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心與邊緣:清代寧夏進士梁棟主修舊志考述

2022-05-24 01:52林光釗
西夏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新化縣方志乾隆

□林光釗

歷代所成而存留至今的舊志,保存了大量詩文,富有文獻價值。舊志也蘊藏著極高的史料價值和科學價值,是一座有待發(fā)掘整理的資料寶庫[1]29。有清一代,許多著名學者參與舊志編纂,如黃宗羲參修《〔康熙〕浙江通志》,顧炎武參訂《〔順治〕鄒平縣志》《〔順治〕德州志》,施閏章主修編纂《〔順治〕登州府志》《〔康熙〕臨江府志》《〔康熙〕袁州府志》等數(shù)部舊志,這些由名家參與編修的舊志更受研究者青睞,為社會科學研究的中心材料。但實際上,清朝修志主體實為文名不顯之人,也正因此,這些方志較少被學者所深入注目,落為邊緣材料。清代梁棟主修《〔乾隆〕含山縣志》(以下簡稱《含山縣志》)、《〔乾隆〕新化縣志》(以下簡稱《新化縣志》)即是如此。“中國文學不能依附在某個中心上,以一個中心來涵蓋所有的中國文學?!保?]邊緣材料有其豐富的史料價值和獨特的研究價值,文學研究不能將之忽視。筆者不揣谫陋,撰此短文,對清代寧夏進士梁棟及其主修舊志進行一番梳理。

一、梁棟之字考辨

梁棟,寧夏靈州人,雍正十三年(1735)鄉(xiāng)試三十五名,乾隆元年(1736)會試三百二名、殿試三甲一百七十七名[3],歷安徽和州含山縣知縣、湖南新化縣知縣、江華縣知縣。目前已有學者簡單梳理梁棟生平[4]104,而關于梁棟其字,還有待補充考辨。

梁棟聲名不顯,關于其字的記載有“飛虹”“南浦”等說,主要見于其主修舊志中。

梁棟任含山知縣期間組織編纂縣志,成《含山縣志》十六卷。該志書卷八《職官志·文職·知縣》對梁棟介紹道:“梁棟,號南浦,寧夏靈州人,丙辰進士,乾隆九年任。座上大書‘清’‘慎’‘勤’三字以自勵。治事蒞民惟期,不愧此心?,F(xiàn)任,政績例不具書。”[5]138梁棟重視含邑教育,任上重修當?shù)厝鍖W設施,《含山縣志》卷一二《藝文志·記》載《重修儒學記》記錄此事。此文作者張馥時任含山地方官吏,該文首句載“邑侯南浦梁公之蒞吾含也”。[5]258

含山知縣任期滿后,梁棟調任至湖南新化。任職新化期間,梁氏亦組織纂修縣志,成《新化縣志》27。《新化縣志》卷一八《職官·知縣》載:“梁棟,字南浦,甘肅靈州進士,乾隆二十二年任?!保?]120《新化縣志》卷首載有梁棟序文一篇,文末署名“靈武梁棟飛虹氏撰”[6]6。

《新化縣志》在乾隆后又有修訂,增補許多內容?!丁餐巍承禄h志》對梁棟之字記載不同于《新化縣志》?!丁餐巍承禄h志》卷一四《官師志一·文職》載:“梁棟,字飛虹,一字南浦,甘肅靈州人,進士。”[7]268其卷一五《官師志二·治績》載:“梁棟,字南浦,一字飛虹,靈州人①,乾隆二十二年任縣事?!保?]303

此外,《皇清陜西歷科進士錄》載:“梁棟,字飛虹,甘肅寧夏府靈州人?!保?]

