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君,東南大學碩士畢業(yè),青年作家,出版中短篇小說集《余聲不回》。曾獲香港中文大學第五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一等獎、2013年全國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
《荒誕醫(yī)學史》作為一本醫(yī)學科普著作,為我們生動展示了“人類是如何在‘作死’中幸存下來的”。作者在書中寫到了西方歷史上數(shù)十種如今看來十分奇葩的治病手段,如通過放血來治愈疾病、用發(fā)燙的烙鐵燒掉痔瘡、吃土來幫助康復……別笑,這些都是真的!
荒誕醫(yī)學也有對的邏輯:
排出毒素,一身輕松
盡管書中介紹了古代西醫(yī)的一系列離譜操作,但讀完后我發(fā)現(xiàn)醫(yī)生們有個底層邏輯是正確的,那就是“人會生病,是因為身體里堆積了不好的東西,要將它們排出體外才行”。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讓身體“被掏空”。因此,兩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排毒療法在書中形成了有趣的串聯(lián)和呼應,一個是催吐,一個是放血。
先來看催吐。
為了維持自身健康,古埃及有不少人倡議“定期催吐”,類似給身體進行大掃除。但“摳嗓子眼”的做法實在太不優(yōu)雅了,于是他們找到一個催吐良方“銻”——光看名字就感到離譜, “有毒”的重金屬也能吃嗎?別說,這種方法的本質,正是通過給身體“下毒”,以造成生理不適,引起“想嘔”的感覺。當時,商家會售賣含有銻元素的酒杯,把酒倒入杯中,讓酒精和銻發(fā)生化學反應,人飲用后就會上吐或下瀉。但這種催吐療法對劑量有較高要求,因為酒水里的銻含量一旦過高,是可以喝死人的!
催吐或者用銻催吐都不是維持健康的方式,結果只會適得其反。作者對這樣的療法嗤之以鼻,但說得“又隱晦又明顯”——原來,一查元素周期表就知道,銻的元素符號是Sb……
讀完這本書,
再也不能直視理發(fā)店了
再來說“放血”。
你有沒有考證過,理發(fā)店門口那個不斷旋轉的紅藍燈柱到底有什么含義?原來,人們曾經(jīng)迷信“放血治病”,可每次都得去醫(yī)院太麻煩,理發(fā)店便承擔起了給人們放血的職能。另一本醫(yī)學科普著作《病者生存》,就對理發(fā)店的這一迷惑操作進行了詳細闡述:理發(fā)店門口放置的紅、藍、白條紋相間的三色旋轉柱,其實就是當年理發(fā)店提供放血治療服務的標志——紅色代表動脈,藍色代表靜脈,白色代表繃帶。時過境遷,Tony老師已經(jīng)只辦卡不放血了,這一物件卻作為行業(yè)標志傳承了下來。
如果你感慨“不僅要理發(fā),還得放血,Tony老師實在承受了太多”,只能說你想多了!當時不論是理發(fā)師還是醫(yī)生,他們放血都跟玩似的,毫無心理壓力。19世紀,他們對放血標準還有格外清奇的理解:只有把血放到患者昏厥、不省人事,才算是放到位了。至于患者能不能再醒過來,可能要看運氣了……直到人們發(fā)現(xiàn),放血放多了真能把人放死,這種療法才慢慢被踢出醫(yī)學界。按照書里的說法,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美國(前)總統(tǒng)喬洽·華盛頓,以及音樂神童莫扎特,都是這么被放“死”的。所以,聽我一句勸,千萬不要嘗試。
雖說這種“放血”方式太過荒唐,但其實,適當“放血”的療法一直被人們沿用——扎針、拔罐、刮痧,都是相似的邏輯。比如拔罐和刮痧的本質正是通過破壞皮下的毛細血管,達到疏通血脈、化解淤積的目的。聽著雖疹人,但它對恢復健康確實有效。像我母親,一到夏天就喜歡隨手在腰部、腿部扣幾個真空罐,用這種方式來緩解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的腰腿酸痛,堅持多年,樂此不疲,我且稱之為“絲絲入扣,一以‘罐’之”。
“吃土”不是網(wǎng)絡梗,
而是解毒妙方
連著說了兩個身體“被掏空”的療法,再來介紹一個身體“被填滿”的療法——吃土!
我們常在余額不足時調侃自己“要吃土了”,萬萬沒想到,幾百年前真的有人在吃土,還當它是治病解毒的手段??吹竭@里,我只想說一句“住嘴”!
它是如何出現(xiàn)在人類生活中的呢?書中提到的兩個緣由,讓我差點“噴飯”:
第一,土壤會影響消化系統(tǒng)的正常運作,因此也能減緩人體對毒藥的吸收速度,但副作用是“便秘”。真不愧“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第二,作者坦言從生物學的角度看,大多數(shù)的治療并沒有效果,但吃下黏土可能給病人帶來“安慰劑效應”,有助于患者的痊愈。換句話說,通過吃土把病吃好靠的是“心理作用”,并非黏土本身!這豈不是“吃了個寂寞”?
不過這也間接證明,保持心情愉悅,確實有利身體健康?;叵胫懈呖冀Y束后等待查分的那些日子,當時我的心中總是不安,現(xiàn)在再去看,天大的事情也不過爾爾。說到底,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身體搞好了,還怕搞不好學習?
此外,這本“荒誕之書”還有一個讓我倍感有趣的地方,那就是譯者的翻譯又“地道”又“毒舌”,完美還原了原作者的吐槽功力。比如,寫人們用放射性元素治療身體,是“‘核’諧生活”;寫腦部手術,諷刺道“攪拌腦漿,永享健康”。類似的“毒舌”在書中隨處可見,總結成一句:真是離譜媽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