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夏至節(jié)俗

2022-04-29 00:44:03王永平
文史知識 2022年6期

王永平

夏至,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稱“夏節(jié)”或“夏至節(jié)”。據《太平御覽》卷二三《時序部》引《三禮義宗》解釋“夏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見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毕闹寥者@天太陽運行到一年之中直射地面的位置達到最北端,北半球白晝最長,故又稱為“日長至”。過了夏至日,白天開始逐漸變短,黑夜越來越長。所以古人對夏至頗為重視,將它作為夏季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

一 夏至節(jié)令淵源

夏至為我國傳統(tǒng)的“四時八節(jié)”之一。所謂“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八節(jié)”,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jié)令。其中夏至、冬至又合稱為“二至日”。

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已有四季之分?!渡袝虻洹分芯陀浻小叭罩小薄叭沼馈薄跋小薄叭斩獭彼膫€時節(jié),分別對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jié)氣;永,長也,“日永”為白晝最長的日子,指夏至?!洞呵镒髠鳌べ夜迥辍罚ㄇ?55)也載:“凡分、至、啟、閉,必書云物,為備故也。”杜預注曰:“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啟,立春、立秋;閉,立秋、立冬?!笨追f達稱為“八節(jié)”。凡是“八節(jié)”之日,國君都要親自登臨觀象臺,觀察天象,占卜吉兇,然后將其記錄下來,恐怕將來會有災荒瘟疫,所以要早為之做好準備。同書昭公二十一年(前621)又載:“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為災。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過也?!薄岸痢?,即冬至、夏至;“二分”,為春分、秋分。意思是說,每當這四個日子,即使出現(xiàn)日食現(xiàn)象,也不會發(fā)生天災,因為此時正是日月運行同道相交之時。這當然是一種迷信說法,并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古人認為,夏至到來,陽氣達到極點,陰氣開始滋生,人們要盡量保持清心寡欲。《禮記·月令》載:

仲夏之月……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jié)耆(嗜)欲,定心氣。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仲夏月,夏至日,白晝最長,陰陽相爭,萬物消長之勢已定。在這個節(jié)氣,君子要齋戒,居處要盡量遮掩身體,不要裸露,不要焦躁不安,不要沉溺于聲色;飲食要清淡,要節(jié)制嗜欲,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各地官員也要盡量做到清靜無為,不要動用刑罰,以此來促進陰氣穩(wěn)定安靜地滋長。所以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至日”閉關靜養(yǎng)之俗。每到此日,商賈旅客不外出遠行,君主也不巡行四方?!吨芤住拓浴は蟆肪驼f:“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笨追f達疏曰:“以二至之日閉塞其關也,商旅不行于道路也?!泵耖g諺語有“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之說,就是指冬至時節(jié)陽氣初動,夏至時節(jié)陰氣始萌,此時陰陽二氣都還很微弱,所以需要清靜以滋育其氣生長,以化養(yǎng)萬物。

夏至這天,皇帝要舉行祭地儀式。《周禮·春官·神仕》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以禬國之兇荒、民之札喪?!辟Z公彥疏曰:“冬日至,祭天神人鬼,以其陽,故十一月一陽生之月,當陽氣升而祭之。夏日至,祭地祇,以其陰,故五月一陰生之日,當陰氣升而祭之。各順陰陽而在冬夏至也?!钡厥荆肿鞯氐o,即地神。鬽,通“魅”,意為百物之神;物鬽,即物之老而能變?yōu)榫终摺9湃讼嘈旁谙闹寥占漓氲厣窦鞍傥镏?,可以為國家消除災害,為人民祛除瘟疫?/p>

夏至時節(jié)正值麥收季,所以古人要在此日舉行薦新祭祖儀式?!豆茏印ぽp重己》曰:“以春日至始,數(shù)九十二日,謂之夏至,而麥熟。天子祀于太(大)宗,其盛以麥。麥者,谷之始也;宗者,族之始也。同族者入,殊族者處。皆齊(齋)大材,出祭王母。天子之所以主始而忌諱也?!毕闹寥杖藗儜c祝豐收,用新麥獻祭祖先,以感謝神靈的保佑。