方志卷前多有序文,這些序文一般鈐有印章,方志付梓時會完整保留下來。《含山縣志》卷前有兩序,分別為梁棟《〈含山縣志〉序》和唐焯《重修〈含山縣志〉序》。梁棟序末有兩印,朱文印“丙辰進士”,白文印“梁棟之印”;唐焯序末亦有兩印,白文印“唐焯之印”,朱文印“融昭”?!缎禄h志》亦有兩篇新撰序文,撰者分別為時任寶慶知府鄭之僑與梁棟。鄭之僑序為行書,序后有兩印,白文印“鄭之僑印”,朱文印“字曰東里”②;梁棟序為楷書,后亦有兩印,白文印“梁棟之印”,朱文印“飛虹”。古人題款用章,一名一字為正,《新化縣志》鄭之僑印即是此例,同理“飛虹”為梁棟字。綜上所述,“飛虹”可確定為梁棟之字。

圖1 《新化縣志》書影[6]6

《含山縣志》在記載同一人物字、號時相混淆。如卷八《職官志·文職·知縣》載:“杜學林,號西園?!保?]137同卷《職官志·名宦》載:“杜學林,字西園。”[5]150杜學林,貴州普定人,歷任和州、含山、桃園、吳縣知縣,為官干練,受賜蟒服。查檢其他三地舊志,《〔光緒〕直隸和州志》卷一三《職官志·名宦》明確載杜氏字為“西園”:“杜學林,字西園,貴州普定舉人,康熙年蒞任,靜、慎、清、勤,至今邑人思之。”[8]278又如黃文成,廬陵縣人,曾任含山知縣,著述頗豐,《含山縣志》卷八《職官志·文職·知縣》載:“黃文成,號溫陽,江西廬陵人?!保?]138《〔光緒〕江西通志》載其字號與《含山縣志》相抵牾,其卷一〇四《藝文略史部三》載:“《讀史隨筆》《明史野議》黃文成撰,《廬陵縣志》字溫陽。謹案:《通志·選舉》注黃作劉?!保?]542《〔光緒〕江西通志》對黃文成的著錄存有按語,顯然該志纂修者已經注意到《〔雍正〕江西通志》誤將“黃文成”著錄為“劉文成”,故該志著錄黃文成字為“溫陽”,應為多加考辨后的結果,可信。綜合這兩則誤例,可見《含山縣志》多有將人物字誤載為號的情況。

《新化縣志》卷一八《職官·知縣》收錄各朝新化知縣,并作人物傳略,簡要介紹其字、籍貫、科名、宦跡等,未錄知縣之號,依此體例,《新化縣志》載“南浦”應為梁棟之字。又,王勃《滕王閣詩》頷聯(lián)云“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按古人名與字有聯(lián)系的角度看,梁棟字“南浦”亦有可循。《〔同治〕新化縣志》編纂者意識到相關文獻對梁棟生平信息記載有誤,其對梁棟字、號的著錄應為多加考訂后的結果。綜合前文考述,筆者認為“飛虹”“南浦”皆為梁棟之字。

二、《〔乾隆〕含山縣志》考述

《含山縣志》16卷,梁棟修,唐焯纂,今有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傳世。《含山縣志》編纂團隊由12人組成,具體分工為:主修1人,協(xié)修3人,纂修6人,考訂學校1人,督修1人。

(一)整理與研究現(xiàn)狀

《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安徽省·巢湖地區(qū)”、《中國古籍總目·史部》第7 冊方志類“地方之屬·史71558050”條,對該方志進行著錄,兩書皆著錄此書纂者為“唐燀”。而《含山縣志》序、編纂姓氏所載皆為“唐焯”,該志書的纂者應從此錄,“唐燀”為形近而訛。③

1985 年,臺灣成文出版社出版《中國方志叢書》,其“華中地方”收錄《含山縣志》,以影印形式出版,但將《含山縣志》著錄為“張大于纂”。張大于,為《含山縣志》編纂人員之一,時為縣學生,其名次位于“纂修”此方志者首位,《中國方志叢書》將其誤視為《含山縣志》的纂者。梁棟《〈含山縣志〉序》明確指出其延請?zhí)旗绦拗?,此書的纂者確為“唐焯”。繼成文出版社出版之后,海南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故宮珍本叢刊》,影印部分故宮博物院珍藏古籍,《含山縣志》亦在影印之列,位于叢書第101 冊。2005 年,全國圖書館縮微文獻復制中心亦將之影印制作成縮微膠卷形態(tài),以便保存。

