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年
摘 要:商代是青銅器發(fā)展的黃金時代,也是一個酒文化盛行的時代,商代初具規(guī)模的酒文化為后世酒文化的延續(xù)奠定了基礎。大量出土的商代酒器,可以為剖析商代酒文化乃至更大維度的殷商文化帶來窺一斑而知全豹、處一隔而觀全局的效果。文章試圖將酒的起源與酒器的發(fā)展相結合,對殷商時代的酒文化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酒;商代;青銅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5.048
1 酒的誕生和發(fā)展
酒在中國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釀酒技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淀,可以追溯到夏代之前。在遠古時期,農業(yè)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使人們有了越來越多的糧食,在解決了生存之患后,多余的糧食便成為釀酒的原料,所以中國的酒大多緊緊依賴于農業(yè)的發(fā)展,成為農業(yè)經濟的一部分。
農業(yè)是古代社會的核心產業(y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指出:“農業(yè)是整個古代世界的決定性的生產部門。”早期古代社會在各個領域均處于起步階段,人們尚需解決溫飽問題,農業(yè)順理成章成為百業(yè)之本,早期農業(yè)因此得到了迅速發(fā)展,也為其后來成為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源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自新石器時代開始,農業(yè)與手工業(yè)互相促進,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催生新式農具,農具的創(chuàng)新又回饋至農業(yè)生產當中,二者相輔相成,發(fā)展迅速。農業(yè)發(fā)展至商代時已經比較發(fā)達,商代的新式青銅農具極大地促進了農產品產量的提高,并且與漁獵、畜牧業(yè)產生了分化,成了相對獨立的生產部門,此時農產品的大量積累為釀酒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據(jù)考古出土的甲骨卜辭記載,商代的糧食種類繁多,如黍、稷、稻、麥、稷、?等。其中,黍在甲骨卜辭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在商代遺址考古工作中也經常發(fā)現(xiàn)黍類遺物,可以認為,黍在當時是作為主要糧食存在的,其產量和囤積數(shù)量應當十分可觀,這一推斷也可通過傳世文獻加以證實。《詩經·周頌·豐年》是周人慶豐年祭神所作的詩,因商周年代相近,周人習俗多自殷商沿襲而來,故亦可佐證部分殷商歷史。該詩作原文為:“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捉?。”詩中提到以黍作酒,以酒祭神的慶祝景象??梢酝茰y,周代延續(xù)了商代大量種植黍類作物,并將黍進行精加工釀酒的習慣。
另一方面,農副產品的迅速增產也成為封建主義制度下地主階級原始資本積累的溫床,這也直接導致了歷代商王和各級貴族階級都十分重視農業(yè)的發(fā)展,客觀上對商代農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促進的作用。盤庚遷殷之時,為了說服殷民共同參與這次遷都,當時的商王盤庚便用農業(yè)舉例?!渡袝ど虝けP庚上》有云:“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于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逼浯笠鉃?,農民只有努力耕種才會大有收成。如果不擔心會出現(xiàn)大的災害,如懶惰的農民一樣自求安逸,不努力從事農業(yè)生產,就會沒有黍稷。這段史料清晰地印證了農業(yè)生產在商王心中的地位,反映出農業(yè)在當時商王朝當中的重要地位。
關于酒的起源,目前所得到的結論都是基于文字記載對更早的時期進行合理推測,而這些文字記載大多帶有一些傳說的成分。如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所記:“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北彼螐埍沓肌渡汉縻^詩話》云:“中古之時,未知曲蘗,杜康肇造,爰作酒醴,可為酒后,秫酒名也?!敝T如此類的文獻記載,酒的創(chuàng)始人首推杜康,但是隨著考古工作中出土的大量器物可以得知,酒的歷史遠遠早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即中國釀酒技術的問世遠遠早于文字的出現(xiàn)。在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酒器,此發(fā)現(xiàn)客觀地詮釋了酒的年代溯源問題。在處于萌芽階段的農業(yè)逐漸走向成熟的同時,手工制陶業(yè)也逐漸興起和發(fā)展了起來。陶器的出現(xiàn)不但為當時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為酒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條件。陶器問世,人們有了炊具,烹飪的種類變得多樣化,并逐漸分化出了酒具。