由此可見,夏至來源于我國古代先民對天象的觀察和季節(jié)的確定。由于夏至是一年之中白晝最長的一天,此日還意味著炎熱季的到來,之后天氣會越來越熱,因此夏至在四季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很早以前就受到人們的重視,逐漸形成了以占卜天時、祭祀地神、報賽祖先、靜養(yǎng)休息為主要特色的時令節(jié)俗。

二 夏至節(jié)俗形成

夏至節(jié)在漢代已經形成。官府每到此日不辦公,官吏休息,闔家團聚,鄰里之間也要飲宴娛樂以過節(jié)?!稘h書·薛宣傳》載:“及日至休吏,賊曹掾張扶獨不肯休,坐曹治事。(薛)宣出教曰:‘蓋禮貫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來久。曹雖有公職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從眾,歸對妻子,設酒肴,請鄰里,一笑相樂,斯亦可矣!”顏師古注曰:“冬、夏至之日不省官事,故休吏。”漢代“至日休吏”之俗由來已久,應是傳承自先秦時期的“至日閉關”“百官靜事”之制。所以在此日即使有人想加班,也會遭到人們的勸阻?!逗鬂h書·魯恭傳》也載:“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陰也?!崩钯t注曰:“夏至宜止行也。五月陰氣始生,故曰微陰?!毕闹吝@天,君主要頒布告示,命令天下的老百姓,不要外出旅行,因為此日陽氣已經達到極點,陰氣開始萌生,所以人們需要休息以助微陰回升。

漢代還傳承了前代夏至薦新祀祖之俗,據崔寔《四民月令》載:“夏至之日,薦麥、魚于祖禰。厥明,祠。前期一日,饌具、齋、掃,如薦韭、卵?!睗h代夏至祭祖儀式,頗為隆重,前一日就要準備好祭品,還要沐浴齋戒,大掃除;到夏至這天,以新麥飯配魚獻祭給祖先,就像春季祭祀時用韭菜配雞蛋一樣。

漢代還形成了一些夏至禁忌習俗,如在門戶上掛桃印以辟邪、禁止生大火、禁止冶煉,但卻可以挖井改水。據《后漢書·志第五禮儀中》載:

仲夏之月,萬物方盛。日夏至,陰氣萌作,恐物不楙。其禮:以朱索連葷菜、彌牟〔樸〕蠱鐘。以桃印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文如法,以施門戶。代以所尚為飾。夏后氏金行,作葦茭,言氣交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閉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以桃為更,言氣相更也。漢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日夏至,禁舉大火,止炭鼓鑄,消石冶皆絕止。至立秋,如故事。是日浚井改水,日冬至,鉆燧改火云。

這里說的“朱索連葷菜、彌牟〔樸〕蠱鐘、桃印施門戶”,都是一些巫術色彩濃厚的祛陰辟邪活動。所謂夏商周“代以所尚”,表明此俗已經在民間流傳很長時間了,只不過三代各有自己的做法而已,到漢代則兼而用之。不過,門戶掛桃木印辟邪之俗則純屬漢制,據說此舉有利于劉姓漢室。漢代流行讖緯學說,有“卯金刀為劉(劉),赤帝后”之說,赤帝一說為炎帝,一說為火神祝融,都與火有關;所以到曹魏時就廢除了此俗。至于夏至日禁止生大火和鼓鑄冶煉,大概與古人認為此日陽氣達到極點、陰氣回生之說有關,傳統(tǒng)看法認為“火為陽”,夏至舉火和鼓鑄冶煉不利于扶助微陰滋長;而“水為陰”,所以允許挖井改水,還有助于祛瘟辟疫。

漢俗又有在五月五日用紅繩五色印裝飾門戶以辟惡氣之俗,這與民間將仲夏五月視為“惡月”有關。由于端午、夏至二節(jié)都在五月,所以漢代二節(jié)的諸多民俗事象還出現(xiàn)了交纏不清的現(xiàn)象。如應劭《風俗通義》佚文曰:

