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華
(安寧市草鋪街道辦事處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綜合服務中心,云南安寧 650309)
安寧市位于滇中高原東部,屬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冬暖夏涼、四季如春,年溫差小,年平均氣溫14.8 ℃,全市最低氣溫-1 ℃,最高氣溫30 ℃,最熱7月均溫19~22 ℃,最冷1月均溫6~8 ℃,無霜期為232 d。干濕分明、雨量充沛、降雨集中、雨熱同季,平均年降雨量881.6 mm。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日照時長2260 h。平均海拔1800 m。安寧市自然條件十分適宜葡萄種植,優(yōu)勢生態(tài)區(qū)栽種面積不斷增加,品種選擇、管理措施、單產(chǎn)和效益也有很大地提升。安寧市八街種植基地140 hm2葡萄長勢良好,碩果累累;祿脿種植基地132 hm2葡萄年均總產(chǎn)3800 t以上,每公頃平均產(chǎn)值31.5萬元。
安寧市葡萄種植作為地方支柱產(chǎn)業(yè),產(chǎn)品遠銷省外,進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加強引種、改進栽培技術(shù),可促進鮮食葡萄產(chǎn)豐質(zhì)優(yōu),高效發(fā)展。總結(jié)安寧鮮食葡萄栽種現(xiàn)狀,闡述適合安寧的葡萄種植技術(shù)以提高農(nóng)戶栽培水平,達到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高效的目的。
通過10多年栽種、觀察和篩選,安寧市引進適宜當?shù)丨h(huán)境氣候,種植面積較大的鮮食葡萄有早、中、晚熟3類共10多個品種,如維娜莎(無核)、紅提(大紅球、紅地球、晚紅)、康能無核、赫姆諾德(希姆勞特,臺灣稱喜樂)、無核白雞心、克瑞森無核、摩爾多瓦、夏黑、陽光玫瑰等。
育苗地最好選擇10年內(nèi)沒有栽種過葡萄的地塊。要求交通方便、向陽、排灌暢通,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沙壤為宜。沙壤土通氣、保水、保肥,有利于苗木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長。苗圃地隔3~4年倒茬1次,最好與豆科作物輪作培肥。
苗圃地1月底整理,畝撒施腐熟農(nóng)家肥2000~3000 kg,深翻30 cm,土壤整細整平,做成寬100 cm長度不限的苗床,等待插苗。
安寧市轄區(qū)一般采用冬季修剪的成熟休眠枝作硬枝扦插育苗。選擇品種純正、植株健壯、無病蟲害的豐產(chǎn)植株,剪取充分成熟、節(jié)間適中、芽眼飽滿的枝條。按每2個芽截剪1個插條,要求頂芽飽滿,在頂芽上方2 cm處平剪,下端在節(jié)下1 cm處斜剪,這樣有利于減少插條水分蒸發(fā)和增強生根力。剪好后每50根捆成1小捆,用100~300 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條基部3~4 cm處4~6 h,以促進生根。
在地勢低凹,背風向陽處挖貯藏溝,溝寬、溝深各1 m,長度根據(jù)種條數(shù)量確定,將插條平放入貯藏溝內(nèi),插條間空隙用細沙填充,濕度不超過5%,以手握成團,一觸即散為宜,插條上部用3~5 cm厚的濕沙封嚴實,再用稻草覆蓋。