目前,《含山縣志》暫無整理本問世,但已有相關學者對此開展了研究?!吨袊胤街究偰刻嵋ぐ不帐 こ埠貐^(qū)》對《含山縣志》作了提要,簡要介紹其修纂者、修纂經過、內容及價值[10]12-58,對此書的研究多有助益,《孤本光緒〈重修含山縣志〉初探》亦對此方志的編纂經過進行補充[11]。目前為止,對此書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學術價值還需進一步挖掘。

(二)版本及內容

此書有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傳世,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國家文物局、浙江圖書館三地有藏。

該志左右雙邊,白口,單、黑魚尾,有線無格,正文每半葉9行,行21字,雙行小字夾注。扉頁刻“乾隆戊辰新刊·含山縣志·本衙藏版”,乾隆戊辰年,即乾隆十三年(1748),可確定此書刻于乾隆十三年(1748),且為官家刻本[12]211-220。象鼻處刻“含山縣志”,版心上端處刻頁碼,每卷單獨編排頁碼。卷前有兩序,序名、撰者及用印情況見前文,此二序每半葉5行,行10字。

梁、唐二序后附含山縣志舊志序。《含山縣志》將舊志序重擬題目,改題為《牟志原序》《牟志后序》《朱志原序》《許序》《趙志原序》《載序》《林序》《吳序》《唐序》。版心上題舊序題目,并加頁碼記葉數(shù),其中《牟志原序》《牟志后序》縮寫為“牟序”,《朱志原序》縮寫為“朱序”,《趙志原序》縮寫為“趙序”,《載序》改為“趙載序”。《牟志原序》《牟志后序》頁碼連續(xù)編排,其余每序單獨編排頁碼。另《牟志后序》版心刻“后序”外,其余序版心處皆刻“原序”。此處版式未遵一定體例,具體版式情況見表1。

表1 《含山縣志》載舊志序版式情況表

9 篇舊序后次載《縣志緣起》,梳理新化舊志情況;次載《新修縣志姓氏》,附編修人員名單;次載《例議》,即《含山縣志》凡例;次載《圖考》,載“山川全圖”“城市圖”“縣志全圖”“學宮全圖”4幅輿圖;次載《環(huán)峰名勝》,繪制新化縣自然風光?!秷D考》《環(huán)峰名勝》版心處只有頁碼,《環(huán)峰名勝》第一葉版心下端還刻有“旌邑王魯斯□□”,圖后附有文字,指出《環(huán)峰名勝》圖皆為實地考察后而繪,并有一白文印“有彭”、一朱文印“青儀”。

圖2 《含山縣志》書影[5]30

該志以綱目體行文,分二級類目著錄,每卷開端頂格鐫志名及卷次,如卷一為“含山縣志卷之一”,次行空一格刻一級子目,次空兩格開始正文內容。各卷次具體類目詳見表2。

表2 《含山縣志》卷次類目表

《含山縣志》正文分8門71目,偏重藝文,5卷為《藝文志》。此志雖偏重藝文,但對于含山縣其他方面也記錄較詳,且對于某些內容的考據(jù)也較為精到[10]12-58。如其卷四《食貨志·田賦》,《含山縣志》多處以“按”的形式對正文補充說明,現(xiàn)舉一例:“儒學教諭、訓導員下編給封銀八十兩。按:舊志教諭、訓導二員,各編給奉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滴醵辏畈媒讨I一員,其奉工等項裁解充餉,后教諭雖復兩官,同食一俸。乾隆元年遵奉上諭事,案內教諭改為正八品,訓導改為從八品,各食八品俸銀四十兩,除額編外,仍動給四十八兩四錢八分?!保?]73該條按語記載了清朝前期訓導這一官員的俸祿變化,對研究古代低級官員的俸祿有一定的參考價值④。

