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宗慈
幾年前,小劉在原來的公司跟一名同事曾有誤解,他不想與人有沖突,就立即辭職離開。
到了現(xiàn)在的公司后,小劉非常喜歡在這里的工作,他的上司對他也沒什么意見。但是自從來了個新同事,這個新同事竟然是與小劉有矛盾的前同事,沒多久,上司就不停地稱贊這個同事的能力強。小劉很不好受。此外,小劉覺得這個同事做任何事情,上司都能睜只眼閉只眼,對他就卻會處處刁難。
事實也是,這同事很會奉承他人。小劉忍了好幾個月后主動找上司要求調(diào)職到另一個部門去。上司詢問原因,小劉訴說了他的委屈、和過去與這個同事的過節(jié)。隔天上司對他的態(tài)度更差,故意在小劉面前說些難聽的話。見狀小劉想上前詢問,上司則不理睬,也不與他溝通。小劉不知道現(xiàn)在這種情況他該怎么做。
要與上司溝通時,你只需要說想換環(huán)境或其他的理由即可,不要涉及他人。換位思考,如果你是上司,有人向你辭職,拒絕與你同工,你也會不舒服的。更何況,你不完全了解這上司,就向他坦言與他人不好的過往,上司是否會誤解你是個搬弄是非的人?
此外,既然開口要調(diào)動職位,就不該久留了,因為你已經(jīng)不會有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了,加上同事們會忙著和你交接工作,上司也不會再提拔你,更不會給你什么重任和學習的機會。
至于你和那個同事,在當年有瓜葛時就應該積極去面對和解決后再離開,尤其是在職業(yè)圈子較小的情況下,與其難免會有再碰面的時候。
所以,上面案例中的小劉現(xiàn)在要做的是,約見這名同事,認真地和他交談。
首先,要了解愛奉承他人者的心態(tài)。我們當然要尊敬上司,基本的欣賞和恭敬是應該的。但是過度的奉承就是對自己工作能力缺乏信心了,所以有些人需要靠奉承來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
其次,與人溝通是為了解決自己心里的糾結(jié),不要在生命中留下遺憾,而不是期望問題一定會得以解決。因為你不能要求對方一定會與你和好。如果一個人對你有很深的成見,無論你如何解釋和挽救,也彌補不了裂痕的話,你只能盡力做好你該做的。
承認與人有瓜葛,不要假裝沒有問題。不要想做到處受歡迎的人。
總有人欣賞自己,也會有人不喜歡自己。對于一些人的不喜歡,不一定是自己很差勁,要先思考,是不是自己的言語、行為中有不妥之處,或不曾為他人著想,或是自己的光芒蓋到他人,等等。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自己,才會更客觀。
逃避是懦夫的行為,慪氣讓自己不去處理,這樣時間拉長,小誤會就變成了大問題,彼此間再想和好如初就難了。以對事不對人的心態(tài),坦然迎接問題。不要通過別人來傳話,這是一種危險的溝通方式,因為不知道別人是用怎么樣的語氣方式傳達你的意思。通常主動先上門溝通,大多是會被欣賞的,遇到如此大氣的你,對方也會對你另眼相看,雙方自然容易冰釋前嫌,一切誤會都能說開、說透。
先稱贊對方的優(yōu)點,表示珍惜這段友情,再分析彼此的問題,就事實本身加以解釋和溝通,不涉及其他恩怨,也給對方留下空間,用自己寬廣的胸襟給自己和對方解釋、澄清、改變看法的機會。以不傷害他人自尊的智慧言語,說出自己的感受,再和對方真誠地道歉,也許能得到一個真正的朋友。
做好自己的本分,一切交給時間來證明。人生路是向前的,不要使某人、某事成為你生活中的心結(jié),到老也化不開,那你可能永遠會遇到不同的人卻是同樣的難事。
總之,在任何工作場所,如果遇到上司為難你、同事排擠你的情況,可以找合適的時機,試著去主動溝通,然后認真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如果所做的事情是正義的、善良的,有益于社會的,那就不要怕被誤解。堅持做好自己,不必太在乎他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