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平
‘普賢象,可不是普賢菩薩騎的大白象,而是一種古老而美麗的日本晚櫻品種。
‘普賢象之“普賢”,是指該花起源于日本古都鐮倉的佛寺普賢堂,而“象”是指其花心兩枚綠色的葉化雌蕊,形狀下粗上細且彎曲,猶如兩根象牙,也有人說形似大象的鼻子,所以有了這么一個頗具禪意的名字。
該花的最早栽培,可以追溯到日本室町幕府時代(1336年-1573年),大約相當于我國明朝時期,距今超過500年,可見此花歷史悠久,是經(jīng)得起時間檢驗的優(yōu)秀品種。
相比于隨處可見的‘關山櫻,‘普賢象和‘松月櫻一樣,公園及綠化配置不多,遇見需要運氣。幸運的是,在我所居住的小區(qū),居然有18棵,而且植株都比較大,它們或植于水邊,或配置在房前屋后,生長均十分良好。2019年4月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它們的時候,驚喜異常,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經(jīng)過三年多的持續(xù)觀察,我越來越感覺到,‘普賢象是一種有著獨特氣質(zhì)且頗具觀賞性的晚櫻品種,對其著迷程度與日俱增,和我最喜歡的‘松月櫻有點平起平坐甚或超過了。
‘普賢象并不是那種一見之下就讓人特別驚艷的櫻花,但其含苞、初放、盛放的過程,卻猶如女大十八變,麻雀變鳳凰,越變越耐看,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之美,每個階段都能帶給人驚喜。其色彩變化之豐富之美麗,與被稱為“三變花”的木芙蓉有得一比,可稱之為晚櫻中的“百變皇后”。
此花含苞之時,紅褐色嫩葉同時長出,而花苞顏色卻是一種淡淡的舊紅色,并沒有‘松月櫻含苞時那種胭脂點點般的鮮艷奪目感,其紅褐與舊紅,色調(diào)均偏暗,還處于灰姑娘正在廚房間燒火的那個階段。
至其花朵全部打開,普賢象才開始漸入佳境,初步展露其迷人風姿。它們的花朵潔白碩大,如冰似雪,如瓊似玉,如處子般嫻靜淡雅,其冷色調(diào)之中,微微有點泛紅,宋徽宗描繪杏花的名句“裁剪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胭脂勻注”,用來形容‘普賢象清水芙蓉般的初綻之美,最恰當不過了。此時的普賢象,有一種空谷佳人般遺世獨立的超塵之美。
對很多花卉來說,初放或半開是其最佳時刻,一旦全部打開,旋即轉(zhuǎn)衰,美麗很難延續(xù)。
如初開的‘松月櫻,簡直就是東坡先生筆下“朱唇得酒暈生臉”的蜀中海棠,嬌艷欲滴,楚楚動人,頗有傾城傾國之美。但其全盛之后,酒力消退,紅暈不見了,枝間只剩下一團一團的純白,白得有點刺眼,白得太滿甚至有點蒼白,讓人見之頓生美人遲暮之感。
而‘普賢象則不同,美麗之后,還有更美。越到后期,越開越妍。此時的‘普賢象,花葉色彩變化很大,葉子開始脫褐變綠了,花朵也逐漸變紅了,淡粉搭配新綠,清新而明媚。
同一花樹之上,因花期先后之別,不同花朵同一時間會呈現(xiàn)出深紅、淺紅、淡紅、輕紅、粉紅、白里透紅等各種顏色。舉頭望去,碧綠的葉子之間,那數(shù)不清的鮮花織成一片如霞似錦的彩云,美輪美奐,如夢似幻,如天女散花,如佳人嫣然,就好似灰姑娘盛裝來到了宮廷舞會的聚光燈下,有一種風華絕代的美。我2020年4月初忽然之間邂逅此一景象,驚艷當場,在樹下足足仰頭看了半個多小時。
