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 楊曉瑜 馬 麗
四川護理職業(yè)學院附屬醫(yī)院(四川省第三人民醫(yī)院)心內科 (四川 成都 610199)
根據WHO統(tǒng)計,冠心病為世界上最常見的死亡原因,81%心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1-2]。我國冠心病發(fā)病率較歐美國家低,但近年來有增長趨勢,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臨床診斷冠心病常需DSA檢查,但是該檢查因有創(chuàng)、風險高等原因,使其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有限[3-4]。目前有關冠心病個危險因素的危險性及重點干預尚無統(tǒng)一定論,近年來隨著CT檢查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因其無創(chuàng)、廉價等優(yōu)勢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5]。因此,本研究探究了CT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并分析影響疾病發(fā)生的相關因素,為臨床提供相關參考資料。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收治13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138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患者74例,年齡31~86歲,平均年齡為(63.86±9.16)歲。合并高血壓100例,糖尿病36例。
納入標準:未合并其他疾??;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無CT檢查禁忌證者;無哮喘。排除標準:伴認知功能、神經功能障礙者;中途退出或死亡者;伴心、腦、肝等功能障礙者;凝血功能差。
1.2 方法檢查儀器采用GE 64層螺旋CT。掃描參數:管電壓120kV,管電流210mA,探測器 0.625mm×64,層厚5mm,螺距為0.2,重建間隔0.625mm。常規(guī)平掃+80mL碘海醇增強掃描,注射速率為2~2.5mL/s。掃描結束后對圖像進行后處理。
血生化指標檢測: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3mL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1.3 觀察指標CT掃描圖像由兩名或兩名以上經驗豐富的診斷醫(yī)生采用雙盲法進行閱片分析,著重觀察病變形態(tài)、粥樣硬化程度、有無鈣化等影像學特征。根據CTA檢查結果,將患者按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分為冠心病組(口徑≤50%)和非冠心病組(口徑>5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 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危險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有差異。
2.1 CTA檢查結果138例患者經CTA診斷冠狀動脈無粥樣硬化71例,輕度粥樣硬化32例,重度粥樣硬化及診斷為冠心病者35例;其中單發(fā)病灶23例,多發(fā)病灶44例。67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44例伴有不同程度鈣化(圖1~3),其余23例未見明顯鈣化。CT圖像顯示直徑低于0.7mm的血管效果不佳。其中有1例因中度鈣化而導致管腔顯示不佳。
圖1 CT掃描示左冠狀動脈主干近段見鈣化板塊,局部管腔輕度狹窄。圖2~圖3 CT示其余血管未見明顯異常。
2.2 影響冠心病發(fā)生的單因素分析患者性別、有無高血壓、糖尿病及HDL水平與冠心病發(fā)生關系不大(P>0.05);患者年齡、抽煙指數、TC、TG及LOL水平是誘發(fā)冠心病的相關因素(P<0.05),見表1。
表1 影響冠心病發(fā)生的單因素分析
2.3 影響冠心病發(fā)生的多因素分析經Logistic回歸分析,年齡、吸煙指數、TC、TG及LOL水平是誘發(fā)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影響冠心病發(fā)生的多因素分析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管腔狹窄、阻塞所致的疾病,準確評估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是臨床上治療方式選擇與制定的關鍵[6-7]。但是臨床上一直以來都缺乏好的診斷方法。DSA是臨床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是該檢查具有高危險性、價格貴、有創(chuàng)等不足,使其難以在臨床上普及。據相關臨床報道顯示,僅28%左右的患者需進行介入治療,有高達72%的患者不適于介入治療[8]。自MSCT在臨床中得以廣泛應用后,因其具有高空間與密度分辨率、層厚薄、范圍廣等優(yōu)勢,成為了臨床上診斷冠心病的一種重要檢查方法,可有效評估冠狀動脈硬化程度[9-10]。
國內外已有大量文獻證實CTA與DSA比較,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可有效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程度[11-12]。故本研究著重分析了該技術的優(yōu)勢:(1)圖像清晰可靠。本研究結果示,13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經CTA診斷冠心病者35例,占25.36%,與相關臨床報道的僅28%左右的患者需進行介入治療結果相似,表明CTA通過三維重建技術后圖像質量清晰,且可靠。(2)CTA可多方位、多角度對圖像進行重建,可更直觀立體的顯示各支冠狀動脈的起源與空間位置關系,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患者體位導致的偏心狹窄的漏診率[13]。(3)根據CT值可有效檢測鈣化程度及斑塊硬化程度。冠心病的預防與治療和準確區(qū)分斑塊軟硬程度具有一定關系。本研究138例患者亦未發(fā)現(xiàn)嚴重副作用出現(xiàn)。這使其相關研究成果更易普及,臨床應用價值更高,故本研究對基于CTA的誘發(fā)冠心病的常見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
本研究對影響誘發(fā)冠心病的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年齡、抽煙指數、TC、TG及LOL水平是誘發(fā)冠心病的相關因素;進一步多因素分析提示,上述因素與冠心病的相關性更密切。在有關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研究中,年齡是最常見的一個影響因素,女性>50歲,男性則>60歲,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就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增[14]。血管生理性因機體逐漸老化開始出現(xiàn)改變,糖尿病、高血壓等危險因素對中老年的影響要遠大于青年人,對于合并吸煙史者將增大誘發(fā)冠心病的發(fā)生幾率,主要與香煙內含有大量氧化物,導致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增加,膽紅素消耗過量,對LOL的抗氧化保護作用降低,與既往文獻報道結果相似[15]。
綜上所述,CTA可詳細顯示冠狀病的影像學特征,可作為其篩查手段;誘發(fā)冠心病的因素較多,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預后,需要對誘發(fā)冠心病的多種危險因素盡早采取預防措施。