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詩秀
君子慎始而無后憂
戰(zhàn)國時期,魏文侯要選相國,就問李克,在魏成子和翟璜之間,選誰為好。李克回答:“我聽說卑不謀尊,疏不謀戚,我在朝外任職,不敢應(yīng)命。”
“卑不謀尊,疏不謀戚”是古訓(xùn),即位卑者不替位尊者謀劃,關(guān)系疏遠(yuǎn)的人不替親近的人謀劃,否則,前者會被人譏笑為不自量力,后者會被人懷疑有離間之嫌?!笆璨恢\戚”也叫“疏不間親”,即夫妻、父子或兄弟之間有紛爭,外人不宜參與。
魏文侯說:“先生遇事不要推?!崩羁擞X得,這問題不好回答,即使正中文侯下懷,也會得罪另一個人選。況且,魏成子還是文侯的弟弟。
李克稍加思忖,說:“您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因?yàn)槠綍r不注意觀察。看一個人,可以‘居則視其所親,富則視其所與,達(dá)則視其所舉,窮則視其所不為,貧則視其所不取’,這五條原則,就足以判定人品,何必等我說呢?”文侯聽罷心里有數(shù),就說:“先生請回府吧,我的相國已經(jīng)選定了?!?/p>
從司馬遷的記述來看,李克的應(yīng)對是得體的,他對魏文侯給出了察人的方法及標(biāo)準(zhǔn),而且,君臣二人心照不宣,即便落選者事后追問起來,也無懈可擊?;蛟S,這就是疏不間親的表達(dá)藝術(shù)吧。
(責(zé)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