(三)編修方法及質量

梁棟主修《含山縣志》為含山縣四修縣志。含山縣志修撰肇始于明嘉靖年間,第一部縣志為牟蓁主修《〔嘉靖〕含山邑乘》,有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傳世;第二部為順治年間朱長泰主修《〔順治〕含山縣志》,有順治八年(1651)刻本傳世;第三部為康熙年間趙燦主修《〔康熙〕含山縣志》,有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傳世。

含山地處長江北岸,江淮要沖,與南京隔江相對,明初為定鼎金陵的京畿要地??h境四面環(huán)山,形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該地舊志保存完好應與其戰(zhàn)略位置有關。梁棟于乾隆九年(1744)冬任含山知縣,距《〈康熙〉含山縣志》的修纂已過六十年,梁棟在《〈含山縣志〉序》中寫道:“六十年來增祠祀,加蠲賑,廣倉儲,以及丁歸于糧,學廣厥額,諸大政既應敬謹備書,而邑中官師之績、人物之光、閭巷之懿美,久而不錄,亦懼漸湮?!保?]260年間,疆里賦役之沿革、城池倉社之修置、祠壇關梁之創(chuàng)建、人物風俗之變化、文物仕宦之隆替,社會衍化繁多,這些在原舊志中皆無法體現(xiàn),故需再修縣志。此序還詳細記載了《含山縣志》的纂修始末,可一窺該志纂修過程。梁棟于丙寅年,即乾隆十一年(1746)春開始組織人員,共同商討纂修縣志事宜,最終延請?zhí)旗瘫P,但唐焯年事已高,故又挑選6人協(xié)助唐焯(《新修縣志姓氏》所載“纂修”恰為6人,應為梁棟此序所指協(xié)助唐焯纂修縣志之人)。《含山縣志》歷二載粗成,但梁棟擔心初稿“煩簡不無過當,去取未盡咸宜”,并未付之梨棗,而是再次請?zhí)旗坦P削此志。歷數(shù)月,該志終成于乾隆十三年(1748)之冬。通過此序,我們亦可見梁棟不掠他人之美的君子品性及謹慎修志的態(tài)度。

據(jù)《含山縣志》梁棟序及唐焯序,此志之類目設置仿《〔乾隆〕江南通志》體例?!丁睬 辰贤ㄖ尽饭卜州浀亍⒑忧?、食貨、學校、武備、職官、選舉、人物、藝文、雜類10志,細分68目?!逗娇h志》與之相比,少了河渠、雜類兩志,具體二級子目的設置也有變動,數(shù)量上還多了3目。如《河渠志》,含山僅一縣之地,故而不設置此目。又如《藝文志》,《〔乾隆〕江南通志》著述眾多,故分以“經”“史”“子”“集”四部,但與含山縣有關之藝文,若是也以四部分之,不甚合理,故仍從傳統(tǒng)縣志體例,依體裁劃分類目。

除前文述及《含山縣志》的史料對研究古代低級官員的俸祿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外,其《輿地志·風俗》對婚喪習俗的種種記錄,亦為研究民俗學提供了寶貴資料[10]12-58。此外,該志正文前《縣志緣起》更具參考意義。地方志主要為記錄一地之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資料性文獻,對于其地舊志,可能會在序文中或正文中某處提及,鮮有方志會做系統(tǒng)性梳理。《縣志緣起》一文系統(tǒng)梳理了其地舊志,著錄這些舊志的卷數(shù)、編纂日期、主要編纂者等,有利于后人對此地舊志的研究。

《含山縣志》編纂質量較為上乘,但也頗有微瑕。如前文所述該志人物字號記載多有舛誤;又如其體例,前文述及舊序,其版心處與正文所載有異,可見該志體例不一。

總體來說,該志存在的不足之處不影響其使用價值,《含山縣志》仍是一部質量較好的地方志,對研究清代前期含山縣的社會情況多有助益。

三、《〔乾隆〕新化縣志》考述

《新化縣志》二十七卷,梁棟修,楊振鐸纂,今有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傳世。梁棟修纂《新化縣志》,組織了一批以新化縣本地人才為主的編纂隊伍,據(jù)《〔乾隆〕新化縣志·新化縣志重修姓氏》載,該志的編纂隊伍共有14 人,時任寶慶府知府鄭之僑任此書“總裁官”,時任新化知縣梁棟任“主修官”,此書“編輯”共有4 人,其中原任巴陵縣教諭、舉人楊振鐸位次第一,此外,參與此書編纂的人員還有2 名“校閱官”、2 名“督刊官”、2 名“分?!薄?名“繕書”。