夏至著五彩,辟兵,題曰游光厲鬼,知其名者無溫(瘟)疾。五彩,辟五兵也。案:人取新斷織系戶,亦此類也。謹案:織取始斷二三寸帛,綴著衣衿,以己織纴告成于諸姑也。后世彌久,易以五彩。又永建中,京師大疫,云厲鬼字野重、游光。亦但流言,無指見之者。其后歲歲有病,人情愁怖,復增題之,冀以脫禍。今家人織新縑,皆取著后縑絹二寸許,系戶上,此其驗也。(《太平御覽》卷二三《時序部·夏至》引)

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溫(瘟)。又曰:亦因屈原。一名續(xù)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絲,一名朱索。(《太平御覽》卷三一《時序部·五月五日》引)

“五兵”,原指五種兵器,引申為戰(zhàn)爭之意。漢代夏至有在門戶上掛五彩絲線(或絹布條)避兵災和瘟疫之說,也有五月五日用五彩絲線系手臂避兵災及疫鬼之說。這兩種節(jié)日民俗的文化內涵差不多,應該都是從紅繩五色印裝飾門戶之俗發(fā)展而來的。

到魏晉南北朝時,夏至作為一個節(jié)日已經非常明確,稱為“夏節(jié)”或“夏至節(jié)”。如曹植《古樂府·艷歌行》詩曰:“夏節(jié)純和天清涼,百草滋殖舒蘭芳?!痹娙嗽谙闹琳糜錾狭艘粋€好天氣,平和清涼,百草豐茂,蘭香陣陣(徐堅《初學記》卷三《歲時部·夏》引)。曹丕《夏日詩》結句說:“從朝至日夕,安知夏節(jié)長?!保ā短接[》卷二三《時序部·夏》引)詩中還寫到夏至避暑、會賓客、賞歌舞、吃瓜果、下棋等種種娛樂活動,在不知不覺中就度過了夏至節(jié)?!赌鲜贰ど蛄肿觽鳌愤€載:“五月夏節(jié)日至,(沈)預政(正)大集會,子弟盈堂?!边@是講東晉末年,江東大族沈預一家于“夏節(jié)日”大聚會,子孫滿堂,熱熱鬧鬧地歡度節(jié)日。

南方還形成了一些新的節(jié)日習俗,如吃粽子、頭插楝葉、五彩絲線系臂等。據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

夏至節(jié)日,食粽?!讹L俗通》:“獬豸食楝?!彬札埼烽?。民斬新竹筍為筒粽,楝葉插頭,五彩縷投江,以為辟水厄。士女或取楝葉插頭,彩絲系臂,謂為長命縷。

隋朝人杜公瞻注曰:“按周處謂為角黍。屈原以夏至赴湘流。百姓競以食祭之。??酁轵札埶`,以五色絲合楝葉縛之。又為豸食楝,將以言其志。”據此似乎說明吃粽子之俗最初起源于夏至,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于此日跳江。周處為魏晉時人,著有《風土記》,他所說的“角黍”即見于該書。隋朝人杜臺卿《玉燭寶典》卷五《五月仲夏》也引該書曰:

仲夏端五,方伯協(xié)極。享鶩,用角黍,龜鱗順德。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鴨,春孚(孵)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jié)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jié)日所尚啖也?!っ?,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據此所知,周處所謂“角黍”,實際上是指端五和夏至二節(jié)的共同食俗。只是到后代,食粽之俗逐漸固定保留在了端午節(jié)。

楝葉,為楝樹葉,此樹廣泛分布于黃河以南各地,春夏之交開淡紫色花,其鮮葉能殺菌滅蟲,故時人用楝葉插頭,取其避毒防疫之意。

至于在手臂上系五彩絲線辟災疫之俗,在漢代就已經出現(xiàn)了。但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三月,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突然采納了富陽縣令諸葛闡之的建議,“禁斷夏至日五絲命縷之屬”。不過,一種風俗的形成都有長期的歷史發(fā)展與沉淀,并不會因一道行政命令的禁止而遽然中斷,所以此俗在民間還在一直流傳,影響及于后代。