此季的‘普賢象,兼收并蓄了‘松月櫻花初之美和‘關山櫻艷麗之色,很多人此時偶遇這樣一株花樹,一般不會想到是‘普賢象,常會在‘關山櫻與‘松月櫻之間猶豫不決,或者以為是一個什么別的品種。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也根本無法想象初開時如冰雪美人的‘普賢象,開到后期居然會以這樣一種秀美面貌出現(xiàn)。
花色深淺不一、葉子變綠,正是‘普賢象花到后期最明顯的辨識特征。但查遍哪怕最權威的櫻花品種圖志或絕大多數(shù)科普文章,都沒有提及或者沒有觀察到此一特點。很多人賞花,一般欣賞過其初開之美,就輕輕放過去了,誰會想到它們好戲還在后頭呢。筆者也是因為定點、持續(xù)觀察小區(qū)里的一棵樹,才偶然發(fā)現(xiàn)了‘普賢象這個特性,這也算是業(yè)余愛好者在‘普賢象觀賞上所做的一點點小貢獻吧。
有些人可能會問了,‘松月櫻越開越白,‘關山櫻也是越開越淡,為啥‘普賢象卻越開顏色越深呢?我個人推測,這也許和木芙蓉變色是同樣一個道理,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傳粉效率。
很多植物會通過花朵變色來告知傳粉者,這朵花已經(jīng)開到后期了,花粉已經(jīng)散掉了,不必在其上多浪費時間和精力,旁邊的花朵更新鮮,花粉花蜜更多,以此提升傳粉者的獲得感,讓其更愿意為這種植物持續(xù)效力,以促進植物種群的繁衍擴張。
雖然‘普賢象是重瓣花,雄蕊都特化為花瓣了,本身并無花粉可傳,但其原始單瓣花的一些遺傳性狀,還是會被其園藝品種繼承下來,故同樣有此變化。這種現(xiàn)象在南方的使君子、馬纓丹等植物上也存在,都是用先淺后深的顏色變化來顯示花朵的生命狀態(tài)。金銀花有白、黃兩色,也是因為花期有先有后。這些都是植物生存智慧的具體體現(xiàn)。
同樣是花葉同在,同樣是粉色為主色調(diào),有些人不知如何區(qū)別‘普賢象和‘關山櫻。根據(jù)筆者近日對小區(qū)里這兩種晚櫻深入細致地觀察比較,花后期的‘普賢象和‘關山櫻,氣質(zhì)差別還是比較大的,主要有三點:
一是樹形差異較大?!P山櫻分枝較高,樹形峭立,枝條斜上收攏,花葉繁密的時候,給人一種密不透風之感,缺少留白之美。而‘普賢象分枝較低,枝條水平開散,樹冠疏朗有致,尤其種在水邊那兩株,枝條遠遠伸到河面之上,很有一種疏影橫斜之感。微風吹來,花朵輕搖,如仙女在枝頭舞蹈,有一種靈動之美。
二是花柄長度不一。‘關山櫻花柄長2.5~3.3厘米,總花梗上花3~5朵,故‘關山櫻給人一種花朵特別濃密之感,感覺枝條上全是花,兼之有葉相雜,花葉混在一起,視覺上有點雜亂。
‘普賢象花柄長3.2~4厘米,總花梗上花2~3朵,其最短的花柄幾乎都比‘關山櫻長,而一個總花梗上的花朵數(shù)量卻少了將近一半,故其花朵絲絲懸垂在舒展的枝條之上,給人一種疏密有致的柔美妖嬈之感。
而且因為花柄長,花和葉子隔得更遠一點,花是花,葉是葉,一層綠葉一層花,層次非常清晰,葉子不會顯得凌亂,反而成為襯托花之嬌媚的最好背景。
最后一點是花色的差異?!P山櫻的花與花之間,花的前后階段,花色均比較一致,所有花朵的顏色太過整齊劃一,缺少變化,顯得有點呆板。而‘普賢象卻是紅紅白白、深深淺淺,顏色豐富,變化多姿,給人一種蜀女濯錦般極具韻味的美。
細看諸處好,閑花淡淡春。相比于‘染井吉野三四天的花期,‘普賢象從三月底一直開到四月中,都快半個月了,花期如此之長,再加上其富于變化的一詠三嘆之美,實在是晚櫻之中最妙不可言的一種,頗值得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去細細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