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平
前幾天,女兒捧來一個花瓶,里面插了幾枝未開放的花。當(dāng)時我奇怪,女兒怎么忽然喜歡起花兒來了?心想,大概是女兒剛過完生日,妻帶她上超市購物,給女兒順便買了一瓶她喜歡的花吧。
吃飯時,我問女兒:“那是真花還是假花?”女兒搶白道:“那是真花,可不要亂動?!边@寒冬天氣,還有真花?看那插剪的枝條,瘦瘦的花蕾下竟然點(diǎn)綴著一兩片綠葉,我方才明白是真的。
女兒反復(fù)強(qiáng)調(diào)我不要亂動。我就奇怪了:不就是一瓶花兒,女兒怎么這么看重?難道是因?yàn)楦呖嫉膲毫ΧD(zhuǎn)移視線嗎?細(xì)心的人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人們面臨某種壓力時,往往會選擇另一愛好以釋放壓力。藝術(shù)不就是一種苦悶的象征嗎?詩人、畫家們不都是在尋找美中釋放了壓力而成就了聲名的嗎?
為了給花兒一個好位置,女兒還小心翼翼地把墻柜上的幾件擺設(shè)拿下來,把花放在那個醒目的位置。上學(xué)后,女兒時不時和我通話,問她的花兒如何。我回答說好,她才放心。我問那是什么花兒?她說是百合花。
大約是周末吧,人也放松了,這才有閑情逸致去仔細(xì)觀賞眼前的百合花。哪兒飄來的清香?似扯不斷的迷霧,似空谷幽蘭之香氣,一縷一縷的,直沁人的心肺,讓人頓時心曠神怡,精神為之一振。如此妙絕,如此清芬,真是不可比擬,“如遠(yuǎn)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先生的妙喻拿來似乎極為妥當(dāng)。
花的美,如同人一樣,無非形與神。這清香之美,不就是花的芳魂嗎?可惜這樣的美,倘不細(xì)細(xì)感受,還真覺察不到。正如川端康成先生所言:“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其中原委,或許因了人們心靈太忙,無暇感受;或許因了人們活得太俗,無法感受大雅。因而,被忽略的美何其多矣!
這燦然綻放的三枝花兒,在凌寒的冬天,竟灼灼開放,大放異香。仔細(xì)瞧:其中的一枝開了兩朵白花,如敞開的喇叭,釋放出自由奔放的情愫。瞧,那綻放清香的花蕊,好看極了!最中心的那根花蕊,仿佛高高的燈塔,矗立中央;四周幾根,矮矮的,仿佛眾星捧月一樣環(huán)繞著它,頭頂呢,如棕色的毛毛蟲。另外兩枝呢,是淡紫色的,開向了里面,擺出一副不愿意讓人瞧的樣子。近嗅,奇怪,竟然感覺不出它的清香。然而,稍遠(yuǎn)些,那種清香竟然像禁不住的浪潮,一波一波,洶涌而來,直浸你的胸肺。哦,原來感受美,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花如此,人也如此。此時的室外,下著淅淅瀝瀝的冬雨,而室內(nèi)溫暖如春,陣陣百合的清香撲鼻而來。
百合本是七八月盛開的花,但在這百花凋謝、落葉滿地的凜冬,卻綻放得如此美麗,怎能不讓人加倍喜愛呢?當(dāng)然,除了溫室效應(yīng)外,花自身也有一種努力的因素。倘若環(huán)境再好,而自身不努力,斷然不會如此美麗,讓人青睞。
百合花,本身是一種惹人喜愛的花。在它身上,常常蘊(yùn)含著許多美好的象征意義,如“順利、祝福、高貴”等等。這大概是女兒格外喜歡它的原因吧。
“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痹诿利惖陌俸匣媲埃娙岁懹嗡坪跻惨木`放了。當(dāng)我寫下這段文字時,那不絕如縷的百合清香似乎為我加油,為我動情。那一縷一縷裊裊飄來的清香,直透我的心扉,讓我倍加感到心曠神怡,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