在北朝,夏至還形成了一些應季禮俗,如婦女要向長輩進獻扇子及盛粉脂的香囊等,行禮時還要念祝愿長輩長壽安康之類的祝詞,據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禮異》載:“北朝婦人……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夏至時節(jié)正是暑熱開始的季節(jié),扇子及粉脂都是用來消夏避暑吸汗散熱防痱毒的什物。此俗對后代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夏至休假三日

到唐代,官方正式規(guī)定了夏至休假制度,據《唐六典》卷二“吏部郎中”條載:“內外官吏則有假寧之節(jié)。”自注曰:“夏至及臘各三日。”敦煌文書鄭馀慶《大唐新定吉兇書儀》殘卷也有夏至“休假三日,前后各一日”的記載。而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才放假一日,這說明官方對夏至節(jié)的重視程度要超過端午節(jié)。

夏至節(jié),朝廷還要向大臣賞賜冰酒。李德裕在《述夢四十韻》詩中有“荷靜蓬池鲙,冰寒郢水醪”句,自注曰:“每學士初上,賜食,皆是蓬萊池魚鲙。夏至后,頒賜冰及燒香酒。以酒味稍濃,每和水而飲。禁中有郢酒坊也?!保ā稌黄芳e集》卷三)這是詩人回憶他在做翰林學士時夏至節(jié)獲飲皇帝頒賜冰酒的情景。

夏至也是杏子黃熟的季節(jié),所以唐代有賞賜杏子之禮。據《大唐新定吉兇書儀》載:“夏至賞結杏子。”宋人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三也載:“唐歲時節(jié)物……夏至則有結杏子。”杏有“仙人杏”之美稱,傳說久服可以使人耳聰目明,長生不老。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載:“在南海中,洲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種杏處。漢時,嘗有人舟行遇風,泊此洲五六日,食杏,故免死?!鄙瞎賰x《春日》詩也有“花輕蝶亂仙人杏,葉密鶯啼帝女桑”句,帝女桑為神話傳說中的桑樹,因赤帝女居此而升天,故名。以“仙人杏”對“帝女?!保梢娦釉诠湃搜壑惺桥c長生不老的神仙有關的,所以夏至賞賜杏子有祝福長壽之意。

江南的夏至食俗花樣繁多,白居易在《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詩中說:“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痹娙嘶貞浽谧鎏K州刺史時,夏至筵席上常有香嫩的竹筒粽和鮮美的燒子鵝。江南水鄉(xiāng)還臨水修建了許多亭臺水榭,到處都能聽到絲竹管弦的演奏聲,家家戶戶都擺酒祝節(jié),在縱橫交錯的河流里,來來往往的都是歡樂的船只。

唐代題詠夏至的詩歌明顯增多,也反映了唐人對夏至節(jié)俗的重視程度。如韋應物《夏至避暑北池》詩曰:“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泵鑼懥讼闹習r季,白晝達到極點,從此黑夜開始變長。官府少事,農家正忙。詩人閉門避暑,徜徉于池塘邊,品竹賞荷,舉杯滌煩。權德輿《夏至日作》詩曰:“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笔惆l(fā)了詩人對大自然不停地運行,四季交錯,雖然驕陽似火,但卻陽盛陰生的感慨。令狐楚《夏至日衡陽郡齋書懷》詩曰:“一來江城守,七見江月圓。齒發(fā)將六十,鄉(xiāng)關越三千。褰帷罕游觀,閉閤多沉眠。新節(jié)還復至,故交盡相捐。何時羾閶闔,上訴高高天?!边@首詩描寫了詩人在夏至日,感懷飄零,希望有朝一日能從貶所回歸朝廷的迫切心情。白居易《思歸》詩也曰:“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r節(jié)變,蟬鳴槐花枝?!泵鑼懥讼闹陵幧?,黑夜變長,季節(jié)開始發(fā)生變化,知了在槐樹枝頭鳴叫,孤獨的詩人萌生了歸去的念頭。元稹《詠廿四氣詩·夏至五月中》詩曰:“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龍潛淥水穴,火助太陽宮。過雨頻飛電,行云屢?guī)Ш纭^ㄙe移去后,二氣各西東?!泵鑼懥讼闹廖逶轮?,蟬鳴、暑熱、雷電、驟雨、彩虹等物候和天氣現(xiàn)象,詩人感慨此節(jié)一過,陽陰二氣開始消長。