2 酒器的演變
酒器的變遷可以根據(jù)年代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遠古時期,上文中提到,我國的釀酒文化誕生于夏代之前,新石器早期的人們已經學會用谷物類糧食釀酒。在這個時代,一般以陶器、角器、竹器和木器作為酒器,其形制以大口器皿為代表,如碗、缽等器。第二個階段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隨著手工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酒器的形式和類型變得多樣化。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考古發(fā)現(xiàn)中,出土了一批形狀類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遺址內,出土了濾酒缸和高柄陶酒杯等酒器。同屬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仰韶遺址內,出土有尖底瓶、小口尖底甕、細頸壺等酒具。在這個時代,龍山文化遺址內出土的器物最具有代表性。龍山文化出土的酒器,不但種類增加,而且類型明確,可以與后代所使用的酒器找出明顯的相似性。在此地出土的酒器有碗、杯、甕、罐、盂等類型。在這些類型的基礎上,有了更進一步的區(qū)分,拿酒杯舉例,酒杯的種類有圈足杯、高圈足杯、觚形杯、高柄杯、曲腹杯、斜壁杯、平底杯等。
到了商周時期,酒器的發(fā)展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商代手工業(yè)較之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導致此時釀酒業(yè)的發(fā)展也非常迅速,殷商人便逐漸養(yǎng)成了釀酒、飲酒之風,這種風氣在商代貴族之中更加盛行。當時甚至還出現(xiàn)了諸如長勺氏、尾勺氏的以專門制造酒器為生的氏族。另一方面,根據(jù)夏商周考古的研究,商代已經步入了青銅時代,此時的青銅器在殷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在商代遺址的考古發(fā)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造型精美的青銅器,其中不乏與酒相關的器物。此時出土的酒具,有很多已經是成套出現(xiàn)的。
商代酒器種類大量增加的原因,不但與手工業(yè)、農業(yè)、畜牧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有關,更與階級意識和等級制度的崛起有密切的關系。階級與等級的萌芽,自新石器時代便初現(xiàn)端倪,直至商代建立,這種意識貫穿于統(tǒng)治階級與平民百姓之中,也體現(xiàn)在王室貴族的日常生活之中。俗話說:“禮以酒成,無酒不成禮。”這充分說明了殷商時代對于“禮”的重視,此“禮”即達官貴人用以區(qū)別于普通大眾的行為準則,個中也反映出當時的政治與酒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商代之前的酒器種類,已經無法滿足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于是商代的酒器與之前相比,在數(shù)量、質量、形式上,都呈現(xiàn)出一種本質上的飛躍。據(jù)《殷周青銅器通論》所述,商周的青銅器共分為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四大部,共五十類,其中酒器占二十四類。按用途分為煮酒器、盛酒器、飲酒器、貯酒器。盛酒器具是一種盛酒備飲的容器,其類型主要有尊、壺、區(qū)、卮、皿、鑒、斛、觥、甕、瓿、彝,其中有的兼具盛水之用。飲酒器的種類主要有觚、觶、角、爵、杯、舟,其中角為三足器,其用意在于方便加溫。作為溫酒器的還有斝,有方斝、圓斝兩種樣式,方斝為四足,圓斝為三足,二者的體型均較大,以方便生火加熱。作為圈足器的觚、觶則為酒器的基本樣式,其后的諸多飲酒器樣式皆由此二種發(fā)展演變而來。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飲酒器。此外,盛行的飲酒之風也促進了酒器的蓬勃發(fā)展。酒的大規(guī)模普及,更加促進了殷人嗜酒的習慣,諸多考古資料證實,殷人不僅上層嗜酒,平民百姓同樣嗜酒如命,因此商代尤其重視酒器的制造,而這也恰恰表現(xiàn)出殷商時期青銅器制造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與酒文化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
3 殷商酒文化的體現(xiàn)
商代酒器種類紛繁復雜,要根據(jù)不同的場合,再基于使用者身份的不同,使用相應類型的器具。將文獻記載和實物資料相結合不難看出,當時的社會已經擁有一套完備而且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并且這些社會等級制度與酒相關的禮儀緊緊綁定在一起。