(一)整理與研究現(xiàn)狀

《新化縣志》筆者暫未見清代、民國相關目錄書著錄?!吨袊偶偰俊な凡俊返? 冊方志類“地方之屬·史81560786”條載,《新化縣志》清梁棟修,清楊振鐸纂,二十七卷,現(xiàn)有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故宮博物院有藏,上海圖書館、湖南圖書館兩館藏有殘本[13]4560。據(jù)《新化縣志》載,湖南圖書館藏殘卷十四卷,分別為卷一至卷七和卷一八至卷二四[14]930。

海南出版社2001 年出版《故宮珍本叢刊》,《新化縣志》位于第160 冊。筆者觀此影印本,此書于《輿圖》后衍兩葉(非《新化縣志》內容),且缺《選舉》第20葉,《藝文》第61、62兩葉,殊為遺憾。此書目前未見整理成果。

《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對此方志做了概述,特別對《新化縣志》的內容做了較為精煉的解讀[10]18-75。《湖南地方志考評》亦對此志的卷數(shù)、修纂者、版本做了介紹[15]121。

(二)版本及內容

《新化縣志》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有藏,以平目體行文,共32個類目,具體類目見表3。

表3 《新化縣志》卷次表

該志四周雙邊,白口,黑、單魚尾,有線無格,每半葉9行,行20字。扉頁以細豎線分三行,扉頁右端刻“乾隆二十年重修”,扉頁中心刻“新化縣志”,扉頁右端下方刻“本衙藏版”,應為官家刻本。該書版心上端頂格題“新化縣志”,版心中央題卷次,如“卷之一”“卷之二”“卷之三”等;次空數(shù)格(無定例,無格至兩格情況皆有),小字著錄子目,如“序”“目錄”“山川”等;次空3格,著錄頁碼。

該志內容豐富,此書不僅附時人所作之序,亦將前人所作《新化縣志·序》收錄,有輯錄舊文之功。又如該志之《公署》,記錄茶稅官廳和龍溪公館之沿革,對于研究新化縣的茶葉史大有裨益。該志注重人物輯錄,全書大約12 萬字,而卷二十二《人物》之篇幅占近四分之一,保留了新化縣眾多歷史人物史料。

(三)編修方法及質量

梁棟所修《新化縣志》為新化縣八修縣志。梁棟前任新化知縣戴高已于乾隆二十年(1755)主修一部《新化縣志》(以下簡稱《戴志》),共十卷,今不存。據(jù)《新化縣志》所載各序可知,《戴志》質量不高。如梁棟所撰《新化縣志序》:“顧求其簡古,遠不逮姚,而規(guī)制體裁,遜于、王二志,且假陸清獻公《靈壽志》名目以為標榜,臆論繁多,語涉蕪雜?!保?]4又如時任新化縣儒學教諭李都藩言:“立論偏頗,名目錯雜,每多不軌于法,而人物一志尤屬濫?!保?]13《戴志》在語言、體裁上都不盡如人意,內容上也多有舛誤,以致成書后“嘖有煩言,人爭議之”[6]4。