宋代休假制度繼承了唐制,而又有所變化。但是,夏至休假三日、端午休假一日之制,卻無根本改變。據《天圣令》卷二六《假寧令》載:夏至,“給假三日,前后各一日”;重午(端午),“給假一日”。《文昌雜錄》卷一也載:祠部規(guī)定,夏至休假三日,皇帝“前后一日,后殿視事,其日不坐”,“百司休務”;而端午也是休假一日。這說明官方對夏至節(jié)的重視仍然超過了端午節(jié)。

宋代還沿襲了前代夏至祭地禮俗,據《宋史·禮志一》載:吉禮中有“夏至祭皇地祇”,為歲之大祀。蘇軾《郊祀奏議》中也曰:“當郊之歲,以夏至祀地祇于方澤?!毕闹寥占漓氲氐o,掘地為方池,儲水以祭,故稱方澤。本來冬至祀天神于南郊,夏至祭地祇于北郊,為三代古禮。但是自從王莽于元始年間(1—5)改為合祭后,就一直延續(xù)下來。到宋代,雖然恢復了古禮,但也是一直爭論不休。

宋代夏至節(jié)各地還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節(jié)俗,如在都城開封地區(qū)有“求百飯”之俗,據北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載:“京輔舊俗,皆謂夏至日,食百家飯,則耐夏。然百官飯難集,相傳于姓柏人家求飯以當之。有醫(yī)工柏仲宣太保,每歲夏至日,炊飯饋送知識家。又云,求三家飯以供晨餐,皆不知其所自來?!痹诿耖g習俗里,吃百家飯有求百家祈福以消災解難之意。由于“百”與“柏”同音,所以也可以求柏姓人家飯來代替。吃三家飯,也具有類似的寓意,“三”表示多之義。

長江沿岸一帶的村民尤其重視夏至節(jié),風俗則有互相送烤鵝:“瀕江州郡皆重夏至,殺鵝為炙以相遺,村民尤重此日?!笨均Z為江南一帶夏至的傳統(tǒng)美食,周密《武林舊事》卷一〇錄載有《張約齋賞心樂事》記敘了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中最適宜做的賞心樂事,其中五月仲夏就有“夏至日鵝炙”,可見烤鵝也是南宋都城臨安的夏至節(jié)特色美食。

江南地區(qū)還流行寺院“作凈饌”送給施主:“江東僧,以夏至日作凈饌,送檀越家?!保愒n《歲時廣記》卷二四)凈饌,為素食。夏至時節(jié),天氣炎熱,飲食宜清淡可口。僧人做素食送給施主,其中也包含祝福消災等吉祥寓意。又有“作烏飯”之俗,據南宋談鑰《嘉泰吳興志》卷一八《食用故事》“烏飯”條曰:“《統(tǒng)紀》云:夏至日,以南燭草梁糯作烏飯,僧道尤尚此食。南燭草即今黑飯葉也。”作烏飯是湖州及江南一帶的夏至食俗。烏飯,又稱黑飯,用烏飯葉(南燭樹葉)搗成汁混入米飯中制成。據陳藏器《本草拾遺》載:南燭樹葉,“止泄除睡,強筋益氣力。久服輕身長年,令人不饑,變白卻老”,有很好的保健養(yǎng)生功效;烏飯制法:“取南燭莖葉搗碎,漬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緊小,黑如璧珠,袋盛,可以適遠方也?!睋f烏飯,“食之健如牛筋”,可以強筋骨。所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此飯乃仙家服食之法”。此俗一直到明清以迄近現(xiàn)代還在江浙等地流行。

宋代有些地方還把夏至節(jié)稱為“朝節(jié)”。如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四引《圖經》云:“池陽風俗,不喜端午,而重夏至,以角黍、舒雁往還,謂之‘朝節(jié)?!背仃枺唇癜不粘刂?,為長江沿岸城市。角黍,即粽子;舒雁,為鵝的別稱。朝,有拜訪、會聚之義。池州一帶民俗不重視端午節(jié)而重視夏至節(jié),每當此節(jié),民間互相以粽子、烤鵝為禮物饋贈,傳承了南朝至唐以來的風俗。

