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楠
北京師范大學王泉根教授說:“童話是以幻想為核心,以擬人、夸張、變形等為主要藝術表現(xiàn)手段,滿足于表現(xiàn)人類普遍愿望的適合兒童欣賞和接受的敘事文學樣式?!鼻疤K聯(lián)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童話作品活躍的想象,正契合著孩子的天性。正是童話,讓他們所處的生活不再是“畫在畫布上的畫”,而是充滿生命的靈動的畫面。是的,這一個個充滿幻想意味的童話故事,在擬人化甚至極度夸張的手法下,顯得奇妙生動,童趣滿滿,給孩子的童年抹上了無限豐富的意蘊,讓孩子們盡情享受著美妙的童話世界。
很多童話故事,它們的情節(jié)簡單,行文結構大都以相似的句式,在反復循環(huán)中,不斷向前推進。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這篇童話類的課文中,老屋的三次想倒下,是向它請求幫助的小貓、老母雞、小蜘蛛讓它打消了倒下的念頭,一直支撐著不倒下。三個小故事都以老屋的話開頭,接著以小動物的求助推動,再以小動物的告別和老樹的決定結束。閱讀時,我們可以通過提取關鍵句,來梳理課文的結構:
老屋小貓、母雞、蜘蛛……我到了要倒下的時候了等等,老屋!再……行嗎?我找不到……哦,是……啊!好吧,那我就再站……謝謝!再見!好了,我到了要倒下的時候了!等等,老屋!……
然后,我們可以對照這樣的結構,對課文情節(jié)進行想象推測:“接下來,還會不會來什么小動物呢?它遇到了什么麻煩?會請求老屋怎么幫它?”這樣,邊閱讀邊預測,會讓童話閱讀趣味盎然。同時,我們合上書,再次講述這個故事時,思路也會非常清晰,語言也會流暢、完整。
在閱讀童話時,我們的身心是放松的。童話中那些豐富的想象,也會打開我們想象的大門,激發(fā)我們去無拘無束地想象,并在想象中享受生活的樂趣,表達的樂趣。如《那一定會很好》(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這篇童話中講述了一顆種子從長成大樹到被做成各種工具、最后成了“躺在陽臺上的地板”的經(jīng)過。這顆種子一個接著一個的理想,在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下,一一實現(xiàn),充滿了合理而又大膽、自由的想象,讀來讓人格外滿足。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邊讀邊想象:“被埋在地里的種子,怎樣才能站起來,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呢?哦,肯定是發(fā)芽鉆出泥土了!”“樹怎么會跑呢?難道是被人家放到車上運走嗎?那也不會跑來跑去呀?”“既然已經(jīng)做成了推車,有什么辦法坐下來休息?”“做成了椅子后,又怎么躺下來?”一邊閱讀,一邊想象,你會被童話中作者的想象所折服,并且會心一笑。同時,你的心里也會因為自己的邊讀邊想象,而將童話讀得更加有趣。
有人說:“親切、自然、充滿想象的童話,以最簡單又最溫和的方式,幫助兒童擺脫現(xiàn)實的束縛,在幻想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世界。”當我們閱讀著充滿想象的童話,便可以激發(fā)我們無拘無束的想象,這份閱讀的快樂是無與倫比的。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高尚的人對話?!眱?yōu)秀的文學作品,總能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鼓舞,讓人們在一個又一個故事中認識真善美,追求真善美,促進精神、道德、品質的自我成長。童話也不例外。像上面提到的《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篇童話,五粒豆因為有著不同的追求,而帶來了各自不同的命運。作者不正是在告訴我們:一切理想要從實際出發(fā),不能好高騖遠,盲目追求不現(xiàn)實的東西。你看那第五粒豆,它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冷靜地面對現(xiàn)實,使勁地生長。它的不斷成長,也鼓舞了生病的小女孩,讓她對生活也充滿了信心,最后在豌豆開花的時候,變得健康、快樂起來。
再如王爾德《巨人的花園》(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這篇童話,先寫了因為巨人的自私,將孩子們趕出了自己的花園,最后導致花園里被冬天、寒風占據(jù),花草樹木不再生機勃勃。這樣的冷清蕭條,暗示著一切自私吝嗇,都會讓人變得冷漠無情。后來,一個小男孩改變了這個花園的景象,孩子們的歡笑帶來了花園的春天,花草樹木們在孩子身邊重新恢復了生機。巨人在孩子們的影響下,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從而享受到了真正的快樂。作品通過花園的變化、巨人的前后態(tài)度對比,告訴我們善良、分享、友好的人才是最美的,最受人歡迎的。
童話故事的背后,都有著種種真善美的精神品質在閃光,那些主人公都是真善美的化身。當我們讀著這些美好的故事,與善良、守信、堅強、奉獻、無私、樂觀對話,就一定能讓自己也不斷走向真善美,擁有真善美!
作為文學作品,毫無疑問,童話中那些充滿童趣的語言,也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體悟,并好好地積累,為以后自己的寫作儲備豐富的語言材料。如《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這篇童話故事中,安徒生爺爺將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當作了五個剛出生的寶寶,它們和天真的孩子一樣,因為自己看到的都是綠色,所以就認為“整個世界都是綠的”。同時,它們對外面的世界也充滿了好奇,總想做點什么。在成熟變黃之后,它們將“誰會走得最遠”作為第一個目標。最后,前四粒豌豆因為想得太多,不是被鴿子吃掉了,就是泡在臭水溝里漲壞了,只有第五粒豌豆實事求是,隨遇而安,盡力生長,給小女孩帶來了快樂。
這篇童話的語言非常符合孩子的思維和表達習慣,因此,讀起來毫不費力。而且,很多的新鮮詞句,也讓人耳目一新,有著特別的感受。比如,在說五粒豆生活在豆莢里時,“暖洋洋”“既溫暖,又舒適”;說第五粒豌豆掉進裂縫中,又是“躺在那兒真可以說成了一個囚犯”;說小女孩因為生病身體虛弱時,不得不呆在家里,則是“安靜地、耐心地整天在家里躺著”。同樣都說“住著”,表達的語言卻不相同,帶來的感受也不一樣。像第一個就讓我們感覺到那份舒適愜意,后兩個卻是很痛苦。但是,后兩個又不能對調,雖然疾病纏身的小姑娘很痛苦,但說成“躺在那兒真可以說成了一個囚犯”,就給人煩躁、沒有希望的悲哀。說小姑娘“安靜、耐心”,就突出了她的勇敢、冷靜、堅強,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多關注童話中那些豐富、形象、生動的語言,可以給我們寫作帶來很好的啟發(fā)。
我們的閱讀,鼓勵大家有自己個性化的閱讀感受體驗,這樣才能真正將文學作品讀出味道,也才能讓它們在讀者心中再次復活,并彰顯出蓬勃的生命力。如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這篇童話時,我們面對小女孩的一次次點燃火柴后產(chǎn)生的幻想,有人會覺得小女孩雖然生活艱辛,但是美好的幻想讓她擁有了一點點溫暖和快樂;有人會不由自主地去同情這個小女孩,認為生活對她太不公平了;也有人會從小女孩臨死前的幻想中,聯(lián)想到小女孩是多么的寒冷,多么的饑餓,多么的孤單……這樣的個性化的感受,讓這篇童話變得更加有意義,有深度,有思想。
徜徉在童話的世界,享受童話帶來的美好,帶來的樂趣,并在自己的想象、思考、表達中生成自己的理解、感悟,這樣的閱讀,將是一次幸福的心靈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