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琨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演進與發(fā)展,小學的教學方式,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策略,也在隨著國家的政策而有所改進。小學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必備科目,同時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等優(yōu)質(zhì)的教學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好勝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采用新穎的合作學習的策略,也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這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與獨立性。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合作學習
引言
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語文教師一定要重點去研讀小學課本,還要深入的剖析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性與身體規(guī)律,如此來研發(fā)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的策略。新課改提出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該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陪伴者,而學生自身才是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依靠學生,教師只能屬于一個輔助者的地位,教師應該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讓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之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團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性,為其后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也可以不斷的了解自我,增強自信,這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出正確的三觀,幫助學生與他人建立友好的合作交流關(guān)系。
一、教師要合理引導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主要秉持灌輸式的教學理念,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向?qū)W生進行知識的傳輸,而并不需要學生做出適當?shù)幕貞@樣整個授課模式都是被動的,主要是教師作為主體,教師通過語言或者是板書將知識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參與的。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是十分被動的,而且他們參與感是極低的,這也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都是有著很大的阻礙作用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是比較小的,而且他們沒有合作學習的經(jīng)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主動的去引導學生。教師要幫助學生組建有效的小組,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合作。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三觀,因此教師在組建小組時一定要詳細地去考察每位學生的特性,從而以學生的性格特點或者是學習能力作為分組的依據(jù),教師在進行分組之后,還要積極地去培養(yǎng)小組成員的默契,提高學生的責任感與自信心,因此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布置任務,并且由組長進行分工,這也可以提高成員之間的默契。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小組成員彼此尊重,這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好的行為習慣。除此之外,教師在該過程中還要積極主動去觀察每個小組的進程,當教師察覺到學生在合作小組中出現(xiàn)問題時,要及時去修改策略,這樣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進步,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提高教師素養(yǎng)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教學工作的引導者,新課程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即教師要不斷地使用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這樣也可以幫助課堂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到小組學習過程中,也要注重去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是不成熟的,他們了解社會的方式主要是從教師那里得到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日常的課堂設計時,也需要去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這樣也能夠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去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比如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時去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當學生出現(xiàn)不耐煩或者是疑問的表情時,教師就要去及時的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也要不斷的去提高自己有關(guān)于合作學習的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去旁聽優(yōu)秀教師的講課,或者說直接參與到班級的合作活動中。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以年級或者是學科為單位,定期的開展有關(guān)于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探討,這也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的去理解合作學習的理念,制定更符合班級發(fā)展的合作學習的策略,這樣也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尋找到一個恰當?shù)姆绞健?/p>
三、教師找到合理的課題
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最為主要的一個前提是,要吸引到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參與到教師的課程安排中,因此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必須要設置合理且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題,這樣教師在進行分組時才可以調(diào)動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一改之前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采用導入式、問題探究式的課堂教學策略來引導或者是調(diào)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這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教師在課堂時可以播放一些視頻或者是動畫,這也可以讓學生置身其中,還原真實的情境,并且把學生帶入到課本角色中,這有利于學生做出合理的決策。因此教師在設置合作學習時,一定要選擇正確的主題,來幫助小組成員更加積極的投入進去。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小學合作學習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也是比較應和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的,而且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明白合作學習的魅力,這樣也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個人的素養(yǎng),并且要設立合理的小組主題。教師還要按照合理的依據(jù)來劃分小組,這樣都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團隊協(xié)作中,豐富學生的閱歷,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馬素蕓.淺談新課改背顯下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115-115.
[2]杜謙.探究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校外教育,2016(4):89-89.01225585-6995-4786-B090-BA18DFC54D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