把夏至日稱為“朝節(jié)”,還見于遼代。據南宋葉隆禮《契丹國志》卷二七《歲時雜記》載:“朝節(jié),夏至日,婦人進扇及粉脂囊?!庇帧哆|史·禮志六》也載:“夏至之日,俗謂之‘朝節(jié)。婦人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遼代的“朝節(jié)”,婦女們互相贈送彩扇、粉脂囊等應時物件,傳承的是北朝以來的古俗。

民間有冬至“數(shù)九”風俗,其實夏至后也有“數(shù)九”習俗。夏至“數(shù)九”之俗,至晚在宋代就已經出現(xiàn)。南宋人陸泳《吳下田家志》中就載有一首《夏九九歌》曰:

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頭戴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頭尋被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陶宗儀《說郛》卷八七)

“炭墼”,用炭末制成的塊狀物,用于烤火取暖。周遵道《豹隱紀談》也載有一首類似的《夏九九歌》曰: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吃水如蜜汁;四九三十六,爭向露頭宿;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八九七十二,單被添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說郛》卷七)

這兩首夏至數(shù)九歌,內容大同小異,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夏至后日期與物候的關系,一直到后代仍在流傳。

四 各地夏至節(jié)俗

從元朝開始,夏至節(jié)的地位開始明顯下降,端午節(jié)的地位明顯提高。這主要體現(xiàn)在法定節(jié)假日中取消了夏至,而保留了端午。據《通制條格》卷二二《給假》載:中統(tǒng)五年(1264),元世祖忽必烈頒布的官員休假令中,已經不見了夏至休假的規(guī)定,但卻還保留有重(端)午“給假一日”的條例。這說明元代官方對端午的重視程度已經超過了夏至。

明清時期,夏至的重要性也不如端午節(jié),但夏至的一些傳統(tǒng)禮俗活動還有所傳承。如朝廷還經常舉行祭祀地神的儀式,一般是在京城的北郊舉行。據《明史·禮志一》載:“每歲所常行者,大祀十有三……夏至方丘祭皇地祇?!狈角穑捶綕?,為祭祀地祇之壇,因壇設于澤中,故名。清代沿襲了明代禮俗,據《清史稿·禮志一》載:“大祀十有三……夏至方澤祭皇地祇。”故清人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五月夏至條也說:“夏至大祀方澤,乃國之大典?!泵髑鍟r期的官方祀典分為上、中、下三等,夏至祭祀地神都是位列上祀。

除了官方祭祀外,民間也有祭祀掌管土地及農業(yè)豐收有關的神靈。如在河北威縣有“秋報”之俗,據明嘉靖《威縣志》載:“夏至,村落各率長幼以祭,名曰‘麥秋報?!痹诤香浣粠t有祭社之俗,稱為“禾?!?,嘉慶《沅江縣志》載:“夏至日祭社,名為‘禾福?!痹谡憬瓥|陽一帶有“祭田婆”之俗,清道光《東陽縣志》載:“夏至,凡治田者,不論多少,必具酒肉祭土谷之神;蔬草立標,插諸田間,就而祭之,謂‘祭田婆?!?/p>

民間還傳承了前代的薦新祀祖之俗。如明弘治《吳江志》載:“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清乾隆《無錫縣志》也載:“五月夏至日,煮麥和糖以薦先,食之云不蛀(疰)夏?!敝?,又名疰夏,俗稱苦夏,為中醫(yī)病癥名,指因暑濕悶熱引起的低燒、困倦、眩暈、心煩、脾胃失調等季節(jié)性疾病,多發(fā)于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小孩。