扦插時間一般在每年早春2-3月。苗木扦插前1~2 d,將整理好的苗圃地透灌水,蓋上地膜,用6~8圓的鋼筋在地膜上按株距15~20 cm、行距20~30 cm的距離打孔。將插條照孔插入土壤,頂芽露出土面,芽眼向上并面向太陽,防止倒插,插好后在插孔上撒上細土,以保障插條與土壤結(jié)合緊密。插好后及時澆1次透水。
2.5.1 肥水管理
安寧市氣候早春干旱,應適時澆水以保持插條基部濕潤,有利于發(fā)根。4月上中旬,對已成活的插條(即有幼根出現(xiàn))應勤施薄施速效肥,做到肥水充足,促使幼苗迅速生長。當苗木長到6~8片葉時,留4~6片葉摘心,最上部留一個副梢,其余副梢全部抹除,以保障幼苗基部芽充實飽滿;以后最上部的副梢留2片葉不斷摘心,以使苗木加粗生長,培育壯苗。
2.5.2 病蟲害防治
3月下旬幼苗萌芽時,噴施1次50%的多菌靈1000倍液加溴氰菊酯防治病蟲害。5-6月雨季應噴施300倍的乙磷鋁液或600倍的甲霜靈·錳鋅水溶液,加適量殺蟲劑與1∶0.7∶200倍波爾多液交替噴施防治霜霉病、黑痘病、白粉病、金龜子、葉甲、象甲、刺蛾等病蟲害。
2.5.3 苗木出圃
10月下旬葡萄扦插苗落葉后即可出圃,起苗前先進行修剪,按苗木粗細和成熟情況留芽、分級。成熟好、莖粗1 cm左右的留7~8個芽,莖粗0.7~0.8 cm留5~6個芽,成熟較差的留2~4個芽,起苗時要盡量少傷根。
鮮食葡萄壽命長、根系分布廣、喜光喜溫,選擇建園時以通風向陽、排灌良好的平地或緩坡地為好,土壤要求中性、微酸或微堿的肥沃沙壤土為宜。葡萄生長結(jié)果對空氣和土壤溫度要求較高,要求達到一定熱量才能生長良好,整個生育期>10 ℃的活動積溫不得少于2500 ℃,至少達到110 d,才能滿足葡萄漿果成熟對熱量的需求,安寧市轄區(qū)選擇排灌方便、土壤疏松、通氣性好的沙壤土和輕黏土地塊建園均可。
平地葡萄園,采用南北行向利于東西兩側(cè)采光。山地葡萄園,原則上應按等高線方向順應坡勢栽植,有利于耕作和澆水排水。采用籬架和棚架栽培,行距250~300 cm,株距60~100 cm,畝栽植250~370株。栽植密度和架式應根據(jù)環(huán)境條件、品種特性和管理水平而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管理水平較高的株行距應大些;反之應小些。因品種不同,安寧市祿脿種植區(qū)大部分采用架式為“U”字形雙壁籬架,安寧市八街種植基地則采用棚架栽培。
葡萄栽植后要在固定位置上生長結(jié)果10年以上,宜在頭1年秋冬或當年早春深翻改良土壤后再挖溝定植。栽植溝深寬度120 cm×60 cm,挖溝時表土和底土分別堆放。挖好溝后,將氧化鈣粉均勻撒入溝底,暴曬10~20 d,回填時先在溝底填入秸稈雜草等有機物、垃圾土和礦渣的混合物以利滲水、通氣和積肥,然后回填表土,最后將新土(底土)與糞肥(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5000 kg以上)充分混合,并加入過磷酸鈣填入溝內(nèi),使新土充分得到改善,回填結(jié)束時,定植溝中部應高于正常地面20~30 cm,坡地可適當降低。
落葉后萌芽前休眠期定植,安寧市冬初葡萄落葉后盡早進行。開春土溫達12 ℃以上時,新栽葡萄苗即可發(fā)出新根,莖上芽眼開始萌發(fā)。定植過遲易出現(xiàn)假活現(xiàn)象,因此應適時及早定植。
選擇1年生健壯、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傷害的苗木定植。苗莖剪留2~3個飽滿芽眼,底層主要側(cè)根輕微短剪,剪出新傷口利于分生新根。修剪后苗木放入800倍多菌靈藥液中浸苗1 d,吸足水分,殺菌消毒,利于新根和新芽萌發(fā)。
