(cè)店鋪林立,古色古香的牌匾,舊式的建筑,偶見綠色植物纏繞從店鋪旁伸到水面上。路面青石板砌筑,磨得發(fā)亮,凸凹不平,烙下深刻的歷史印記。店鋪門前都懸掛著一串串紅燈籠,在里面的酒吧、咖啡吧里,男人們喝著茶,休閑著談笑,享受著獨特的氣氛。在麗江古城,我看到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當(dāng)?shù)厝俗咴诮稚?,悠閑而平靜。有外國記者問納西人:“現(xiàn)在是快節(jié)奏時代,你們這樣散漫不覺得是在浪費生命嗎?”納西人機智地回答:“人生都在奔一個目標(biāo),那就是死亡,要學(xué)會享受生活。哪像你們都在急急忙忙地趕往墳?zāi)估锾??!?/p>
在小院自由部落的旁邊,我看到一條窄小的胡同向里延伸,順著一步步臺階遠(yuǎn)遠(yuǎn)看去,里邊也是商品交易的所在。逛古城的人穿著現(xiàn)代的衣服,店鋪里是現(xiàn)代化的商品,大家說著各地方言。假設(shè)讓進入古城的人都換上古代的衣飾,商鋪都擺上原始的古舊的商品,人們不會覺得倒退若干年嗎?那樣才是真正的古城啊。我在古城穿越時間的隧道,尋找歷史的陳跡。兩側(cè)建筑的灰瓦上長著長長的無名草,地上的石板越顯得蒼老。偶見門市內(nèi)身穿民族服裝的摩梭人,現(xiàn)場織著披肩、圍巾,使人們又回到了過去的歲月。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處風(fēng)光秀麗的瀘沽湖畔,人口約5萬人,摩梭人屬于納西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有摩梭族的語言。這個素有“女兒國”之稱的民族,仍保留母系社會制度。摩梭人有一種獨特的婚姻方式走婚,它形象地表現(xiàn)出走婚是一種夜合晨離的婚姻關(guān)系。男女雙方不結(jié)婚,只是晚上男子到女方家里居住,白天都在各自家里勞動生活。一到晚上,男子會用獨特的暗號叩開女子的房門。在摩梭族眼中,男人女人各住自家,天下男子到處有,東方“女兒國”的女子任我求。
這里最著名的是四方街,這里是古城的中心,從這里可以通向古城的各個店鋪。在我們逆水向回轉(zhuǎn)的時候,巧遇納西人結(jié)婚的場面。一行人敲鑼打鼓,吹著嗩吶,還有穿著納西人服裝的那些人背著嫁妝,別具特色的婚姻典禮。說到納西古樂,我想起導(dǎo)游說的一件事。“9·11”事件一周年的時候,麗江古樂團去美國世貿(mào)大廈在廢墟上演出,超度那里華人的亡靈,美國記者問團長:“你們超度中國人的亡靈,其他人怎么辦?”團長笑著說:“那是耶穌的事情?!庇浾呓又鴨枺骸澳銈冎袊耸且靶U落后的民族?!眻F長氣壞了,說,“我們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民族?!庇浾咦寛F長舉例說明,這位納西人團長想了想,笑著說:“我們中國人看時間只需兩步,第一步抬起胳膊,第二步看表;而你們美國人則需要三步,第一步抬胳膊,第二步把臂毛吹開,第三步看表。”話音剛落,在場的人都笑了。
夜幕降臨,華燈齊放。古城的夜色更是美麗迷人。我們在二層小樓里用餐,推開窗戶,古城夜景撲面而來。樓下游人如織,燈光璀璨,盛世里的繁華彰顯古老的風(fēng)韻。吃著過橋米線、雞豆涼粉、麗江粑粑等當(dāng)?shù)夭穗?,品嘗著麗江啤酒,我們也似乎醉在這古城的夜色里。
石林,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在昆明,在石林,人們稱呼最多的就是“阿詩瑪”,電影《阿詩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南石林位于昆明市東南89公里處。兩億多年以前,石林地區(qū)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積了許多厚厚的層狀石灰?guī)r,其中廣泛分布著古代生物化石。大約7000萬年前,地殼抬升,海水退走,經(jīng)地質(zhì)構(gòu)造作用和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形成了千百萬座拔地而起的石峰、石柱、石筍,遠(yuǎn)望猶如一片莽莽森林,故得名“石林”。