梁棟任新化知縣之初便拜訪當?shù)乜げ瑢殤c知府鄭之僑即囑托其重修新化縣志:“鄭公即以更修邑乘是囑”[6]13。鄭之僑曾主修《〔乾隆〕鉛山縣志》和《〔乾隆〕寶慶府志》,十分重視地方志編纂,其見《戴志》質量不佳,便有重修此志之心。梁棟在任含山知縣期間主修了《含山縣志》,亦十分重視地方志編纂,其見《戴志》質量不高,同樣有重修縣志之心:“暇見斯志之未有當也,慨然以厘正為己任。”[6]14故欣然接受鄭之僑的修志囑托。據(jù)梁棟《〈新化縣志〉序》所載,此志始修于戊寅之秋,脫稿于己卯之夏[6]5,而鄭之僑、李都藩、周鼎3 人序所署時間也為“己卯夏”,可見,此志始修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秋,纂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夏,歷時近一年。

《新化縣志》在編纂之時參考前志成果?!遁泩D》不附星野圖,此舉參考《〔萬歷〕新化縣志》:“前姚志謂‘一縣小矣,略而不書’,殊為允當,今從之?!保?]9《新化縣志》類目設置博采眾志的成果:“今博采《通志》《府志》,參之姚、于、王三志,定為沿革、疆域、山川、里居、城池、官署……”[6]9此志最突出的一點是對《戴志》一些訛誤和處置不當之處進行修訂,李都藩對此敘述道:“刪其紕繆,正其體制,凡政典所關者,悉為之厘定,而人物一志,尤一秉至公,不濫不遺,以表揚幽光而奉勵末俗?!保?]13《戴志》已佚,故無法得知《新化縣志》對此具體作了哪些改進,但據(jù)此敘述,《新化縣志》在《人物》志作了很多考辨工作。

《新化縣志》對《戴志》的改進具體可見凡例。此書凡例共八條,特意指出改進《戴志》之處便有四條,具體涉及《學?!贰鹅氲洹贰哆x舉》《人物》《寺觀》五目。

第一,“‘學?!氲洹T類各別,戴志既另立‘祀典’一門,而祭器、祭品又附于學宮之內。‘祀典’類中于文廟春、秋二祭反闕,略而不詳,今逐一厘正。”[6]9梁棟等人認為,祭器、祭品應屬于《祀典》一門,而《戴志》不僅將其歸到《學?!芬婚T中,還對這些祭器、祭品記載不甚詳細,遂改之。

第二,“‘選舉’登進士者,仿姚志錄其鄉(xiāng)科……亦按年分先后以定次序,庶不鄰于倒置,因就戴志所失者,據(jù)按實而厘正之?!保?]9據(jù)此條凡例所載,似述《戴志》《選舉》一門對人物編排順序未按年份先后定序,但又未明確指出,故筆者未敢妄下結論,但可以確定《戴志》于《選舉》一門有所失,《新化縣志》于《選舉》一門有所改。

第三,“‘人物’所以表揚前徽而風世俗。前戴志妄擬‘圣門四科’之名而缺‘言語’一科,誤矣。又以宋楊勛,職官也,而列于首,張進,仆人也,而居其次。至于代次先后,顛倒錯亂,不可勝數(shù)。茲分為……按年代以定先后,較為明晰。至戴志于各傳后濫及其子孫之名而續(xù)增人物,亦未符于輿論,因刪其后裔名目以正體制,而酌存其續(xù)增者,以盡善善欲長之意?!保?]9《戴志》《人物》一門的編排,梁棟等人認為失在3 處:第一,妄擬《圣門四科》之名而缺《言語》一科;第二,代次先后,顛倒錯亂;第三,于各傳后濫及其子孫之名而續(xù)增人物,亦未符于輿論。第一點是編排上的失誤,第二點是邏輯上的失誤,《新化縣志》正之,筆者認為此舉處理妥當,而第三點,若是從保存新化當?shù)厝宋餁v史的角度來看,《戴志》此舉亦有保存文獻之功。

第四,“‘寺觀’戴志謂,其恐見異思遷,導人歧路,因而從略。不知寺觀例許修舊,不許建新,而僧釋頒發(fā)度牒,有增無減。今特列為專門,則成數(shù)具在,私創(chuàng)自無,崇信亦減,正以仰副圣朝崇儒重道之至意焉爾。”[6]9-10寺觀為中國古建筑一大特色,《戴志》記載從略,實屬不妥,《新化縣志》特列為專門,此舉為研究新化佛教保了存珍貴資料。