《左傳·成公·成公十三年》有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zhí)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jié)也。今成子惰,棄其命矣,其不反乎?”這段話出自春秋時期,成國諸侯成肅公在出征前的祭祀儀式中失禮不敬,引得劉康公大為不滿,從而道出以上之句。戰(zhàn)前祭祀作為重要儀式,早在春秋之前的商代便已經蔚然成風。商代是一個信奉鬼神的朝代,此時最為流行的大規(guī)?;钊思漓耄且笊倘嗣駷榱吮磉_自己祭祀的誠意而做出的一種儀式行為。在當時的人民眼中,活人是最高等級的祭祀品,最能表達他們對神明的虔誠之心,于是便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活人祭祀現(xiàn)象,除活人之外,活牲畜同樣會被當作祭祀品。安陽殷墟甲骨文的出土為研究商代的占卜祭祀活動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甲骨文的記載表明,商代的祭祀占卜儀式不僅發(fā)生于戰(zhàn)前,更是滲透于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政治、軍事、經濟、農業(yè)等領域,足以證明祭祀活動在商代的重要地位。作為禮器的青銅器專用于王室和貴族的祭祀儀式之中,其宣示著社會等級的劃分。殷商人認為酒可以幫助他們與神靈和祖先溝通,因此在祭祀活動中,酒是必不可少之物,青銅器中不乏大量的酒器為祭祀之用。在諸多酒器種類之中,將酒與祭祀文化緊緊聯(lián)系起來的,當屬尊。尊是大中型的盛酒器,出土的尊大多數(shù)為走獸型,此類尊通稱為獸尊,或犧尊。商代以活牲作為祭品,將盛祭祀用酒的尊制成獸型可能也與此有關,是殷商人為了體現(xiàn)對神明的忠誠的一種表達。
湖北黃陂商代盤龍城遺址出土的一套商代酒器組合,其年代距今已有三千五百余年,這組酒具包括一件銅觚、一件銅爵和一件銅斝。銅觚為高圈足,喇叭口,細腰,口徑12.9厘米,通高18.2厘米。銅爵前長流,后短尾,腹下三尖足外撇,形似鳥雀,通高15.2厘米。銅斝呈圓形,形體較大,有兩柱,無流無尾,底徑14.4厘米,通高21.2厘米。此三件酒具均飾有饕餮紋、夔紋,銅觚的腰部還飾有弦紋,紋飾精美細膩,體現(xiàn)了商代青銅器冶煉技術的精湛,也從側面反映了那時人們對酒器的重視。從這三件酒器的用法上,也能初見殷商于酒之端倪。銅爵和銅觚都是飲酒的器具,斝是小型的溫酒容器,通常與銅爵配合使用,待酒溫熱之后,向銅爵內注入。同時,銅斝也作為一種祭祀用具,盛酒灌地,以降神靈?!抖Y記·禮器》記載:“尊者獻以爵,卑者獻以散?!逼渲械摹吧ⅰ?,就是斝,是身份低下之人所用之物。觚是一種用于飲酒的容器,也用作祭祀時的禮器。而爵,則是貴族才能使用的,不但作為酒器,也可以作為禮器使用?!墩f文·鬯部》記載:“爵,禮器也,像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飲器象爵者,取其鳴節(jié)節(jié)足足也。”鬯酒是一種重大活動慶典用的香酒。由此可見,銅爵在當時不僅用于飲酒,更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爵的高貴充分體現(xiàn)在當時的禮儀之中。
《禮記·中庸》曰:“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荀子·禮論》曰:“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弊怨乓詠淼膯试崃曀字?,“事死如事生”的觀念普遍存在,殷墟王室墓葬出土的陶俑是由我國考古證實年代最早的陶俑陪葬品。隨著這一喪葬觀念的流傳,墓葬中隨葬品的種類趨于日常化,種類多樣,加之殷商人民對酒的依賴,在商代的陪葬品中,青銅酒器普遍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形制,有銅爵與銅斝成一組的,也有一爵一觚為一組的形式,而這種形式更為常見。當時的人飲酒時有“獨飲用爵,眾飲用觚”的習俗,遂將這種習俗也帶入了墓葬之中。在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焦作溫縣商代遺址等商代統(tǒng)治區(qū)內的貴族墓葬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用于隨葬的青銅禮器,其中以觥、斛和爵的數(shù)目居多,且存在一定的組合定勢。這些墓葬來自商代不同時期,也就是說,此類隨葬酒器的組合方式貫穿于整個商代當中。即便是用不起青銅器物的平民,死后也會用陶制酒器隨葬,如陶杯、陶尊、陶斝。不難看出商代喜酒風氣之盛,上至王室貴族,下到平民百姓,無一不將酒當作心頭之好,不但生前飲酒,死后仍需以酒為伴,即便是喪葬習俗,也可窺見酒文化對其帶來的影響。
酒給殷商帶來的不止文化的繁榮和禮儀的森嚴,也同樣帶來了亡國之禍?!渡袝ぞ普a》:“弗惟德馨香祀,登聞于天;誕惟民怨,庶群自酒,腥聞在上。故天降喪于殷,罔愛于殷,惟逸。”《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荒淫無道,聚眾作樂‘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作長夜之飲?!蔽髦艹醯那嚆~器大盂鼎上有銘文記載:“我聞殷墜命,唯殷邊侯田(甸)與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喪師?!贝巳危f明了周人將商朝滅亡的原因歸結于殷人的酗酒亂德,這也直接影響了周朝乃至后世的用酒觀念。從另一個角度出發(fā),殷商因酒誤國體現(xiàn)出酒在商代的生產規(guī)模,也折射出酒在商代社會的特殊地位。周人吸取了商亡的教訓,認為酒的出現(xiàn)并不是給人享受的,而是用來祭祀的,遂在全國范圍內下禁酒令,不得群飲,違者處死。隨著商朝而來的酒文化,逐漸與周朝的禮樂制度相融合,形成了一套嶄新的酒禮制度。而周朝禁酒令的頒布,對商代青銅酒器的流傳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使周朝青銅酒器不復殷商之繁盛,許多青銅酒器隨之沒落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