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七月半,放牛娃偎田坎。”北方人都這樣說,可是我的家鄉(xiāng)信陽,七月還熱得很,“秋老虎”又曬又燥,有時又燜又熱,所謂“秋后一伏熱死泥鰍”。
就這樣眼巴巴地瞅著,早晚出門總心里安慰一番:立秋了,天要涼了!等到中秋節(jié)前后,天才算涼快一些,信陽的秋天真的開始了。
“八月桂花遍地開”,這是信陽最美的季節(jié)。莊稼都成熟了,黃的稻、褐的豆、紅的高粱,還有暗綠的紅薯、花生秧都等著收割。各種知名不知名的家果、野果,梨子、栗子,還有水生的蓮子、菱角都等著采摘。人們在稻場上忙碌著,喜滋滋地,到處堆得都是豐收的果實,遠遠襯著連綿的青山,眼前一片斑斕多彩的田園。
桂花正應景兒,從農村到城市,房前屋后,街道廣場,不經意間花香襲來。“端午、中秋、大年”,一年三大節(jié),看望老姑老舅,走走岳父岳母,這是不能少的。
月餅擺上,好酒打開,老鴨燉湯圓,板票燜仔雞,青菜炒豆巾,鹵煮大甲魚,這是正當時的信陽菜。
“九九艷陽天”,秋高氣爽,云淡風輕,不冷不熱的,一切都正正好。豐收后的鄉(xiāng)野顯得空曠而寧靜,樹葉剛剛落,放眼望去,野菊花一叢一叢,一趟一趟,到處都是。山坡、丘岡、河灣、路旁,經??吹接腥颂嶂鹫@金黃的小花,回家做成枕芯,夢回整個秋天。
這時節(jié),要看水,南灣湖“秋水長天,落霞孤鶩”;香山湖蒼山碧水,風輕云淡。要看山,雞公山云蒸霞蔚,霧鎖清秋;九華山,山重水復,層林盡染。還有,靈山寺的鐘聲,凈居寺的經文。山水信陽,人杰地靈,到處都有古村落,走哪兒都是現成的景兒。
逛累了,陰涼地兒一坐,“信陽毛尖”來一杯?!皼负又行乃?,車云頂上茶”,平常百姓,沒那么多講究,信陽茶也是信陽人的“糧食”,待客的第一件事就是敬茶。春茶香,秋茶甜,玻璃杯一泡,綠意盎然?!恫杞洝钒研抨柌枇袨橐坏?,明前茶、雨前茶當然好,秋茶也別有滋味,慢慢品去吧。
更妙的還是“十月小陽春”。十冬臘月,北方已是飛雪,而信陽還是深秋,總得那么十天半月的,早晨還一地露水,落去葉子的梨樹又開出許多秋梨花,向陽的坡地上也冒出青青的草芽,“小陽春”,還真是的。
信陽就這樣,南邊大別山連綿巍峨,北邊淮河水悠悠千載,“逝者如斯”,歷史長得很。
不少學者認為中華文明是東夷、華夏、蠻苗三大古氏族集團的文明融合而成,而信陽正是這三大集團交疊的中心。由此為原點劃一個大圓分出三個扇區(qū):往西至東北,西安、洛陽、鄭州,華夏河洛的核心;往東北至東南,商丘、合肥、杭州,先東夷后吳越;往南至西南,武漢、襄陽,蠻苗與荊楚。華夏的厚重,荊蠻的瑰麗,夷越的神秘,信陽就這樣,豫風楚韻,多元的文化,自在的生活。文臣武將,才子佳人,多少春花秋月!
南茶北酒,信陽地處南北交界線上,飲好茶,喝好酒。在信陽請人吃飯說“請您喝酒”,所謂“無酒不成席”,天涼了,酒是必備的。酒量大不大無所謂,“茶七酒八”,要的是這份兒情意,別忘了世上最古老的一壇酒就是在信陽發(fā)現的。
春短夏長冬寒,只有秋天從容大氣,一步步舒展,一層層渲染,慢慢走,欣賞吧,信陽這么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