總體來說,《新化縣志》質量亦屬上乘。與《戴志》相比,此志增設類目,拾遺補缺,有訂正舛錯之功。岳鎮(zhèn)南《重修〔道光〕新化縣志序》載:“新邑舊志始于前明姚君,厥后于、王纘其序,梁侯集其成?!保?6]1認為《新化縣志》為“集大成”之作,評價頗高。此外,受此志影響,《〔同治〕新化縣志》亦運用一半篇幅記敘人物,可見《新化縣志》之影響。

但《新化縣志》在編纂上也有些許不足之處。

1.卷一編排與目錄不一。此書首以鄭之僑、梁棟二序,次以《輿圖》《凡例》《姓氏》《目錄》《序》《舊序》,而此書目錄次序為《序》《舊序》《凡例》《姓氏》《輿圖》,可見此目錄在具體的子目排列上存在問題。

2.目錄對卷二十二的編排有誤。此書卷二十二為《人物》,是本書唯一一卷在目錄上體現(xiàn)有二級子目的卷次,目錄對此卷的二級子目依次載為:《仕跡》《孝行》《友義》《儒林》《隱逸》(附流寓、樂善好施、列女、愿壽、義夫)。觀此書該卷正文,卻為《仕跡》《孝行》《友義》《儒林》《隱逸》《流寓》《樂善好施》《列女》《愿壽》《義夫》10 個二級子目,并附《義仆》一則。此書該卷目錄編排有誤。

3.頁碼編排不一。觀全書,《新化縣志》頁碼每卷獨立編排,互不干擾。如卷二《沿革》有6頁,記載結束后,卷三《疆域》又重新編排頁碼。《新化縣志》卷一編排與其他卷次不一,鄭、梁二序與《輿圖》一同編排頁碼,《凡例》《姓氏》《目錄》《序》《舊序》一同編排頁碼,確與此書體例不符。另,《新化縣志》在每卷結束后都會在頁面左端刻上“新化縣志卷之某終”,《輿圖》結束后,其頁面左端有文字著錄道:“新化縣志卷之一終?!保?]7而《舊序》結束后卻無此著錄。據(jù)此,目錄的編排以《輿圖》為卷一結束應無誤,但此書卷一的頁碼編排亦無錯漏,故此書卷一到底是內容編排失序,還是目錄編排失序,有待進一步考察。

四、結語

作為記載一地事物的綜合性地方文獻,舊志有其獨特價值,故明清王朝重視方志編纂,還特意下發(fā)編修凡例及規(guī)范志書為各地參考。朝廷重視方志編纂,方志編修事業(yè)理應欣欣向榮,舊志也應保存完好,但實際上因為種種原因,并不是所有地區(qū)都重視方志修纂,舊志也散佚眾多。也以清代福建舊志為例,見于著錄的清代福建方志共242種,佚59 種,存183 種,散佚比為24.4%,而約1/3的縣有清一代僅修志一種[17]30-39,由此可見,方志修撰實際上并不是由學者所言增加政績的良方。梁棟二修舊志,且所修舊志質量頗高,此舉值得稱贊。《含山縣志》《新化縣志》為縣級舊志,編修者亦非聲名顯赫之輩,故常游離于研究者視野之外,相關目錄書著錄不多,研究文章較少,但這并不意味著二志價值低,如前文所述,志書中對梁棟字號的記載,可為我們研究一些人物提供寶貴的甚至是獨有的文獻資料。另外,觀此二部舊志之編修及內容,亦為舊志之編修提供啟發(fā)。