夏至飲食宜清涼爽口,明代北京夏至,人們喜好吃馬齒莧(俗稱“長命菜”),據劉若愚《酌中志》卷二〇《飲食好尚紀略》載:“夏至日戴蓖麻子葉、長命菜,即馬齒莧也?!鳖^戴蓖麻子葉,應是南朝“楝葉插頭”的遺俗變種,取其避毒防疫之意;其葉常于夏秋季采摘,鮮用或曬干,有袪風除濕,拔毒消腫之功效。馬齒莧也有清暑熱,解毒消腫,寬中下氣,消炎、止渴、潤腸、利尿之功效,其嫩葉可當作蔬菜,涼拌著吃。清代北京夏至的美食則為“冷淘面”,據《帝京歲時紀勝》五月夏至條載:“京師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乃都門之美品。向曾詢及各省游歷友人,咸以京師之冷淘面爽口適宜,天下無比。諺云:‘冬至餛飩夏至面。京俗無論生辰節(jié)候,婚喪喜祭宴享,早飯俱食過水面。省妥爽便,莫此為甚?!钡诮系挠行┑胤絽s流行夏至吃餛飩,如在江蘇常州、江陰一帶,據康熙《常州府志》載:“夏至裹餛飩食之?!钡拦狻督幙h志》也載:“夏至日,食餛飩?!?/p>

吃粽子仍然是南方一些地區(qū)的夏至食俗。如明天啟《平湖縣志》載:“夏至節(jié)日食粽?!鼻宓拦狻吨抑葜彪`州志》也載:“夏至日宜雨。諺云:‘夏至見晴天,有雨到秋邊。又云:‘夏至無云三伏熱。是日祀先于家,亦食粽。始節(jié)飲,農家浚井改水?!毕闹脸贼兆邮菑哪铣瘋鞒邢聛淼墓潘?浚井改水,則系沿襲自漢代古俗。光緒《蘇州府志》也載:“夏至,復作角黍以祭,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名‘健粽,云令人健壯?!苯鞘?,即粽子??梢娤闹脸贼兆舆€有祈求身體健壯、平安度夏之意。

在很多地方,夏至喝粥還成為當?shù)刈罹哂械胤教厣氖乘?,稱為“夏至粥”。如明萬歷《河間府志》載:“夏至食麥粥?!鼻寮螒c《直隸太倉州志》也載:“夏至日以蠶豆、赤豆及小麥和米煮粥,互相饋遺?!惫饩w《常昭合志稿》也載:“夏至日,以新小麥和糖及苡仁、芡實、蓮心、紅棗,煮粥食之,名曰‘夏至粥?!?/p>

有些地方還形成在夏至吃豌豆糕的風俗,如在江蘇儀征,據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編卷三《儀征風俗志》曰:“夏至節(jié),人家研豌豆粉,攔蔗霜為糕,饋送親戚。雜以桃杏花紅各果品,謂食之不疰夏?!蓖愣垢?,為夏季地方特色美食,清涼去火,甜爽可口,益脾胃,解熱祛毒。在泰州也有類似的吃法,則稱為“吃時果”,如該書又引《泰縣時節(jié)之風俗》曰:“年至夏至節(jié),泰縣有一種風俗,名‘吃時果,無論貧富人家,男女老少,咸須吃之以應時節(jié)。所謂‘時果者,即用豌豆洗凈放釜內煮熟,吃時用糖拌勻,滋味極為香美,故人咸樂意吃之?!辈贿^,這種風俗究竟起于何時,卻不得而知。

在丹徒一帶,還有夏至吃炒蠶豆之俗。如光緒《丹徒縣志》載:“夏至日,炒蠶豆食之,謂之辟蚤?!睍r人俗信,夏至吃蠶豆可以預防跳蚤侵擾。

有些地方,夏至還有“吃水果”的食俗。如湖南懷化有“咬生果”之俗,乾隆《沅州府志》載:“夏至日咬生果,以防瘧痢?!碑?shù)厝讼嘈?,“咬生果”可以預防瘧疾、痢疾等病。夏至水果中,最常見的是李子和荔枝。如江蘇等地有夏至吃李子之俗,明正德《江寧縣志》載:“夏至日食李,諺云‘以解注夏之疾?!弊⑾?,即疰夏。當?shù)厝苏J為吃李子可以消解苦夏。另外,李核還有祛瘀、利水、潤腸之功效,南宋范成大《夏至二首》詩之一曰:“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節(jié)物競隨鄉(xiāng)俗,老翁閑伴兒嬉?!别?,通噎;祝饐,有敬老、養(yǎng)老之意;腰系裝有李核的袋囊有老年安養(yǎng)之意,可見宋時蘇州等地即有食李習俗。嶺南地區(qū),夏至正是荔枝成熟之時,康熙《從化縣志》載:“夏至荔熟,人爭啖之。”咸豐《瓊山縣志》也載:“荔枝,實大如雞子,實白如肪,甘而多汁。夏至時翕然俱赤,則可食也。”

