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文
明代學者羅洪先有詩曰:“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螂捕蟬?!?/p>
前半句“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人的貪心無窮欲壑難填,好比一條蛇吞了一頭大象尚不能滿足;后半句“世事到頭螂捕蟬”則表達了世事紛繁復雜,人心險惡難測,爾虞我詐,所以到頭來害人害己,就好比螳螂捕蟬卻不知黃雀在后……
今天,人們常用此來比喻人的貪欲無止境,就像小小的蛇竟要把大象吞下去一樣。這個俗語原是從成語“巴蛇吞象”演變來的。
“巴蛇吞象”原出自《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其文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意思是說,有一種巴蛇能吃大象,它把象吞進肚子里,但要用三年的時間才能消化,才把大象的骨頭吐出來,一說骨頭可從蛇的鱗甲縫里鉆出來。這種象骨是一種珍稀的藥物,君子吃了這種象骨,就不會得心臟和腹部的疾病,磨成粉可以治療百病。這種巴蛇身上有青、黃、紅、黑四種顏色。一說巴蛇名為黑蛇,長著青色的腦袋,住在犀牛棲居之地的西邊。這里所提及的“巴蛇”體型十分龐大,《水經(jīng)注》記載,巴蛇體形巨大,“長十丈,圍七八尺”,周身色彩斑斕,青色、黃色、黑色、紅色混合相間,善于隱藏在暗處,等獵物出現(xiàn)便突然發(fā)起攻擊,用巨大的身子纏住獵物,然后再將整個獵物吞食掉。《海內(nèi)經(jīng)》也曾記載:有朱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這種巴蛇經(jīng)常攜帶雷電,遇到大象的時候也是先噴灑毒氣,等大象不能動彈了,再開始吃。
晉代郭璞曾經(jīng)專門對這一段做過注解,在注釋中說,南方有一種巨蟒,經(jīng)常吞食野鹿,鹿的血肉在它的肚子中爛掉之后,骨頭就會從它的鱗甲中透出來。這種巨蟒應該與巴蛇相類似。屈原《天問》中:“一蛇吞象,厥大何如?”說的也是巴蛇。
在民間有一個“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傳說,從前有一個樵夫上山砍柴,救了一條快要凍死的小蛇,小蛇修煉多年,為了報恩,就打算滿足恩人的幾個愿望。這個樵夫一而再再而三提出要求,結(jié)果從一個九品小官一路做到當朝宰相,他還不滿足。直到有一天,樵夫為了自己的貪念竟然想要小蛇的性命,小蛇突然明白了,人的貪念是永無止境的,不懂得滿足,于是一怒之下把樵夫給吞了。故此,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后來有人把宰相的“相”寫成了大象的“象”,從而演化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語。
從上面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看出,《山海經(jīng)》的記載和民間傳說是有所不同的,一個是說蛇的貪婪———“蛇吞象”;一個是說人的貪婪,人被蛇吞掉———“蛇吞相”,這大概是口頭文學傳播演變的結(jié)果。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
“巴蛇食象”的說法還有待于更多的考古和研究予以印證,但直到今天,我們依舊在襲用“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俗語。關(guān)于“巴蛇食象”這個神話背后的曲折故事,正因為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所以人們總是想方設(shè)法給出貌似更合理的解釋。這其中所包含的神話故事,其生命力一直從未斷絕,反而歷久彌新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