在定植溝中心線上按80 cm的株距挖穴,穴長、寬、深各為40 cm,穴內(nèi)施入優(yōu)質(zhì)、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并放入少量過磷酸鈣與表土混合均勻,將苗根向四周舒展開,然后開始填土,扶苗時輕微提動苗木使其原根莖與畦面相平,避免栽植過深或過淺。苗莖周圍成鍋底狀利于澆水保濕,定植結(jié)束連透澆2~3次定根水后蓋上地膜以保水保肥和提高土溫,以后每隔半月澆1次透水。
5.1.1 樹形培養(yǎng)
定植苗新梢長到10 cm左右時,按整形要求選出主蔓加速培養(yǎng),多余新梢抹除。苗木新梢長到20 cm時,應在苗旁立桿綁梢以加強頂端優(yōu)勢,促進苗木快長。主蔓距地面高度達60 cm時摘心定干,主蔓上留2個側(cè)蔓或副梢,其余側(cè)蔓或副梢全部抹除。將留下的2個側(cè)蔓引至兩側(cè)架面,枝條長至架面后摘心,再留2個副梢沿架面生長,其余副梢全部抹除,沿架面生長的副梢以不重疊交織為前提進行封頂。其上的副梢按20 cm左右留一個枝條直立生長形成“U”形架面,之后副梢留前端3~4片葉子時反復摘心,其他副梢全部抹除,可促進主梢上冬芽充實。對生長勢強旺的品種,可長放部分副梢用作結(jié)果枝,這樣既緩和了樹勢,又增加了第2年的產(chǎn)量。
5.1.2 肥水管理
萌發(fā)后2~3葉期,氣溫較低易出現(xiàn)生長不良,建議勤施葉面肥,生長不良的植株葉面噴施噻苯隆1000~1500倍液+尿素500倍液+禾豐鋅1500倍液,可調(diào)節(jié)葡萄長勢及早定枝定穗。
待綠苗新梢長至8~10葉時,每株對水澆施尿素30~50 g,以后均間隔10 d分別澆施稀釋沼氣水2~3 kg 、硫酸二氫鉀50 g、澆沼氣水3~5 kg 、硫酸鉀復合肥100~200 g 。栽植后每隔15 d噴施1次0.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連噴3~4次。
5.1.3 病蟲害防治
發(fā)芽前噴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待新梢長至8~10葉時噴1次10%的苯醚甲環(huán)唑2000~3000倍液,并適量加入殺蟲劑;待主蔓上架后以噴施波爾多液為主,夏季秋初噴1∶0.7∶200倍液,秋后噴1∶1∶180倍液。立秋前后低溫高濕時,以防治霜霉病為主,若發(fā)現(xiàn)病斑可噴施78%的波爾錳鋅600~800倍液+80%的乙磷鋁500~600倍液或噴施70%的代森錳鋅800倍液+25%的甲霜靈錳鋅1000倍液。
5.2.1 肥水管理
早春葡萄萌芽時,每株對水澆施尿素100~200 g,開花前和漿果膨大期各追肥1次,每次每株追施復合肥、磷酸二氫鉀或葡萄專用肥200 g,漿果著色期施硫酸鉀復合肥200 g。每次施肥后澆透水,及時中耕除草疏松土壤。除土壤追肥外,生長前期葉面追肥以氮肥為主,每隔10~15 d葉面噴施0.3%的尿素液,果實膨大期后改噴施0.3%~0.5%的硫酸二氫鉀水溶液。每年采果后畝深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4000 kg,葡萄專用肥或復合肥50~100 kg,過磷酸鈣和氧化鈣每株配比施用0.5~1 kg為宜。
5.2.2 生長期樹體管理
為調(diào)節(jié)樹體養(yǎng)分,避免通風透光不良而浪費樹體養(yǎng)分,每年3月中下旬,芽體長出1~2 cm時,每個芽眼選取1個較大而扁的飽滿芽留下,其余全部抹除。留芽長至4~5葉時按花序留量、枝條疏密程度及粗度定枝,隔10~15 cm選留1枝粗壯、有花序的枝條,一般畝留2500~3000枝,每枝30~60葉(籬架每枝留10~12葉,不超過14葉)。紅提、克瑞森枝留40~60葉;夏黑、陽光玫瑰枝留30~40葉。1枝1穗,紅地球穗留60~80粒,克瑞森穗留120~150粒,夏黑穗留80~100粒。一般單粒重5~18 g,紅地球15~18 g,克瑞森5~7 g,夏黑、陽光玫瑰5~7 g。