兩廣一帶則在夏至形成了吃狗肉食俗。明嘉靖《廣東通志初稿》載:“夏至屠狗食之,謂之解齭?!苯恺s,應為解暑,廣東一帶“齭”(chǔ)通“暑”音。清康熙《乳源縣志》也載:“夏至,啖犬肉,以滋陽氣?!鼻 稓w善縣志》曰:“夏至,食犬肉,飲荔葉酒,助陽氣?!钡拦狻段鲗幙h志》也曰:“夏至日,或烹狗集餉,謂一陰生,用熱物以勝之?!蓖巍渡刂莞尽氛f:“夏至日,擘荔薦祖考,磔犬以辟陰氣。”光緒《花縣志》也說:“夏至,烹犬而食,云解瘧疾?!毕闹梁?,陰氣上升而陽氣下降,故民間俗信中有夏至吃狗肉“滋陽氣”“辟陰氣”“解癥疾”之說。

前代形成的夏至數(shù)九習俗,也延續(xù)下來。據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卷二五《委巷叢談》載:“杭人于冬夏二至后數(shù)九,以紀寒暑?!痹摃浵闹梁蟆熬啪鸥琛迸c南宋人陸泳在《吳下田家志》中所載“夏九九歌”字句完全相同,這說明從宋到明,蘇杭一帶民間流傳的“夏九九歌”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節(jié)令氣候也大致差不多。

明謝肇淛《五雜俎》卷二《天部二》也引有一首《夏至九九歌》曰:

夏至后九九氣候諺云:“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頭戴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頭尋被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一,階前鳴促織?!?/p>

這首夏至九九歌,除了末句外,其馀內容也都與前代所流傳的大同小異,反映得都是江南一帶夏至后節(jié)令氣候的變化狀況。

清人杜文瀾編輯的《古謠諺》卷四八里,也記有一首《夏九九歌》曰: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爭向街頭宿;五九四十五,樹頂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八九七十二,被單添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這首《夏九九歌》也是引自《豹隱紀談》,在內容上與《說郛》本所引大同小異,只是文字上微有不同,如“吃水”與“吃茶”、“露頭”與“街頭”、“樹頭”與“樹頂”、“單被”與“被單”等。

《襄樊日報》2007年7月22日第1版洪斌報道,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梁上發(fā)現(xiàn)了一首《夏九九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柜拿棉衣。

這首《夏九九歌》則是又一個版本,與近現(xiàn)代北京地區(qū)流行的內容差不多,只有四九的字句不同,為“渾身汗?jié)裢浮薄娜珖鞯亓鱾鞯摹跋木啪鸥琛眮砜?,雖然字句上會稍有不同,但從內容上來看大致都差不多。不過,遺憾的是,夏至“數(shù)九歌”并未像冬至“數(shù)九歌”那樣在民間廣為流傳。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殊方異俗外來風:全球史視野下中古絲綢之路多元文明互動”(項目編號:16LSA003)資助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岳普湖县| 凌海市| 迁安市| 永善县| 阜新| 四会市| 原阳县| 庆元县| 塔城市| 姚安县| 晋州市| 恩施市| 南郑县| 讷河市| 驻马店市| 山阳县| 隆林| 宣武区| 衡山县| 陆良县| 勐海县| 绵阳市| 腾冲县| 眉山市| 阳信县| 响水县| 乳源| 开封县| 河间市| 荔波县| 江陵县| 静海县| 万年县| 文水县| 龙州县| 斗六市| 三门县| 黄石市| 宣威市| 临高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