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鯉
“賣桂花糕啦,新鮮出爐的桂花糕……”街邊的小販開始售賣這個時節(jié)的特有糕點——桂花糕。桂花糕色澤黃白分明,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忍不住想要吃上一口。
青磚黛瓦,小鎮(zhèn)街巷,家鄉(xiāng)的小鎮(zhèn)隨處可見桂花的身影。桂花不僅好看、好吃,還具有祛痰止咳、行氣止痛的功效,家中只要有空暇的場地,大多都會種上一兩株桂花。每年到了秋季,家鄉(xiāng)就成了金黃色的海洋。
我家門前種了幾株桂花樹,初秋時分,一簇簇桂花如小金花一樣掛在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
“奶奶,那棵桂花長得真好!” 最邊上的那棵,是我與奶奶一同種下的。在我在外求學時,奶奶一直悉心照料她,為它施肥、澆水、除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已經(jīng)與我平肩了。
“好想見到它開花呀!”我一臉期待地望著奶奶。
“等你長大了,它也就長大了……”奶奶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語。
時光總是在我們不經(jīng)意間悄悄溜走,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只留下桂花樹下徘徊的身影。
進入高中后,在家待的時光漸少,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每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都會跑到體育樓后的桂花樹下,靜靜地望著它。只要看見這株桂花樹,我的心就會特別踏實,內心的孤獨與彷徨都會一掃而空,就像見到了奶奶一樣。
在桂花樹下佇立了十幾分鐘后,我像打了雞血一樣,渾身又充滿了動力,滿懷斗志沖進了教室,決定再次與難題一較高下。
那段時間,我時常在夢中夢見奶奶的身影。風乍起,月桂隨風搖曳,撒落一地金光燦燦。奶奶拿著竹簍子,小心翼翼地拾起撒落的桂花,為今年的桂花糕選取上乘的原材料。
隨著晨跑鈴聲的響起,甜美的夢鄉(xiāng)被刺耳的鈴聲打得支離破碎。我不得不快速地洗漱,穿好衣服,極不情愿地邁向了教學樓。
隨之而來的是期中考試,還未來得及復習完畢,考試鈴聲已經(jīng)悄悄地響起,我拿著熟悉的墨水筆,義無反顧地奔向了戰(zhàn)場。
結果還是一如既往的慘淡,亮眼的紅色占據(jù)了試卷的半壁江山,我艱難地捍衛(wèi)了自己僅有的尊嚴。我強忍著眼角搖搖欲墜的淚水,將試卷偷偷地塞進了抽屜里,生怕同桌瞧見我此時落寞的模樣。
翌日,又到了久違的月假期間,因為恰逢中秋的緣故,學校頗不情愿地給我們放了3天假,臨走前,各科老師還不忘為我們打包一沓試卷和講義。
隨著最后一堂課的下課鈴聲響起,我拎起書包,健步如飛地沖在了第一位,快速地向客運站奔去。
到家時,天空已經(jīng)如墨色般漆黑一片。奶奶正端著一盤剛出爐的桂花糕向我走來。月光皎潔如水籠罩山野田間,淡淡的桂花香伴隨微風一波一波涌入我的鼻腔,舌尖深處沉睡的味蕾瞬間便被喚醒。
奶奶做的桂花糕,口感極好,層次分明,很好地將糯米的軟糯與桂花的清香呈現(xiàn)了出來。
不到一會兒工夫,一盤桂花糕就被我與哥哥分食完畢。奶奶笑瞇瞇地看著我與哥哥狼吞虎咽的模樣,連忙說道:“不要著急,還有很多,還有很多……”
那一夜的月亮分外圓,像一個大玉盤懸掛在空中。我們3 人一邊吃著桂花糕,一邊聊著最近發(fā)生的趣事。多么希望時光能夠在此刻停留,讓我能夠盡情地享受這一刻的美好時光。
那個夜晚,我和奶奶聊了很久很久,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題。
當奶奶問起我最近的學習情況時,我脆弱的內心忍不住表現(xiàn)了出來。
我低著頭,哽咽地說道:“奶奶,我是不是天生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
她摸著我的額頭,從口袋里變戲法似的拿出了一塊桂花糕,安慰道:“你是奶奶最棒的孫子,奶奶相信你!”
奶奶說她之前做的桂花糕也不好吃,經(jīng)過了不斷嘗試,才有了如今的味道,她說其實學習與桂花糕其實是一個道理,只要不斷地嘗試,總結經(jīng)驗,就一定能夠取得好的成績。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頭,回到臥室后,我鼓起勇氣,拿出了試卷,決定為夢想破釜沉舟一次。
我知道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天賦很高的孩子,但我比任何人都篤定堅持的力量,在一次次失敗中汲取經(jīng)驗,為了夢想轟烈烈地向前奔去!
中秋佳節(jié)將至,空氣中開始彌漫起桂花的味道,那段被桂花香浸潤的時光像一顆珍珠,閃閃發(fā)亮!
靜謐的小鎮(zhèn),高大的桂花樹,參差不齊的籬笆墻,樹下坐著熟悉的身影,我不斷地呼喊,卻始終得不到回應。我盲目地認為奶奶可以一直為我做桂花糕,卻不料,歲月在讓我長大的同時,也讓奶奶悄悄地變老了。她的雙鬢在歲月的塵埃里染滿了風霜,雙手在時光的年輪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待到桂花飄香時,那個熟悉的人還會回來嗎?
一學就會:巧用多種修辭, 哲理與美感并存
這是一篇立意深刻的文章, 文筆優(yōu)美清新,內容富有一定的哲理性, 讀后給人以美感,引人深思。此外小作者構思巧妙,巧用多種修辭手法,在文章開頭引用他人話語調動讀者對下文的聯(lián)想,增強文章可讀性。文章內容也頗具匠心,其中景物描寫十分出彩,向讀者描繪了一幅幅精美的桂花圖,渲染氣氛同時,也為下文敘事及抒發(fā)情感作鋪墊,讓讀者看到了奶奶對晚輩濃濃的疼愛之情。文章結尾部分點題,升華了作者對奶奶的情感,言有盡而意無窮。
編輯 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