下午,天空陰沉著臉。我們從昆明出發(fā),經(jīng)過一個半小時的顛簸,來到這個世界聞名的石林地區(qū)。下大巴后,我們在年輕阿詩瑪?shù)囊I(lǐng)下,轉(zhuǎn)乘只能乘坐十幾人的小旅游專用車。短暫的路上,導(dǎo)游阿詩瑪邊開車邊給我們介紹沿途的風(fēng)光、當(dāng)?shù)氐膫髡f,我們邊聽邊欣賞著沿途的風(fēng)景。當(dāng)我問到阿詩瑪?shù)拿弊訛槭裁从袃芍唤菚r,她告訴我有角的是未婚女子,沒角的是已婚女人,我們聽了恍然大悟。不一會兒,前面出現(xiàn)一片灰褐色的森林,啊,這就是石林了。一座座石峰直指云霄,綠色的樹木在石林間點綴著,鬼斧神工的石峰各具神態(tài),令人遐想萬千。有的陡峭兀立,呈原始形態(tài),有的似經(jīng)過流水的長期侵蝕,變得圓滑滋潤。在石峰的半腰有明顯的橫行痕跡,那是海平面長期浸泡留下的滄桑線條。石峰上的石頭神態(tài)奇特,有的像一頭豬橫站在石峰上,豬的嘴巴、大耳朵栩栩如生;有的如熊熊燃燒的火炬,石柱挺起火炬,象征著奧運會必將在我國舉辦,在億年前就有了先兆;有的像一只烏龜,瑟縮著脖子,蹲在石峰上;有一幅獨立的大猴親小猴的造型石頭,形象逼真,大猴的頭上竟長著一叢竹子;有一幅關(guān)公像雄偉挺拔于石林之上,關(guān)公氣宇軒昂、躊躇滿志;壽星石,長須飄飄、鶴發(fā)童顏;猛虎石雖然“虎落平川”,但是仍昂首嘯叫、不減雄風(fēng)。旅游車停下來,讓我們觀看拍照,我便想起唐代盧綸的五言絕句《塞下曲·林暗草驚風(fēng)》“林暗草驚風(fēng),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在小石林,我看到一株參天大樹竟然長在石峰上,竟是這般的神奇。直到返回時,我跑到大樹的根部的另一側(cè),看到大樹并不是長在石頭上,而是扎根于土地上,那一面被石頭擋住,給你造成了錯覺罷了。由此我也想到,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rèn)真,要親自探看一下,別跟盲人摸象那樣,要看到事物的全部,不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我們終于來到了電影《阿詩瑪》化作的石像前。石像前碧水如鏡,有人來來往往。很多人在這里跟阿詩瑪石像合影,同行的朱明明租來鮮艷的彝族服裝,背起插滿鮮花的小竹簍,在阿詩瑪石像前留影。明明人也似一朵花,充滿著青春的活力。以水為背景,我給她拍了好幾幅照片。
石林文化也是別具一格。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朱德的書法“群峰壁立,千嶂疊翠”八個大字雕刻在石壁上。在大石林,我們穿行于石林中,石峰在頭頂上掠過,石蔭避天,仿佛走在陰森森的樹林里。在“天造奇觀”的“石林”兩個大字下,游人如云。“石林”二字是當(dāng)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龍云的親筆題字,1931年在他任職期間創(chuàng)建了石林公園。文革時期康生來此還有說龍云是大軍閥,將“石林·龍云題”全部鏟去,并交代把他自己書寫的石林二字刻上。被交辦人員認(rèn)為康生所書二字不咋樣,就做了一個手腳只將“龍云題”三字鏟去,這樣就將原來的“石林”題字保留了下來。而今“龍云題”三字是龍云的兒子龍繩文二十年前來石林時補拓上去的。來到石林心情激動,導(dǎo)游熱情服務(wù)、認(rèn)真負(fù)責(zé),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只知道他們都稱作阿詩瑪。在征得他們的同意后,讓同行的旅友拍照與年輕的阿詩瑪合影于“石林”前。漂亮的姑娘兩頰深深的酒窩、明亮的大眼睛,再配上彝族鮮艷的服裝,顯得更加美麗?!笆帧迸灶}字也林立,“競秀”“頭角崢嶸”“天下第一奇觀”“彩云深處”“峭壁”“頂天立地”“石落萬古”等。
