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靖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態(tài)之基。人與自然的合作讓南昌“水凈流清家園美、河湖環(huán)繞潤豫章”,再現(xiàn)了山、江、湖、城和諧共生美輪美奐的生態(tài)畫卷。
南昌,位于鄱陽湖之濱,贛江穿城而過。1300多年前,唐代詩人王勃在南昌滕王閣上作《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千古絕唱,生動描繪了鳥與水賦予南昌的靈動。
南昌有著“中國湖城”之美譽,她不僅納湖光山色之秀麗,更匯人文精華之瑰寶;她不僅是魚米之鄉(xiāng)、人間福地,更擁有充滿人文的底蘊。
《滕王閣序》中說南昌“襟三江而帶五湖”,那畢竟已是歷史了?,F(xiàn)在南昌城里流行的說法是“市內四小湖,市郊四大湖,共八湖”,實際上,隨著南昌市的不斷發(fā)展,城市的面積不斷擴容,南昌市現(xiàn)有20多個水域面積超過2公頃(30畝)的湖泊,包括市內的東湖、南湖、北湖、賢士湖、西湖、青山湖及市郊的象湖、瑤湖、艾溪湖、梅湖、黃家湖、前湖、碟子湖、孔目湖、青嵐湖、金溪湖、軍山湖等均納入了重點保護范圍。
浩浩蕩蕩江中城,煙波浩渺城中湖……在南昌市民的心中,南昌就是一座水圍繞著城,城包容著水,水孕育著城的“天寶”之地。 這些年來,南昌市委市政府為提升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以水為脈、以綠為衣、以文為蘊、以人為本”,遵循生態(tài)、低碳、智慧的理念,加大了湖泊水環(huán)境的治理、湖泊濕地景觀建設不斷推進,像艾溪湖濕地公園、魚尾洲濕地公園、九龍湖濕地公園、瑤湖郊野森林公園、象湖濕地公園等沿湖的親水景觀的建設中滲透著豫章文化,彰顯了新南昌的魅力,這些沿湖景觀的背后,是南昌市作為國家森林城市,知綠、護綠、更懂綠的生動實踐。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南昌市自覺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全面推進流域生態(tài)綜合治理,成為全國首批“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構建了“水凈流清家園美、河湖環(huán)繞潤豫章”的良好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給英雄城南昌增添了靈秀之氣,也向市民交出來了一張生態(tài)文明的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