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菁雯
數學是小學階段難度比較大的一門課程,聽不懂老師的講解,記不住公式定理,算不對試題,做不完作業(yè),這是很多同學對于數學的基本感受。我在學習數學、寫數學作業(yè)時經常會感覺到無力,不明白老師因為所以之間的邏輯,看著自己做錯的題不知道哪里錯了,看著熟悉的試題信心滿滿寫答案,結果又一次做錯了……學好數學似乎很難,提升數學成績更難。俗話講“久病成醫(yī)”,在自己學習數學過程中覺得最難的地方下手,往往能夠獲得一定的成果。
一、深挖聽不懂的點
科技發(fā)展給學習帶來了便利,教師的講課過程可以全程錄音錄像,課堂上聽不懂的地方在復習時找出來反復聽和思考,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些數學學習上的問題。如果靠自己依舊理解不了,就需要向老師求助。聽不懂的地方往往代表著我們缺乏這一塊的基礎知識,或者沒能理解數學思路,補齊基礎知識和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后就能夠打通一個障礙。當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老師的指導攻克一個問題時,內心的成就感能夠給我繼續(xù)學習數學的勇氣,讓我覺得數學也沒有那么不可戰(zhàn)勝。雖然這樣的感覺只能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產生作用,但至少讓我有繼續(xù)深挖下去的動力,讓我對自己的數學成績提升有一定的信心。
二、從錯題中積累知識
錯題不僅代表著馬虎、大意,更多時候它代表著對知識點的記憶不清,讀題過程中的思考方式不正確,和知識未能相互之間形成聯系。錯題是我們認清數學學習漏洞的最佳工具,也是培養(yǎng)正確學習習慣的重要道具??偨Y錯題時我發(fā)現自己通常有幾類出錯方式:第一類,沒讀全題干。這就是老師常說的馬虎大意,把題干讀全、已知條件收集完整后能夠做對,這樣的錯題我沒有收集起來。第二類,已知條件之間關系不知道怎么建立。這種類型的錯題通常在解題時就沒有把握,因為沒能將已知條件與求解對象之間的關系建立起來,不知從何下手。這種現象說明相關知識點沒有學懂,基礎知識有缺口,需要補齊基礎??偨Y在錯題本里時,這類試題旁邊需要表明相關知識點,并且用類似的試題來考察自己是否真的把缺失的知識點補齊。第三類,知識點沒用對。這樣的錯題通常代表著知識點之間出現了混淆,說明這部分學得不夠細,區(qū)分知識點是解決這部分問題的關鍵。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的適用情況和適用范圍是區(qū)分知識點應用的抓手。
數學學習難度比較大,學起來容易枯燥。發(fā)現自己的問題、突破學習道路中的障礙能夠帶給我一定的心理成就感,能夠鼓勵我繼續(xù)有耐心地對待數學學習,不斷尋找方法提升自己的數學成績。
輔導教師:夏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