我們登上了石林的最高處。站在石峰頂上的亭子上,極目望去,石林盡收眼底,各具形態(tài)的石峰展現(xiàn)在我們眼下,真有心曠神怡之感。這些石峰像扇、像菇、像筍,似人、似物、似神,真是千姿百態(tài),動如飛,靜如臥。山下,這邊的貓尋找老鼠,那邊的老鼠似在躲藏,活靈活現(xiàn)的貓捉老鼠圖;大鵬展翅圖中的生靈正在振翅欲飛,它啟示著人們在生活工作中,一定爭創(chuàng)一流,不負(fù)大好春光。
令人目不暇接的石林,使人浮想聯(lián)翩的石林,終生難忘的地方。
一踏上云南的土地,便感到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這倒不是因為昆明是“春城”的緣故,而是我切身感受到了“冬無嚴(yán)寒、夏無酷暑”之地的美麗。
云南,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一個匯聚各民族多彩民風(fēng)的古老熱土;大觀樓的第一長聯(lián)道出了它滄桑的歷史,卻道不盡云南這時空孕育下的自然和人文。從遠(yuǎn)古元謀猿人那石器的敲打到現(xiàn)代瀘沽湖畔摩梭人的網(wǎng)魚蕩舟;從傣家潑水節(jié)、孔雀舞和熱情歡快的雪山下深邃的麗江古城;從西雙版納的熱帶奇觀到蒼山洱海的風(fēng)花雪月;從路南石林的奇特地貌到瀾滄江畔的滿天飛蝶;從過橋米線的軟滑爽口到清淡如荷的傣家竹筒飯……這就是云南。一個無處不飛花的美麗地方。云南,是一個旅游省份,而且是規(guī)范的旅游,從導(dǎo)游到購票,從景點的安全設(shè)施到對旅客的收費,都是有章可循無亂收費的。在“北有兵馬俑,南有恐龍谷”的4A級旅游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世界恐龍谷,我們看到了人類的活化石。這里到處是巨大恐龍的塑像,在恐龍大本營展廳,我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恐龍標(biāo)本?!暗饶銉蓛|年,相聚恐龍谷”,它在展示著這里歷史的悠久,展示著文化的源遠(yuǎn)流長;玉龍雪山的甘海子牧場,厚厚的草地,人們把自己的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小小的木牌上,祈望老天保佑得以實現(xiàn);納西族中部東巴圣地,古城溯源——玉水寨。
在云南,我感受最深的是那里的文化底蘊。云南有26個少數(shù)民族,他們民族的服裝就是文化的縮影,那款式、那顏色各有特色、別具一格。大理的染印、巴東的造紙,崇圣寺的廟宇、麗江古城,白族民居的繪畫、阿鵬的斗笠,云南18怪、麗江18怪,納西族的震撼人心的表演、白族的歌舞,東巴的文字、納西的語言,當(dāng)?shù)氐男〕?、民俗、樸實的民風(fēng)等等,都彰顯了深厚的文化、悠久的歷史。
花卉市場使人大開眼界,這里的鮮花琳瑯滿目。放眼望去,整個大廳開滿了鮮花,花叢中人頭攢動,絢麗多彩。云南十八怪中有“鮮花論斤賣”之說,可見花的便宜。富有“春城”之稱的昆明,當(dāng)然是花的天下。第一個到機場迎接我們的導(dǎo)游給每人帶來一支玫瑰,我們很激動,我想這花在我們這里要幾塊錢。后來聽說,那支玫瑰才五分錢?;ɑ苁袌龅母苫啦粍偈?,我們看著工作人員的演示,干花被淋上水之后,逐漸地開成鮮花的模樣。據(jù)說,這樣的花可以保持半年新鮮而不凋落。云南的翡翠珠寶聞名遐邇,玉石館的景蘭珠寶、翠璽珠寶令人目不暇接,我們來到了玉的世界。
在云南,我們雖然沒能去瀘沽湖、香格里拉、西雙版納、滇池、黑龍?zhí)兜鹊?,但是,這些足以把云南的美好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再見,那粉紅色的三角梅,那棵刺云天的桉樹;再見,胖金妹、金花、阿詩瑪,美麗的雪山和麗江古城;再見,聳立在我心中的三塔和美麗的石林;再見,七彩云南。今生能與你謀面,是我的榮幸,我要說,看到了你足矣。
再見,美麗的春城,我還會來看你。
——選自西部散文學(xué)會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