1.編修緣起。梁棟修二志,其緣由為縣志經年未修或質量較差,借此觀之,各地舊志編修不可簡單地歸納為增加政績,具體可做進一步考察,借此管窺當時的社會風氣。

2.方志體例。編修目的決定著內容的選擇,內容決定體例的確定,體例反映出方志的內容特點、范圍、各地地情的不同,也對志書體例確定產生一定的影響[18]??滴跏荒辏?672),清廷將河南巡撫賈漢復修、沈荃纂《〔順治〕河南通志》頒布于天下,成為天下修志范例,不少舊志體例即為仿此而作。但《含山縣志》并非仿此,其序明確說明該志體例沿襲《〔乾隆〕江南通志》,可見當時地方舊志的編纂并未完全遵從朝廷的修志意見。另從《含山縣志》具體類目設置來看,亦非生搬硬套《〔乾隆〕江南通志》,而是在模仿的同時結合含邑特性來設置類目,可見梁棟本人因地制宜的修史原則。

3.舊志內容。朱彝尊十分認可方志內容向藝文傾斜:“所采碑碣、題詠,居全書之半。舊章籍以考證,足快于人心?!保?9]840章學誠則認為方志中不應載錄過量藝文,更不能濫收[20]954。《含山縣志》重藝文,《新化縣志》尚人物,這樣的舊志編排是否可與當時的修志風氣相關照?亦資探討。

黃萬華在《中國與海外:20 世紀漢語文學史論》中以作者視角對文學的“中心”與“邊緣”做過這樣的論述:“但就文學本身而言,它不應將自身分裂成‘中心’和‘邊緣’,作家可以處于地域上的‘邊緣’,可以處于政治、經濟地帶的‘邊陲’,可以在言辭群文化上處于人們習常理解的‘弱勢’,但他仍會寫出本民族‘正宗的、主流的’文學?!保?1]13“中心”與“邊緣”當被人們認知時會不自覺地帶上價值判斷,但是邊緣作者仍會寫出本民族“正宗的、主流的”文學。這種價值判斷亦適用于舊志體系,名家參與編修舊志即為“中心”,其他舊志即為“邊緣”。近年來,已有不少研究課題以舊志為中心,利用了大量的“邊緣”舊志對一地志風俗、景觀、方言等做整理與研究,這在客觀上開發(fā)了這些舊志的研究價值,但對于這些“邊緣”舊志本身的探討,研究者還需加大關注力度,讓“邊緣”材料發(fā)揮更大的價值。

注釋:

①原作“靈川”,據(jù)梁棟籍貫改。

②關于鄭之僑字號,多數(shù)學者撰文從其號為“東里”。鄭氏為潮陽人士,筆者查檢《〔光緒〕潮陽縣志》,所載前后抵牾,“東里”字、號二說皆存,又檢《農桑易知錄》鄭氏自撰序文,其章用印同《新化縣志》。綜上,筆者認為“東里”應為鄭之僑字。

③《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亦將《〔乾隆〕含山縣志》的纂者誤著錄為“唐燀”。

④學界對于古代官員財政收入多有研究,美國漢學家曾小萍所著《州縣官的銀兩——18 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對雍正時期以火耗歸公為標志和主要內容的財政改革作了細心挖掘,可供一覽。

猜你喜歡
新化縣方志乾隆
論乾隆朝金川之戰(zhàn)的影子腔演述
河北省檔案館館(省方志辦)藏《永壁村保甲冊》鑒賞
新化:守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湖南省優(yōu)秀教師“三筆”書法比賽參賽作品展示(十二)
盛世之巔的一聲嘆息——《紅樓夢》與乾隆前期政治談片
乾隆眼中的木魚石
湖南中藥材有效供給機制研究
新化舉辦首屆師生書法大賽
設置方志學專業(yè)碩士學位探討
衡阳县| 武安市| 余干县| 高安市| 克拉玛依市| 台湾省| 方城县| 达日县| 凤山县| 当涂县| 新平| 武隆县| 永康市| 南岸区| 南安市| 宜州市| 富源县| 台湾省| 疏附县| 阿图什市| 吉木萨尔县| 武乡县| 交城县| 额敏县| 崇州市| 瑞金市| 孝义市| 于田县| 衡南县| 沽源县| 宜宾县| 宁波市| 山阳县| 嘉善县| 涪陵区| 买车| 怀远县| 周口市| 东阿县| 康定县|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