高原葡萄田間枝條過少日灼嚴重,過多百病齊出。新梢長至8~12葉時,開花前3~5 d于最上部花序以上留4~6葉摘心,最頂部留下1個副梢,其余全部抹除。以后頂上部所生副梢留2~4葉反復摘心,中下部副梢全部抹除,才有充足養(yǎng)分供給樹體開花坐果消耗,并保證來年的正常產(chǎn)量。
5.2.3 花果管理
每年4月上中旬修整花序,在新梢出現(xiàn)花序后能分辨出花序質(zhì)量好壞時,除去瘦弱、畸形及過多花序,使養(yǎng)分集中供給選留花序。強壯枝留2~3個花序,中庸枝留2個花序,弱枝留1個或不留花序?;ㄇ?周至始花期除去副穗,再掐去穗尖1/4~1/5。謝花后3~7 d用150 mg/kg赤霉素浸蘸果穗,增大果粒及無籽化。5月上中旬果穗套袋,套袋前全園噴施苯醚甲環(huán)唑1500倍液或甲基硫菌靈800倍液,加少量溴氰菊酯,邊噴邊套,預防果穗病蟲害發(fā)生。
5.2.4 病蟲害防治
(1)病害防治。葡萄的主要病害有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冬季修剪時剪除枯梢及病蟲枝,清掃落葉落果,集中燒毀或深埋。用石硫合劑原液涂抹樹干,全園噴施1次8~10波美度石硫合劑,萌芽前全園噴施1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殺滅過冬病原菌,萌芽后再噴施1次800~1000倍的百菌清。
(2)蟲害防治。主要蟲害有綠盲蝽、金龜子 、葉甲、象甲、透翅蛾和少量的紅蜘蛛,萌芽后至開花前,結(jié)合噴殺菌劑噴1次1000~1500倍的克螨特乳油以防治紅蜘蛛,噴1~2次阿維菌素乳油5000倍液以防治綠盲蝽、葉甲和象甲。
不論紅色種還是綠色種葡萄,果面稍透明、呈現(xiàn)品種固有色澤、果粒上覆蓋一層厚厚的果粉時采收品質(zhì)最佳。采收時左手持果穗,右手握采果剪,在距果穗3~5 cm處剪斷。剪除果穗上病蟲鳥為害果粒及干枯、腐爛、發(fā)育不良果粒后放入果框,采后不可長時間放置烈日下。
5.4.1 修剪時間
安寧市轄區(qū)葡萄修剪時間最好是每年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務必于傷流前3周完成,否則傷口難于愈合,傷流過于嚴重,削弱樹勢。
5.4.2 定枝
依樹勢、地力和計劃產(chǎn)量確定枝條芽眼數(shù),一般采用中梢混合修剪。地力好、樹勢中庸偏強,計劃畝產(chǎn)1500~2000 kg,則100 cm留6~8個硬枝,翌年萌發(fā)12~16個新梢,100 cm掛果25~30穗,單株產(chǎn)量可達到8~10 kg。
安寧市鮮食葡萄
5.4.3 定位
自地面發(fā)出的新梢,最短60 cm以能綁縛于第1道鐵絲為準,不可過短,以免果實離地太近,濺泥影響品質(zhì);也不可過長,以翌年生長的新梢到架頂至少能長出10片葉為準,第1道鐵絲以下的主蔓和側(cè)蔓,留4~6芽行中長梢修剪,以培養(yǎng)牢固骨架。達到“U”形架材第1道鐵絲以上,粗1 cm以上的強旺枝蔓留3~4芽中長梢修剪;粗0.5 cm以下弱枝蔓留1~2芽超短梢修剪。對逐年上移枝條應剪上留下以防結(jié)果枝組上移而無法綁縛管理。
5.4.4 剪口
剪口應在芽眼上方1.5~2 cm處下剪,剪成平口,切忌斜口,以防傷口過大消耗水分及養(yǎng)分。
5.4.5 去留
去除根部滋生的無培養(yǎng)前途的徒長枝及病蟲枝、弱枝,保留無病蟲害、中庸及強壯且芽眼飽滿的枝條。冬季修剪結(jié)束后,清除殘枝落葉及主蔓上的粗皮,用石硫合劑原液涂抹主蔓,全園噴施5~8波美度的石硫合劑,1月下旬用30~40倍的單氰胺水溶液涂抹芽眼,以保障來年開春萌芽整齊,提高開花整齊度及來年果實提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